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牧药所2项成果获甘肃省科技进步奖
发表日期:2014-02-19 06:02AM 阅览次数:
“农牧区动物寄生虫病药物防控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针对动物抗寄生虫药物规模化生产关键技术和新兽药开展创新研究,解决了我国抗动物寄生虫药生产技术落后、药物稳定性和长效性差、药物在动物源性食品中的残留和生产成本等关键技术问题,对我国流行广、危害严重、缺乏有效防治药物的人畜共患绦虫病、焦虫病等寄生虫病的防控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撑,对我国动物寄生虫病防控、保障兽药产业和畜牧养殖业健康发展、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成果关键技术在国内7家兽药企业进行转化和实施,共生产新产品100吨。新产品在国内10个省、区推广应用,取得直接经济效益5.12亿元,同时获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通过研究,科研人员起草了新药质量控制标准5项;申报国家发明专利11项,获得3项国家发明专利和1项实用新型专利;申报4个国家新兽药,获得2项新兽药证书;建立了6个产品示范基地和2条中试生产线;取得农业部主推“人畜共患包虫病综合防控技术”1项,出版著作3部,发表文章约60篇,其中SCI收录7篇。
“非解乳糖链球菌发酵黄芪转化多糖的研究与应用”成果建立的益生菌发酵补益类中药新技术,不仅能提高相关产品的科技含量,而且为其它兽用中药的深加工技术研发提供了新思路,对促进中兽药研发技术进步具重要意义。该成果在北京、四川药厂试验示范了该技术,在甘肃、陕西等地开展了“参芪发酵散”的田间试验,取得了显著经济、生态、社会效益,推广全程共产生经济效益18785.1万元。该成果还获得发明专利2项,发表科技论文16篇,创制新产品1个,制定新标准草案1项,建立新技术1项。(通讯员 符金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