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类种子处理技术
发表日期:2015-11-26 03:05AM 阅览次数:
一、农业防治
1、选用抗病良种。大麦选用如东7号、秀麦3号、S500号等品种,小麦选用87-3、7916、凤麦24等品种。
2、种子筛选:采用风、筛等选种方法,去除麦种内的虫蛀、瘪粒、病粒和杂草籽,确保种子的发芽率。
3、晒种:播种前先将种子晒1~2天,通过太阳的紫外线杀死种子表面病菌,促进种子成熟,增强种子的生命力和发芽率。
4、合理轮作。不要重复种植单一作物品种,蚕豆、油菜、大麦、小麦等小春作物要合理进行轮作。
5、适时播种。小麦的播种适期在11月下旬,大麦播种适期在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
二、药剂拌种技术
1、用10%苯醚甲环唑WG按每1公斤种子用2克进行拌种,可有效预防和控制大麦条纹病和网斑病。
2、用15%三唑酮(粉锈宁)可湿性粉剂50克拌麦种25公斤,三唑酮拌种只能干拌,拌药种子必须当天播完,否则影响发芽率,可有效预防和控制麦类白粉病和条锈病。
3、用6%戊唑醇悬浮剂(立克秀)10毫升加300毫升水拌种20-25公斤,充分拌匀后堆闷2~3小时,待药液被种子吸干后播种,可有效预防和控制黑穗病。
三、注意事项:
1、药剂处理的剂量不能过高,防止药害影响种子发芽。
2、拌药时要做好自身防护,在室内拌种要注意通风。
3、已消毒处理过的麦种,不要堆的太厚,防止种子霉烂或发芽。
4、消毒过的多余麦种,不能作饲料,防止牲畜中毒。 (苏顺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