- 我校承办的中国第九届植物化感作用学术研讨会召开 [2019年9月27日]
- 间种药用草本植物可否改善老龄橡胶林的水分利用状况? [2019年9月25日]
- 胡先骕:中国植物学界“老祖宗” [2019年9月24日]
- 植物所匡廷云院士荣获亚洲大洋洲光生物学学会“杰出贡献奖” [2019年9月24日]
- 植保学院蝉联全国大学生植物保护专业能力大赛团体特等奖 摘得三项单项奖 [2019年9月23日]
- 分子植物卓越中心发现真菌利用小RNA抑制蚊虫免疫反应新机制 [2019年9月23日]
- 植物所举办“兰韵德风、情系中华”朱德与兰花专题展览 [2019年9月23日]
- 华南植物园“一种互花米草生物-物理控制方法”获发明专利 [2019年9月21日]
- 植物免疫科研团队在小麦条锈菌致病机制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2019年9月20日]
- 植物所中科羊草研发创新团队入选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第一批创新团队名单 [2019年9月20日]
- 植物所沈建仁研究员荣获瑞典皇家科学院爱明诺夫奖 [2019年9月20日]
- 9月20日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青年论坛第28期 [2019年9月19日]
- 植物所科研人员解析高寒草地底层土壤碳库响应气候变暖的分子机制 [2019年9月19日]
- 王国栋研究组发现参与植物赤霉素代谢的新成员 [2019年9月18日]
- 2018年我国在植物抗病与信号转导领域取得了哪些进展? [2019年9月18日]
- 新疆生地所科研人员解译出真盐生植物异子蓬全基因组 [2019年9月18日]
- 沈阳生态所揭示植物性状对极端干旱事件的响应规律 [2019年9月18日]
- 分子植物卓越中心发布植物多组学数据驱动的上下游调控因子挖掘平台 [2019年9月18日]
- 我校揭示磷酸酶PP6调控植物光形态建成机制 [2019年9月17日]
- 植物所合作揭示活化石银杏的种群进化历史 [2019年9月17日]
- 植物所科研人员与浙江大学、华大基因三方合作揭示活化石银杏的种群进化历史 [2019年9月16日]
- 华南植物园发现植物原位转基因替换新方法 [2019年9月13日]
- 9月11日植物科学画报告 [2019年9月10日]
- 昆明植物所揭示云南被子植物区系形成原因 [2019年9月8日]
- 新药物疫苗帮植物对抗病毒 [2019年9月7日]
- 中生代活化石植物天星蕨属的生物学研究 [2019年9月7日]
- 蕨类植物多倍化成因和机制研究取得新进展 [2019年9月7日]
- 自然低温对 3 种亚热带观赏植物耐寒生理指标的影响 [2019年9月7日]
- 低温胁迫下植物的表型及生理响应机制研究进展 [2019年9月7日]
- 城市环境所发表植物微生物组对抗生素抗性扩散的影响综述文章 [2019年9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