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玉米杂交种供过于求 杂交水稻基本平衡

中国种子网,2013-2-20

为了掌握2012年全国杂交玉米、杂交水稻(以下简称“两杂”)种子生产情况,做好2013年“两杂”种子供应和指导工作,前不久,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组织各省(市、区)种子管理部门,召开了2013年全国“两杂”种子供需形势分析会。根据2012年全国“两杂”种子的生产和库存情况,对2013年“两杂”种子的供需形势进行了全面分析。分析表明,2013年杂交玉米种子供过于求,杂交水稻种子供需基本平衡。

生产情况:据统计,2012年全国杂交玉米制种面积为600万亩左右,比上年增加270多万亩;种子产量近15亿公斤,比上年增加7.9亿公斤左右。2012年全国杂交水稻制种面积132万亩,比上年增加11万亩;种子产量2.3亿公斤,比上年增加0.4亿公斤。

供需分析:

一、杂交玉米种子供大于求。2012年所生产的种子,加上库存的0.2亿公斤种子,2013年杂交玉米种子供应总量可达15亿公斤以上。预计2013年全国种植杂交玉米3.2亿亩,种子需求总量为7.7亿公斤左右。现有杂交玉米种子在满足2013年生产和储备所需后,将剩余7亿公斤以上。由于2012年各地加强了种子生产过程的质量管理,加之气候适宜,种子质量普遍较高。因此,2013年杂交玉米种子市场将出现“品种多、数量足、质量高、价格低”的形势,有利于形成“买方市场”。

二、杂交水稻种子供需基本平衡。2012年所生产种子,加上0.2亿公斤左右的库存种子,2013年杂交水稻种子供应总量均为2.5亿公斤。预计2013年全国种植杂交水稻2.34亿亩,种子需求总量为2.7亿公斤。缺口的0.2亿公斤可通过冬季南繁和广东、广西春季早制晚用解决。目前,南繁制种已落实7万亩以上,预计可生产种子近0.2亿公斤。此外,随着种子质量的提高,优质常规水稻种植面积的增加,以及种子包衣、旱育秧、盘育秧等保苗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亩用种量在逐步下降。因此,2013年全国杂交水稻种子供需总量基本平衡,可以满足生产用种的需要。但由于四川、湖南省部分地区杂交水稻制种过程中遭受干旱、连阴雨等自然灾害,种子产量和质量受到一定影响,局部地区、个别品种可能会出现供应偏紧和价格波动。

对策意见:

一、切实加强市场监督。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大执法力度,督促种子生产经营单位认真履行种子收购和调运合同,严把种子收购、加工、包装、储藏、调运环节的质量关。同时,会同有关部门严肃查处非法套购、欺诈违约、仿冒品牌、侵害产权、掺杂使假、哄抬价格、销售假劣种子等违法行为,依法维护种子培育者、生产者、经营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

二、精心组织供需衔接。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深入调查研究,及时掌握市场动态和供需形势,以正确的信息引导种子企业搞好市场调剂和供需衔接,避免出现市场波动和假种案件。同时,要打破地区封锁,促进种子在法定适宜推广范围内自由流动。南繁地区农业部门要积极协调有关部门,搞好南繁种子收获、晾晒、储藏、运输等关键环节的指导和服务工作。两季稻地区的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搞好明年旱稻制种的指导和服务工作,帮助制种单位协调落实制种基地。

三、认真搞好技术服务。各级农业部门要广泛开展技术宣传、培训和指导工作,大力推广种子精选、包衣和精量播种、保苗栽培等新技术,科学、合理地节约用种,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入,确保农业生产健康持续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