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植物所科研人员发现相分离驱动叶绿体内蛋白分选的新机制 [2020年3月14日]
- 【科研新进展】(61)Johannes Liesche课题组在PNAS上发文揭示植物碳运输的分子调控机制 [2020年3月13日]
- 缅甸蕨类植物的组成及保护状况的首次评估 [2020年3月12日]
- 华南植物园研究揭示陆地自然生态系统磷限制格局 [2020年3月10日]
- 成都生物所在植物漆酶催化木质素单酚机理研究上获进展 [2020年3月10日]
- 研究人员解析豆科植物深度系统发育关系 [2020年3月10日]
- 植物所科研人员阐明驱动CBL和CIPK基因家族互作产物间剂量平衡的进化策略 [2020年3月10日]
-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湖北神农架站招聘启事 [2020年3月9日]
- 杨维才研究组发现转录抑制机制决定被子植物中央细胞命运 [2020年3月8日]
- 华南植物园森林恢复过程中树种共存机制及多样性与稳定性关系研究获得系列进展 [2020年3月7日]
- Plant Cell | 叶绿体产生的活性氧参与植物的高光适应和蛋白质合成的机制 [2020年3月3日]
- 版纳植物园发表里白科一新属——凤羽里白属 [2020年3月3日]
- 冬青属植物的系统发育及生物地理研究 [2020年3月3日]
- 健康食用油料植物星油藤的雌雄花发育及其激素调控研究进展 [2020年2月29日]
- 华南植物园大米中镉生物有效性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2020年2月29日]
- 我校在植物纳米生物学抗逆中取得新进展 [2020年2月28日]
- 植物涩味化合物代谢 关键基因首次被发现 [2020年2月27日]
- 植物所科研人员揭示叶绿体核糖体RNA甲基化修饰的机制和功能 [2020年2月27日]
- 植物所科研人员在灌丛化草原生态系统土壤碳库变化方面取得新进展 [2020年2月27日]
- 植物所科研成果上榜2019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2020年2月27日]
- 我校在植物病原真菌糖基化修饰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2020年2月26日]
- 木本油料能源植物小桐子的高质量基因组助力花性别分化的调控机理研究 [2020年2月25日]
- 版纳植物园发表卫矛科五层龙属一新种——麻栗坡五层龙 [2020年2月25日]
- 华南植物园在南亚热带森林土壤氮转化研究取得系列进展 [2020年2月23日]
- 中国学者发现参与植物涩味化合物水解关键基因 [2020年2月22日]
- 植物所研究人员揭示树木冠层构型的空间变异性及其对气候条件的适应机制 [2020年2月22日]
- 植物激素茉莉酸的信号传导机理研究取得新进展 [2020年2月19日]
- 华南植物园“一种海伦兜兰原球茎的低温保存培养基及低温保存繁殖方法”获发明专利 [2020年2月19日]
- 转录组在植物抗盐育种中的应用 [2020年2月17日]
- 植物所科研人员在亚洲季风与青藏高原花粉沉积耦合机制方面取得新进展 [2020年2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