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疫苗”可有效防治病虫害降低农药使用量
有病治病,有虫治虫;农药越用越多,浓度越用越高;病害越治越重,虫害越治越多……大量使用化学农药控制农作物病害,已经严重威胁到我国粮食安全生产。创新绿色防控新技术、新方法就成为现代植物保护的迫切需求。
植物免疫诱抗剂(或称之为植物疫苗)就是继人用疫苗、动物疫苗后,疫苗工程技术出现的新领域,也是当前国际上生物农药创制较为热门的研究方向。该植物疫苗是科学家在揭示植物、病虫害、生物农药三者关系的理论基础上,科学控制病虫害的实践,具有提高农作物抗性和有效防控农作物病害的能力。
绿色防控新技术
研究表明,当植物受到外界刺激或处于逆境条件时,能够通过调节自身的防卫和代谢系统产生免疫反应,植物的这种防御反应或免疫抗性反应,可以使植物延迟或减轻病害的发生和发展,减少化学农药与化学肥料的使用量,降低农产品残留。
然而,大部分创制、控制植物病害药物的基本原则都是以病原菌为靶标,再把能快速全面杀死靶标的药物进一步按农药登记要求研制成农药,忽视了被病原菌危害的寄主植物本身对外来生物抵抗能力的利用。
植物免疫诱抗剂对农作物病虫害却没有直接的杀灭作用,而是由外源生物或分子通过诱导或激活植物所产生的抗性物质,对某些病原物产生抗性或抑制病菌的生长。当其施用在农作物上后,通过诱导农作物产生抵御或防控农作物病虫害的物质,从而达到防治病虫害的目的。
而在激活植物体内分子免疫系统,提高植物抗病性的同时,植物免疫诱抗剂还可激发植物体内的一系列代谢调控系统,具有促进植物根、茎、叶生长和提高叶绿素含量,最终起到作物增产的作用。
与此同时,植物免疫诱抗剂还可用于植物的拌种、浸种、浇根和叶面喷施。多年来多种植物的室内盆栽和田间实验表明,这种植物疫苗对病虫害的普遍防治效果为40%~80%,提高作物产量10%~20%,此外还可以提高植物的抗逆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