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庆斌:土地流转的首要目的在于粮食增产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专家马庆斌对此解读。
马庆斌,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区域研究部副研究员,研究领域包括区域发展、城市化、产业战略、农民工、土地等。
对于目前关于农村问题有哪些关注的焦点可能是在即将召开的农村工作会议上提及的,在马庆斌看来,这次会议会围绕所谓的三农问题,农业、农村和农民的问题,具体来说,可能是围绕土地流转这么一个核心展开,至于哪有问题就是粮食的安全的问题,农民现代化如何开展的问题,包括农业人口市民化的问题,比如说农业如何和金融更好结合的问题。
关于土地流转有些地方也做了一些试点,那么在这次会议当中,觉得有哪些焦点问题是需要统一认识的?对此,马庆斌认为,必须要明确土地流转的目的是什么,首要的目的还是要增加粮食、蛋、禽、肉等主要作物产量的问题。伴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土地往往会是一个逐步急进的过程,实现规模化生产,一般来说农业的规模化生产会带来粮食产量的增加,但是往往土地规模化以后,由于经营主体追求利益最大化,过度的种植经济作物,而荒废了粮食作物,导致粮食价格的飞涨,国内粮食安全问题都出现了。其次,在技术上才能再谈收入提高的问题。第三,土地流转以后规模化经营和农民收入的稳定和可持续的稳定,尤其是遇到风险以后,谁来兜底,怎么来兜底?这些问题都值得探讨,所以农业保险的问题,包括非商业农户和规模化经营主体之间,是不是要有一个信托关系的问题,应该都会有所涉及。
至于农业金融未来有什么样的发展空间,马庆斌分析,一方面国内的资金还是要追求更多的高收益的项目,比如说房地产等等,但是又会发现国外的资金确在逐步的布局中国农业,所以说如何通过财政资金的支持,鼓励更多国内资金进入农业领域,比如说土地流转的规模化经营的问题、种子研究的问题、农产品加工的问题包括销售渠道的问题,这些都需要在这一次会议中有所探讨。(来源:中国广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