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院应用数学系举办2017年群论和表示论论坛(北京)

理学院 供图

本网讯 9月23-24日,由我校数学系主办、国家自然基金支持的2017年群论和表示论论坛在北京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20余所高校的40余名师生参加了此次论坛,共同对群论与表示论领域的研究进行学术汇报和讨论。

23日上午,论坛开幕,我校理学院副教授申振才主持开幕式。我校理学院副院长杜凤沛、数学系主任侯松波在致辞中对长期以来关注数学人才培养的各位专家,以及支持我校数学系发展的兄弟院校表示感谢,希望未来能继续一同为数学研究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副主任、代数学领域著名专家、陈省身奖获得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张继平致辞,表示论坛的举行为群论的研究学者提供了一个交流平台,有利于学科的发展。北京大学王立中教授、我校数学系副主任林海波和杨正洪教授出席了开幕式。

在此次论坛上,申振才作了题为“超可解融合系与Solomon-Stancu猜想”的报告;山西师范大学的张勤海教授作了题为“从内交换子群到有限p群”的报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郭文彬教授作了题为“群论研究的一些新进展”的报告。来自我校、北京大学、华南理工大学、西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山西师范大学、厦门大学、北京工业大学、江西师范大学、河南工业大学的专家学者们在组合设计、群论及表示论等方面做了精彩的报告。

会上,来自西安工程大学的程丹、任帅两位研究生结合自己的学习过程,提出了对于Sylow子群完全集的一些思考;山西师范大学张勤海教授和我校申振才副教授结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郭文彬教授的报告和我校硕士研究生颜全福的论文在现场给出了弱Z-置换的新概念。

引发自多项式方程的群论研究由埃瓦里斯特•伽罗华在19世纪30年代开创,在100余年的发展中经凯莱、弗罗贝尼乌斯、伯恩赛德等数学家的努力,建立了严密的抽象群公理化系统。1981年,有限单群的分类工作宣告完成,这项集全世界顶级群论学家心血的煌煌大作,用一万五千页的论文长度向世人宣布:群论的研究工作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如今群被认为是自然界最基本的概念,它在微分几何、流形、物理学、弦理论、量子力学、分子化学、几何晶体、分子生物学、编码等领域及与之相关的群论研究工作被广泛的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