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青春”国赛评委来校为200余支创业团队把脉开方
发表日期:2017-11-27 10:39PM 阅览次数:
本次培训邀请到教育部全国优秀创新创业导师、原全国学联副主席、“创青春”、“互联网+”等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评委、“挑战杯”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创业计划大赛唯一国家级双金奖获得者丘锡彬老师为三校区200余支创业团队的负责同学、学院双创工作指导老师从创业领域选择、核心队伍组建、商业模式设计以及调整优化、大赛BP制作、路演展示、评审重点等方面进行了指导交流。
丘锡彬从国内两大知名洗浴品牌广告入手,在诙谐深刻地分析了广告中的“明枪暗箭”后,他指出选择正确的领域是整个创业计划的“开门红”,他提醒同学们在进行创业领域选择时,一定要基于三度交集法则,即从兴趣度、擅长度、财富度三方面进行充分准确的考量。他告诫同学们评委老师往往会更青睐于抗压性更强、延展性更好的跨专业领域组建成的复合型创业团队。因此他提出团队人员的筛选、沟通、凝聚三位一体模型的重要性。
“从我们总结的创业失败的案例来看,百分之八十是由于内部成员不和。”丘锡彬谈到,做好商业模式设计,首先要有良好的股权架构设计,而科转型项目则要充分认识到技术壁垒和市场壁垒所在,发展核心技术的同时更要认识了解市场的刚需,争取从生产型面向普通客户转变为研发型面向企业。文创项目则需注重先发优势运用互联网思维,不能空是想法。
交流互动中,同学们纷纷把困扰自己的问题向丘锡彬咨询。
“高凝聚力高执行力,思想能上天行动能落地的复合型团队就是最吸引评委的”,“只有拥有广大的市场与客户数据支撑的落地型创业团队,才能在国赛中走到最后”、“‘创青春’关注点在项目的社会价值、技术壁垒、文案撰写和团队配合四个方面,这与‘互联网+’定位大有不同,后者更看重项目的落地孵化”丘老师耐心细致地解答疑问,认为创业是一种人生选择,它有超过正常就业途径的高端回报,同时也意味着要经历极其痛苦的过程,但从中锻炼出来的能力也许会带来新的机遇。
据悉,今年全校有近300余支创业团队在积极备战即将到来的2018年“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校团委对其中125支二类重点项目和85支一类重点项目从资金扶持、导师配备、专家辅导、系统培训等多方面进行了重点打造和跟进。
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人人网微信更多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