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安粮食喜获丰收
【导语·中国大田网】大安市不断加大用于“三农”的支出和种植结构调整的力度,仅发放粮食直补资金就达1.36亿元,充分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粮食播种面积达170万亩。今年,素有“鱼米之乡”的大安市粮食生产又喜获丰收。
看着收获的水稻,忙了一年的大安市安广镇种植大户王文秀难掩心中喜悦,“我今年种了350亩水稻,产稻谷50万斤没问题。”今年,素有“鱼米之乡”的大安市粮食生产又喜获丰收。
多渠道加大投入。大安市不断加大用于“三农”的支出和种植结构调整的力度,仅发放粮食直补资金就达1.36亿元,充分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粮食播种面积达170万亩。
科技换来五谷丰。落实了技术人员包乡、包村、包户、包地块制度,面对面提供技术服务。通过“阳光工程”、高产创建等项目,培训科技示范户858户、骨干专业农民5000名、农民2.6万人次,发放各类技术资料8000余份,并通过传、帮、带等方式培训生产明白人4.5万名;推广应用测土配方施肥60万亩、农田灭鼠70万亩、生物防治60万亩、地膜覆盖栽培10万亩,开展粮食高产创建13万亩;落实两个试验示范基地、18个试验示范品种。
倾情服务助力“三农”。各部门加大支农力度,为农业生产提供资金和物资保障。对全市110余家种子经销户开展拉网式检查,查处案件34起。农电公司千方百计保证农业生产用电需求。水利部门新打农田井740眼,推广高效节水灌溉22万亩,新增灌溉面积5万亩。作为支农主力军的农村信用社确保资金及时提供,累计发放支农贷款8.3亿元。供销部门积极组织货源,确保化肥农膜供应充足。农机部门争取农机补贴资金达到2355万元,拉动农民自筹资金近4610万元,共购买大中型拖拉机1008台,增加了农机装备总量,优化了农机装备结构,促进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为夺取丰收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