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与细胞所2014年度高研研讨会圆满召开
11月28-29日,生化与细胞所2014年度高研研讨会在辰山植物园圆满召开。中科院前沿科学与教育局生命科学处处长沈毅受邀参加会议。上海生科院院长李林、生化与细胞所所行政领导班子成员、科研骨干、部门与技术平台负责人、重点实验室秘书等参加了研讨会。研讨会由生化细胞所党委书记兼副所长王学才主持。
本次高研会是在中科院启动实施“率先行动”计划,全面推动研究所分类定位的背景下召开的一次重要诸葛亮会议。目的在于组织全所人员一道,深入思考面对新的形势、新的要求,如何抓住机遇,全面谋划与推动研究所发展,在遵循科学研究规律的同时,切实承担起党和国家赋予研究所的重要使命。
李林首先致辞。他对适时召开本次高研会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对此充满了期待。他在致辞中说,生化与细胞所是一个具有光辉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自觉以国家使命为重的研究所。老一辈科学家献身科学,为国争光,取得了彪炳史册的辉煌成就,为研究所创立了不朽的精神财富。今天,研究所正面临着新的历史发展机遇。在新的机遇面前,要学习老一辈科学家的榜样,以对党、国家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积极谋划研究所的发展,要有胆识、有智慧,在全所同仁的共同努力下再创研究所辉煌。他预祝高研会取得圆满成功。
沈毅在致辞中对受邀参加高研会及研究所对其工作的支持表示感谢。他简要介绍了目前中科院实施“率先行动”计划的进展情况和构建卓越创新中心的要求。他希望研究所在谋划建立卓越创新中心的同时积极做好先导B类项目的组织设计工作。他说,先导B旨在解决卓越创新中心的“粮草”问题,而非只是一个单纯的研究项目。先导B要能够像连续剧一样延展,以支撑卓越创新中心破解重大科学问题的研究需要。他衷心希望生化与细胞这样一个老所、大所、强所在科学院新的深化改革中再创佳绩,起到率先引领作用,为实现国家科技强国之梦做出新的贡献。他表示,将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生化与细胞所的发展,并为其做出自己最大的努力。
会上,生化与细胞所所长刘小龙作了题为《抓住机遇,加强创新,促进重大产出》的主旨报告。报告从近期中科院实施“率先行动”计划,全面推进研究所分类改革的工作部署和要求出发,重点介绍了研究所在近一个时期以来,抓住机遇,谋划发展所采取的一系列重要举措,就研究所的创新发展之路如何向前提出了深入思考。报告围绕研究所的战略谋划与布局,从发展规划、行政建设、条件建设三个方面阐述了着力推进的重点工作。在谋划未来方面,努力践行“率先行动”计划,大力推进三中心建设,相关工作已取得积极进展,研究所更具时代内涵的“一体两翼”发展格局内容更加丰富,思路更加清晰。在加强行政能力建设方面,建立了新一届学术委员会、由PI组成的各个专业委员会,完善了职能部门建设,建立了行政管理部门例会制度,梳理并着手进行规章制度的制定与完善,启动了行政人员的学习与培训。在条件支撑能力建设方面,公共技术服务所级中心正式获得中科院批准,完成了2016-2020年修缮购置专项工作规划和与BD公司COE的共建,申报的上海市分子生物学技术支撑平台也已获得批准。一个功能更加完善、管理更加规范、服务更加深入、保障更加有力的条件平台将得到进一步加强。刘小龙在报告中说,明年生化与细胞所将迎来人工合成胰岛素五十周年。隆重庆祝胰岛素合成五十周年在当下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我们一定要紧紧抓住这一有利契机,在新的改革发展机遇面前,勇于发扬老一辈科学家敢于攀登科学高峰的精神,积极传承研究所文化,加强集成创新,努力促进重大成果产出,以再创研究所新的辉煌告慰老一辈科学家的英灵。刘小龙呼吁全所师生员工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一起,同心协力,共谋发展,以更强的使命感、责任心、自觉性共同开创研究所发展的新局面。
基于所长的主旨报告,次日全体与会人员进行了分组讨论。参会全体围绕“如何加强集成创新、促进重大成果产出;如何提升研究所整体竞争力;如何加强研究所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管理;如何营造并形成利于发展的良好氛围以及加强研究所战略谋划,建立科学保障机制”等议题展开了热议。参会全体人员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为共同谋划研究所创新发展建言献策,提出了诸多富有见地的中肯建议。各小组热烈的讨论充分体现出科研骨干人员们高度的主人翁意识和对研究所的无限情怀。之后,丛尧、惠利健、廖侃、张雷四位研究员代表各小组作了汇报发言。
王学才作会议总结发言。他在发言中首先代表所班子对大家提出的各项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对大家共谋研究所发展所表现出来的“主人翁”精神以及秉承的对国家和人民负责的高度事业心和使命感表示衷心的感谢。他指出,要充分认识当前机遇,紧紧抓住发展契机,这个契机就是中科院正在实施的“率先行动”计划。他说,历史常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合成胰岛素的科学设想发生在1958年,正是基于当时的背景与环境才会孕育产生出合成胰岛素如此大胆的科学构想,也正是依靠大家的通力合作把设想变成了现实。现在历史的机遇再次呈现在我们面前,历史选择了我们,我们责无旁贷。他说。建立卓越创新中心目的在于“问鼎”世界一流,志在破解重大科学问题,产出重大标志性成果。实现卓越创新中心建设目标,需要认真审视业已熟悉且已习惯的科研模式,积极探索通力合作,变“独奏”为“交响乐团”的可行方式。他强调,新的发展时期更需要铭记所训。“献身、求实、团结、奋进”的八字所训既是研究所奋斗历史的真实写照,也是研究所的厚重文化之精髓。要努力学习前辈们的榜样,践行所训,潜心治学。要大力坚持和弘扬研究所优良传统,积极营造风清气正,充满正能量的良好环境与氛围。所领导班子自身更要开阔视野,胸怀大局,注重战略性思考和谋划,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切实发挥好“火车头”的引领作用。他说,要千方百计争取资源,积极拓宽资金渠道,依靠研究所的力量多方位筹集粮草,努力使科研经费稳定支持率达到一个理想的水平,为科研骨干潜心治学创造有利条件。要加强行政保障能力和条件支撑能力建设,为科研攻坚提供强有力的后援。要加强制度设计和文化建设,建立正确的价值导向和政策导向,努力创造研究所有利于重大成果产出的良好生态。要不断凝练和聚焦科学目标、科学设计、宏观方向,常态化地研讨科研布局,努力破解重大科学问题,在人类共同揭示生命奥秘的长征路上树立起生化与细胞所的里程碑。
本次研讨会达到了深化认识、凝聚共识,建言献策,共谋发展的目的,起到了凝心聚气、鼓舞斗志的作用,为实现民主办所、科学管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生化与细胞所)
王学才书记主持研讨会
李林院长致辞
沈毅处长讲话
刘小龙所长作工作报告
分会场现场
参会人员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