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多口岸一季度油脂油料进口量大增

近日,海关总署及沿海多地口岸发布第一季度进出口信息。数据显示,第一季度我国油脂油料进口量大增。

海关总署统计数据显示,我国3月份进口植物食用油55万吨,1~3月份植物食用油进口总量为195万吨,同比增加4.2%。3月份进口大豆462万吨;1~3月份大豆进口总量为1535万吨,同比增加33.5%。

在广西防城港口岸,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从该口岸共进口大豆84.1万吨,货值4.76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143.3%和122.4%。

分析人士指出,一季度防城港口岸大豆进口数量增长迅猛的主要原因包括:一是我国进口大豆重要来源地巴西的大豆4月份即将上市,导致当前企业的主要进口国——美国的大豆价格小幅回落,货主抓住机会囤货;二是已投产的2家大型粮油加工企业日榨大豆能力均在1万吨以上,需要大量的原材料;三是防城港正在全力推进进口粮食指定口岸建设,地方政府、检验检疫及粮油加工企业等均出台了一系列积极措施,这为大豆进口提供了良好的通关环境。

除了大豆以外,在东南沿海口岸,各口岸进口的植物油也呈增长趋势。

第一季度,江苏镇江口岸1~3月份则进口植物油35批,共计17.28万吨,货值2亿多美元,进口量是去年全年进口量的80%。据了解,镇江口岸进口的植物油主要来自巴西、阿根廷和马来西亚等国家,品种以大豆油、菜籽油、棕榈油和葵花籽油为主。

浙江嘉兴口岸累计报检进口棕榈仁油(精炼)15批,重量6.2万吨,金额高达7057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00%、228%和377%。该类产品进口量达到了历史之最,领跑浙江各口岸。据了解,嘉兴港进口的植物油主要来自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品种以棕榈油为主。

业内人士表示,近年来,棕榈油的工业用途得到快速发展,嘉兴口岸进口的这些油脂主要用于制造肥皂、脂肪酸(用于生产化妆品)和脂肪醇(表面活性剂)等。

“随着各地港口多元化经营、临港产业园区的建设,如天津滨海新区油脂产业园区的兴起,嘉兴港区临港企业的入驻,大部分港区都在转型,由原来单一的储备、转运植物油,发展成现在进口储存、精炼加工后转运贸易的模式。这也进一步刺激了今年油脂油料的进口量。”该人士表示。

(闫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