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科院召开中国专利奖申报指导讲座暨专利价值分析试点动员会
3月19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成果转化局在京举办了“中国专利奖申报指导讲座暨专利价值分析试点动员会”。会议由潘燕荣副局长主持。来自中国农科院27个研究所及技术转移中心的58名知识产权管理人员与科研人员参加了会议。
会上,农业部科技教育司转基因安全管理与知识产权处处长寇建平指出,农业领域知识产权数量增加很快,但是发明专利少,同族专利和海外有效发明的少,对于实际生产贡献小。知识产权是靠人的智力劳动创造出来的,相关政府部门要千方百计从制度上、资金上创造良好的环境,激励创新;知识产权管理人员有责任帮助科研人员获得知识产权权利和收益。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管理司市场处处长王双龙从中国专利奖设立出发点入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中国专利奖的设立根本、评选原则和申请书撰写等。现场解答了各所申报人员的具体问题,如专利质量与先进性之间的区别、经济利益核算以及社会效益表述等。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所知识产权办公室主任李小娟应邀分享了专利价值分析试点工作的组织和专家评价系统的研发及使用等方面的经验。
会议还讨论了中国农科院专利价值分析试点工作的初步方案并就具体实施提出了意见和建议。与会人员纷纷表示,知识产权管理工作确有必要,进入到专利价值分析阶段,需要更多的专业知识和管理技能。此次培训解答了在中国专利奖申报和专利价值分析方面的很多问题,也提出了新的工作要求和挑战。
据悉,中国专利奖是我国唯一专门授予专利权发明人的政府部门奖,得到联合国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的认可,在国际上有一定的影响。该奖项也是中国农科院现代科研院所评价与个人考核的重要依据。中国专利奖的评选理论依据是专利价值分析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是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管理司协同中国技术交易所组织专家研究,所构建的一套由反映专利价值属性并且具有内在联系、起互补作用的指标群组成的指标体系,通过专家/专业人员打分,对专利价值进行客观评估,给出综合评价。为了改变中国农科院目前申请量大、专利价值不高、转化率欠佳的状况,经过积极地争取,2015年中国农科院被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管理司选为农业领域唯一的专利价值分析试点单位,将通过运用该指标体系对全院专利进行价值分析,实行分类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