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强化科技支撑 解决科技与农业生产“两张皮”

人民网兰州1月11日电(记者 银燕)1月10日,甘肃省农村工作会议在兰州召开。针对现存的科技与生产“两张皮”的问题,甘肃省委书记王三运表示,甘肃将强化科研院所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科技示范园区、示范基地和示范户的协作联系,推动农科教结合、产学研一体,加快推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打通科技到农村的“最后一公里路”。

甘肃属旱作农业区,自采用全膜双垄沟播、测土配方施肥等先进适用技术以来,甘肃全省粮食产量有了很大的提高,仅靠提高单产就增加粮食约40亿斤。中央在甘及省市级国有涉农科研院所和教学单位有43家,具有较强的科技研发力量。

但另一方面,科技与农业生产“两张皮”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科技到农村的“最后一公里路”还没有打通。“我们在基层调研中听到农民群众反映最多的,就是现在最缺乏种养业的科技知识,不知道种什么、养什么效益好,也不知道哪个品种好,希望得到农业科技人员的具体指导。这反映了农民群众盼望增产增收的良好愿望,也折射出我们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还不完善。”王三运说。

王三运表示,要尽快研究制定和完善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和人员的激励政策,引导农业技术人员深入生产一线开展科技服务;同时,要坚持以产业和市场需求为导向,有效整合农业科技资源,集中力量进行攻坚,依托科研院所,财政拿出一定的投入,建立几个优势品种的研究院和孵化器,努力在良种培育、节本降耗等领域取得一批重要成果。

王三运重点强调了种业科技创新问题,他说,应当抓研发水平提升,创新种业科研成果收入分配机制,引导科技人员立足甘肃省在杂交玉米、杂交油菜、马铃薯等方面的制种优势,加快培育一批具有重大应用前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突破性爆炸性优良品种;同时,打破目前省内制种企业规模小、分布散、竞争力弱的现状,引导大型优势种子企业通过并购、参股等方式,整合重组已转制为企业的科研单位和具有一定市场份额的种子企业,着力打造现代种业集团,同时努力打造一批知名品牌,不断增强甘肃省种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

    (文章来源:人民网-甘肃频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