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选育高原旱作小麦品种创高产新纪录

新华社西宁9月23日电(记者王大千)在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铁盖乡的100亩旱地试验麦田里,青海省科技厅、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等单位的专家近日经过严格测产验收,发现小麦新品种“青麦1号”平均亩产600.25公斤,这一数据创造了青海黄河流域提灌区小麦大面积高产新纪录。

眼下正值青海高原麦收季节,专家组依据国家相关标准实地测产得出结论,“青麦1号”小麦生长整齐一致,茎秆粗壮,穗大粒多,丰产性突出,100亩“青麦1号”小麦原种田平均亩穗数40.24万,穗粒数43.87万,千粒重40.00克,平均亩产600.25公斤,高于青海以往旱地小麦品种产量。

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陈志国介绍,青海高原光照强,昼夜温差大,农作物干物质积累多,是全国著名的小麦高产区。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小麦种植面积不断缩减,通过优良品种的选育提高小麦亩产量成为当务之急。

据介绍,“青麦1号”是科研人员根据青海高原及其周边毗邻生态区气候特点,采用多亲本聚合杂交、多点鉴定的方法,历时10年培育出的旱作小麦新品种,2012年通过青海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同年开始试种。试种结果显示,这一品种抗旱性能突出、抗病性良好,适宜在青海高原黄河流域、湟水流域春麦区广大旱地种植,对青海、甘肃等地春小麦区旱地小麦高产有重要意义。

    (文章来源:新华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