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再生能源技术问世 生态油年减排超1.23亿吨
五家中小企业的气候创新技术获得WWF 2013中国“气候创行者”称号。如果这些技术在2023年达到预期市场份额,则有望实现每年超过1.23亿吨的二氧化碳减排量。
气候创行者项目由WWF(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旨在发掘具有变革潜力的创新技术。自2012年引入中国以来,已经举办两届评选。
2013气候创行者项目的主题是可再生能源,着重关注可再生能源生产及使用、智能电网、储能等领域的相关技术。
“WWF气候创行者将2013年度的主题定位为可再生能源,是因为如今许多环境问题——无论是雾霾,还是气候变化——根源都在于化石能源的过度使用。” WWF(中国)气候与能源项目主任卢伦燕说,“我们意识到,只有清洁的可再生能源才能还蓝天于民,而推广可再生能源应用的关键在于技术创新。”
自去年八月底启动以来,WWF与9家合作伙伴合作,共收到来自六个省市的多家中小企业的申请。项目专家组通过考核企业减排潜力、技术创新度、市场潜力等指标,甄选出了五项最具减排潜力的技术和产品。
这些技术包括利用屋顶太阳能的新型建筑材料、利用空气热源的节能中央空调、提高光伏发电效率的电子设备、农林废弃物转换而来的生态油以及电动汽车充电站等。
“通过公开透明的程序,我们评选出了今年的获奖技术。今后,我们希望有更多的人关注低碳技术创新,有更多的技术与企业加入气候创行者行列,也希望有更多的资金投向这些技术。”卢伦燕表示。
气候创行者项目2008年由WWF瑞典分会发起,迄今全球已经有50家企业的技术获得了此称号。
WWF瑞典办公室气候创新经理Magnus Emfel表示,“气候创行者项目在全球致力于推动低碳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继瑞典之后,中国、印度和南非已经加入该项目,未来我们将促进中国与发达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在低碳技术发展和转移方面的合作。”
此次颁奖典礼由WWF 和湖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共同举办。气候创行者项目今年首度与湖南省开展合作,经湖南省低碳经济发展中心筛选和推荐,此次五个获奖技术中有两个来自湖南。湖南省发改委相关领导表示,“推广应用低碳技术一直是我省推动低碳发展工作的有力抓手,今年我们和WWF的合作非常成功,明年我们将在低碳城市和低碳园区等方面深化合作,进一步支持低碳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