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种面积创纪录,美豆供应紧俏已成为过去
发表日期:2014-07-04 12:01AM 阅览次数:
期货日报 作者:王晓峰
美国大豆供应紧俏已成为过去,美国农业部6月末的种植报告印证了这一点。 美国农业部在6月种植报告中预计2014年大豆种植面积创纪录,较去年增加11%,历史上首次突破8000万英亩。基于美国农业部6月供需报告中45.3蒲式耳/英亩的单产预估,美国大豆产量有望触及38亿蒲式耳,远高于之前33亿蒲式耳的高位。 美国农业部(USDA)同时预计,该国2014年玉米种植面积在9,160万英亩,较去年减少4%,创2010年来最低。尽管种植面积下滑,但仍为1944年以来的第五高位,而基于165.3蒲式耳的亩产预估计算,该国玉米收成将达近139亿蒲式耳,仅略低于纪录高位。 每年一季度和二季度最后一个交易日,当美国农业部种植报告和季度库存报告同时出炉的时候,美国农产品市场总是表现的特别不平静,这一次也不例外,周一CBOT大豆期货重挫5.75%至2月24日以来最低,玉米期货则大跌约5%,为9月来最大单日跌幅。 美国农业部每年公布两次作物种植报告,其中3月末的报告为种植展望意向报告,该报告是基于对逾8万名种植户所作的调查结果。6月末的报告为USDA基于实际种植调查得出的数据。 从过去几年6月最后一个交易日CBOT市场走势来看,6月报告对于CBOT玉米影响明显盖过对大豆的影响。 2013年美国政府大豆季度库存数据不及预期,美国玉米种植面积预估远高于市场预期,市场显得波澜不惊。 2012年对美国中西部多数地区的干热天气将持续的忧虑盖过了利空的美国农业部种植面积和库存报告的影响,CBOT大豆和玉米双双涨逾3%。 2011年美国农业部公布利空的种植面积和库存数据,玉米期货和数个小麦合约触发跌停,大豆则下挫2%。 2010年,美国农业部公布低于预期的玉米库存和种植面积数据,玉米期货大涨9%,但大豆基本持平。 2009年,美国农业部6月份农作物种植报告显示,当年美国玉米种植面积超过预期,导致玉米价格承压,多数合约触发30美分的跌停限制; 2008年,CBOT多数玉米合约跌停30美分,因美国农业部种植面积报告带来利空人气,且6月1日玉米库存报告高于预期。CBOT大豆则突破16美元创新高,投资者担心美国大豆库存会降至纪录低位附近。从年初炒作出口需求,到后来的供应持续紧张,众多利好因素的推动令美豆在5月22日升至了10个月高位15.36-3/4美元。然而,随着全球大豆需求转向南美以及美国中西部天气近乎理想,CBOT大豆期货相继失守15美元、14美元关口,累计跌幅达8.8%。而连豆在前期受临储拍卖良好激励持续拉升后陷入盘整,内外盘背离依然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