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秉华:矮败小麦育种
中国农科院作科所, 2011-12-09
【专家简介】 刘秉华,男,1944年12月19日出生,汉族,河南省鄢陵县人。1982年毕业于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作物遗传育种专业,获硕士学位。毕业后一直在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所从事小麦遗传育种研究,现任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新乡矮败小麦育种技术创新中心主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国家科技发明二等奖、国家自然科学四等奖、中国农业科学院特等奖各一项,2010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得专利2项,获得植物新品种保护3项。在中国科学、科学通报、Plant Breeding等刊物上发表论文50多篇,出版译著《植物育种的现代基础》、专著《小麦核不育性与轮回选择育种》、《作物改良理论与方法》和编著《超级小麦亩产1200斤关键技术》,还参编《中国小麦学》等重要著作。
一、创立小麦基因定位新方法,成功定位太谷核不育基因
设计一套新的基因定位程序和方法,将太谷核不育基因Ms2定位在4D染色体短臂上,距着丝点31.16个交换单位处。
二、国际首创矮败小麦
经过大群体测交筛选和细胞学研究,研制出具有矮秆基因标记的太谷核不育小麦,即矮败小麦。在矮败小麦中,太谷核不育基因Ms2与矮 变一号的矮秆基因Rht10在4D染色体短臂上连锁十分紧密,交换率仅有0.18%。在矮败小麦后代群体中,总是有一半靠异交结实的矮秆不育系和一半靠自交结实的非矮秆可育株。异交有利于基因的交流与重组,自交有利于基因的纯合与稳定。矮败小麦兼具异花授粉和自花授粉的特点,并且具有理想的标记性状,是一个高效育种工具。
三、创建矮败小麦育种技术平台
经过十多年的反复实践与探索,建立了以矮秆不育株分期多次选择和花粉源选择与控制为主体的矮败小麦高效育种技术体系,获得了产量、品质、抗性等性状大幅度提高的改良群体,即生产新品种的“加工厂”和孵化器,从中选育出轮选号小麦新品种。该成果通过了农业部组织的技术鉴定。庄巧生、李振声、刘大钧、董玉琛四位小麦界院士参加的成果鉴定委员会认为“矮败小麦这个独特的遗传资源属国际首创”,矮败小麦高效育种技术体系“创新性强,应用效果好,发展潜力大,整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该项技术被绿色革命之父、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博劳格博士誉为“小麦育种的革命。”
四、利用矮败小麦技术,选育出轮选987、轮选518等国审小麦新品种等
轮选987参加国家组织的各种试验,其产量都名列第一,2003年通过国家审定,2006年通过河南省认定。在淮海农场农科所试点创造了亩产715公斤的区试纪录;农业部和地区农业局组织的实收实打结果表明,轮选987在多点都创造了新的产量纪录。轮选987推广速度很快,在河北、河南、山东、山西等省累计推广面积达500多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