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2015年CPI涨幅将低于2014年

据了解,2014年1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数据将于2015年1月9日公布。综合多方预测,CPI将继续低位运行,生产者价格指数(PPI)跌势将加大。

从2014年9月份开始,中国CPI已接连3个月罕见地落入“1区间”,11月份CPI涨幅更是创下5年来的新低,因此12月份CPI数据作为2014年的收官也备受关注。

根据商务部和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进入2014年12月,食品价格止跌回升,除食用油价格持续小幅回落外,其他食品价格基本平稳。根据以上数据,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预计,2014年12月食品价格将比2014年11月有小幅回升。近期非食品价格受国内油价持续下调及居住类价格回落的影响,涨幅也将明显收窄。初步判断2014年12月CPI同比涨幅可能在1.3%--1.5%,取中值为1.4%,与2014年11月基本持平。

据业内人士分析,2014年12月份CPI同比上涨1.4%。其中,食品价格上涨2.7个百分点,对CPI贡献0.8个百分点;非食品价格上涨0.9个百分点,对CPI贡献0.6个百分点。从环比看,2014年12月份CPI环比将上涨0.3个百分点。不过,2012年下半年以来PPI持续下降,2014年11月CPI只有1.4%,2015年CPI有可能出现负增长,因此,我们确实要高度警惕通缩压力。收入下降、大量失业、负债提高、财富缩水等通缩的危害。当下的通缩压力与以往不同,虽然也受到出口不足的影响,但更多是“三期叠加”的结果,是过于依赖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结果,是经济结构不合理所累积矛盾的集中爆发,更是步入“新常态”后不得不解决的问题。

此外,还有不少机构认为,在通缩压力下,政策可能会再次宽松。申银万国维持中国再次进入量化宽松周期的判断,预计未来12个月最多可以有3次降息6次降准。花旗认为,通缩压力下,中国央行已经放松了货币政策,但不足以应对缓慢的经济增长。

据悉,2015年经济增速稳中趋缓,需求对物价的推升力度有限;同时在经济新常态下,稳健的货币政策将保持松紧适度,不具备抬升物价水平的货币条件;从食品价格走势来看,未来食品价格大幅上升推高物价的可能性较小,综合来看,预计2015年CPI涨幅将低于2014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