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所召开双季超级稻绿色提质增效技术集成示范现场会
7月5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主办,中国水稻研究所和江西成新农场承办的中国农科院科技创新工程协同创新项目双季超级稻绿色提质增效技术集成示范暨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双季稻全程机械化绿色增产增效技术集成示范现场会在江西南昌召开。中国农科院副院长王汉中,水稻所所长程式华,副所长胡培松、钱前及相关部门领导和专家参加了会议。会议由院成果转化局局长王述民主持。
参会代表赴江西成新农场实地考察了双季超级稻绿色提质增效技术集成示范现场。2018年,项目团队围绕品种、育秧、种植、施肥、灌溉、植保等六大环节,集成了以叠盘出苗机插和精量穴直播为核心的双季稻全程机械化生产、双季稻机械侧深施肥及营养诊断推荐施肥、双季稻病虫草绿色综合防控等技术模式,着力解决了制约双季稻机械化生产提质增效的瓶颈,绿色提质增效效果显著。据成新农场初步测算,在减肥18%、减药30%前提下,超级早稻“中早39”机插秧技术集成示范平均亩产可达560.0公斤,“中嘉早17”机直播技术集成示范亩产可达537.3公斤,比高产年的早稻平均亩产分别提高142.8公斤和120.1公斤,亩增效均有望超过260元。
王汉中在总结讲话时充分肯定了项目意义。他指出,根据中国农科院绿色增产增效技术集成模式研究与示范行动的统一部署,在院创新工程协同创新项目支持下,由水稻所牵头的水稻绿色增产增效技术模式创新团队,联合了中国农科院所属的9个创新团队,在江西省农业厅、江西农业大学、江西省农业科院等单位协作下共同实施了该项目。本次现场会成效显著,达到了预期目标,一是展示的成果技术先进,包括了规模化工厂化育秧、全程机械化、绿色植保技术等。二是集成度高,包含了水稻产前、产中、产后的全产业链和全生育期的技术集成。三是模式超前,理念上体现了绿色优质高效,实现了产加销一体化,科企紧密合作。四是示范带动性强,对双季稻机械化绿色高效生产有较强的支撑和引导作用。
王汉中强调,加强水稻绿色提质增效技术集成与推广应用,必须实现水稻产业发展的五个转变,即从高产导向向绿色优质高效导向转变,从吃饱为主的水稻产品向满足不同层次需求的多元化水稻产品转变,从水稻机械化生产向智能化生产转变,从单纯种植环节向全产业链、产加销一体化转变,从产品生产向 品牌创建转变,王汉中最后希望,水稻科研人员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面对新形势、围绕新需求、发挥新作用,为国家口粮绝对安全、水稻产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程式华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加深与江西省水稻科研、生产、种业等各部门的合作,进一步推进水稻绿色提质增效技术集成;加快水稻绿色提质增效集成技术推广步伐;共建共赢,合力构建水稻全产业链绿色提质增效新模式。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江西省农业厅、江西省司法厅、江西农业大学、江西省农科院等单位领导到会指导,来自中国农科院相关部门和研究所、江西省农业相关部门、江西成新农场、种粮大户、企业代表等150余人参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