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稻亩产超千公斤是如何实现的?
韩长赋在贺信中说,超级稻亩产超过1000公斤,不仅标志着我国杂交水稻研究又一次登上世界巅峰,表明中国人有能力、有信心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国家粮食安全问题,也将对维护全球粮食安全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超级稻亩产破千公斤为什么能实现?
2013年4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与全国劳动模范共话“中国梦”。当时,袁隆平拿出两张超级杂交稻照片递给总书记说:“我有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二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这就是我的中国梦。”在不到一年之后,“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再次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高产水稻需要良种、良法、良田、良态的‘四良’配套,其中良种是核心,良法是手段,良田是基础,良态是好的气候和生态条件。”
“80后”的袁隆平已经在畅想“90后”的目标:未来水稻亩产还有500公斤的潜力有待科研人员去攻关,随着育种技术等集成技术的进步,超级稻亩产甚至可以达到1500公斤。
超级稻突破亩产1000公斤以上的产量意味着什么?
2014年10月10日,农业部委派的专家组对湖南省溆浦县横板桥乡红星村的超级杂交稻“Y两优900”进行现场测产验收,通过随机抽样测得平均亩产1026.70公斤,这标志着“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领衔的我国超级杂交稻第四期亩产千公斤攻关取得成功,也标志着我国杂交水稻育种技术再上新台阶,对我国粮食安全保障具有积极意义。
从2000年第一期目标的亩产700公斤、2004年第二期的亩产800公斤、2011年第三期亩产926.6公斤,到2014年的亩产1026.70公斤,我国杂交水稻育种研究在14年里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四连跳”。
超级稻为什么这么“超级”
袁隆平在尝过超级杂交稻之后认为,米粒颗颗圆润饱满,富有油性光泽。饭到嘴里细腻清香,富有弹性,口感极好。
除了增产外,新型的超级杂交稻Y两优2号将更重视水稻营养,研究团队正致力于试验新品种中增加维生素A、蛋白质、淀粉及其他营养成分,以期减少贫血和视觉疾患。
超级稻有没有缺陷
程式华:超级稻是由粳稻和籼稻杂交而成的,就像是混血儿,亲本之间的差异性很大,因此很可能出现后期功能性差的问题。
袁隆平:超级杂交水稻不能留种,肥料用量较大。
水稻较大面积单产的理论极限是多少?
我国超级杂交水稻选育,一直遵循的是袁隆平院士提出的技术路线:即形态改良与杂种优势利用。
袁隆平院士也曾表示,根据日本学者的估算,水稻的光能利用率,即作物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所含的能量占照射在该地面的日光能量的比率,最高可达5%左右;如果保守一点,将这个数字打对折,只按2.5%的光能利用率计算,以长沙地区的太阳辐射量为例,理论上早稻亩产可达1000公斤,晚稻亩产可达到1100公斤,中稻亩产可达到1500公斤。
“Y两优900”是中稻品种,距理论产量还有500公斤的潜力。
超级稻有哪些品种?
近20年来,水稻主要品种推广呈现品种数量明显增加、单个品种的年均推广面积显着下降、常规稻推广区域窄,杂交稻推广区域广、大面积推广品种数量减少、两系杂交水稻快速发展等情况。
长江上游稻区。近10年来该稻区推广应用面积较大的品种有Ⅱ优838——高产稳产广适性品种、冈优22——中迟熟大穗型杂交中籼。
长江中下游稻区。近10年来该稻区推广应用面积较大的品种有汕优63——推广时间最长应用面积最大的杂交水稻品种、两优培九——第一代两系杂交稻的代表性品种、金优207——早熟优质杂交晚籼品种、丰两优1号——优质两系杂交稻品种、新两优6号——早熟优质两系杂交稻品种、Y两优1号——高产优质两系杂交稻新品种、天优华占......
农业部在超级稻研究与推广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2014年4月9日,农业部部长韩长赋来到国家杂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海南南繁基地,与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共同宣布启动第四期超级杂交稻攻关,力争用5到8年培育出具备亩产1000公斤以上产量潜力的超级稻新品种。韩长赋表示,农业部将大力支持第四期超级杂交稻攻关研究,使超级稻亩产迈上更高台阶、达到更高水平。
韩长赋是在参加完以“粮食安全”为主题的博鳌亚洲论坛农业圆桌会议后,赶到南繁基地调研袁隆平领衔的超级稻育种攻关现场,和袁隆平共同探讨水稻科研和产业发展方略。在袁隆平陪同下,韩长赋走进试验田,查看已进入成熟期的超级杂交稻新品种生长情况。骄阳下,金色稻穗低下了沉甸甸的头,一派丰收在望的景象。
针对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造成的冲击 如何拯救杂交水稻?
近年来,杂交水稻品种下降趋势十分明显,年推广面积100万亩以上的品种数由2002年的46个增加到2004年最高的59个后逐年下降至2012年的29个;年推广面积500万亩以上的品种数由早期的9个左右下降到目前每年1个;从2007年起就未出现过1000万亩以上的品种。杂交稻主要推广品种的单个品种年均推广面积由1993年的213.3万亩,大幅降至2012年的37.4万亩,降幅高达82.5%。
“拯救杂交水稻!”是记者8月26日在“C两优华占”长江上游品种示范会上听到最多的提议。其实,早在三年前,湖南农业大学陈立云教授就发出了拯救杂交稻的呼吁:要把拯救杂交稻当作解决我国粮食安全和挽救民族种业的大事来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