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中麦175”的推广应用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2013-07-25

7月16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主办的“中麦175”推广座谈会在北京举行。中国农科院党组书记陈萌山,庄巧生院士,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粮油处调研员万富世,中国农科院成果转化局局长袁龙江、作科所所长万建民等领导,以及来自北京、天津、河北、山西、陕西、河南、甘肃、青海的农技推广和种子管理部门的专家50余人出席了会议。

万富世分析了我国小麦面临单产增长幅度明显下降、干旱半干旱地区小麦单产明显偏低等方面的挑战,指出小麦生产必须把高产优质抗旱性品种推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选择抗旱品种是最简单、最有效的抗旱节水增产措施。他建议把“中麦175”列入适宜地区的粮食高产创建和粮食增产模式攻关计划,进一步加大地膜覆盖的政策支持力度。

陈萌山回顾了10多年来我国优质小麦的发展历程,建议有关部门不断加大良种补贴力度,免费向农民提供优良品种,通过加强旱作品种和旱作技术的研究来实现全国9000万亩旱地小麦的全面稳产增产。他指出,中国农科院正在实施科技创新工程,“顶天立地”是全院确定的创新目标。其中,“立地”就是研发在生产中发挥重大作用的新品种和其它实用技术,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保护环境发挥重要作用。“中麦175”就是实现小麦“立地”目标的重要品种,已被列为中国农科院重点推广成果。对“中麦175”的推广工作要立足于为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服务,立足于适应以机械化为主体的新型技术路线,立足于良种与惠农政策相结合,立足于提高粮食生产效益,推进“中麦175”增产模式研究。陈萌山要求,要把品种、栽培、施肥等技术组装起来,通过协同创新,实现产量新突破;要研究并推广“中麦175”的简化栽培技术,切实降低生产成本、保护环境,实现增产增收;要把“中麦175”作为增产增效模式品种,加大支持力度,以此带动中国农科院小麦育种水平的全面提高。

与会领导和专家一致认为,“中麦175”实现了早熟、高产稳产、节水节肥、综合抗性、优良面条品质和广泛适应性的良好结合,是一个具有突破性的区域代表性品种。与会人员充分交流了“中麦175”的推广经验并讨论落实了2013年秋播的高产方建设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