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院召开黄淮海玉米全程机械化技术装备现场演示与研讨会
为加强玉米生产的农机与农艺融合,推进我省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构建全程机械化技术模式,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推进玉米产业绿色协调可持续发展,同时为响应山东省农科院“科技开放周”活动,山东省农机院于9月28日在济南章丘成功举办了“黄淮海玉米全程机械化技术装备现场演示与研讨会”。
会议由山东省农机院、黄淮海玉米全程机械化技术集成与装备科研基地、济南市农业机械推广站、济南市章丘区农业机械管理局共同主办,旨在系统分析黄淮海玉米全程机械化技术装备发展现状,深入探讨新形势下玉米机械化生产科技创新的战略选择、发展路径与方向重点。来自农业部、省农业机械行业主管部门、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的岗位专家、团队成员及有关生产企业、农机合作社、种植大户等100余人参加了会议。
开幕式上, 山东省农业机械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理事长范本荣、济南市章丘区政府副区长王琴、济南市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站副站长姜宝安分别致辞。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贾无、农业部农机化司产业发展处李庆东调研员作了讲话。
在28日上午的演示会上,农机院对高速精密玉米播种机、玉米植保机械、玉米联合收获机、玉米穗茎兼收打捆一体联合收获机、玉米青贮收获机、粮食干燥机械等最新的黄淮海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与装备进行了现场展示和演示。从玉米生产的耕、种、管、收及烘干、青贮等环节,充分展示了该院近些年的科研创新及转化成果。
在28号下午的技术研讨会上,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中国农业大学张东兴教授、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李丛锋教授、山东理工大学刁培松教授、山东省农业机械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周进分别从玉米机械化生产技术现状及趋势、玉米生产现状存在问题及主要应对技术、山东省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进程及玉米生产机械产业技术路线等方面作了专题报告。与会人员一致认为报告内容有高度、接地气,敢于解剖热点、面对痛点,在当前玉米种植结构调整的情况,对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我国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进程具有指导意义。
山东省农机院将继续发挥自身的优势,努力以科技创新引领农业新旧动能转换,全面构建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模式,以解决黄淮海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装备关键重大科技问题为主线,针对播种与收获环节薄弱性、关键性问题,围绕玉米生产中种子加工、播种、植保、收获和干燥技术与装备进一步开展深入研究,将科研成果进行集成示范,以加快成果转化推动农村“新六产”发展,为推进农业现代化、推进农村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山东省农机院最新研发的精量排种器
3WP-500Y型智能水、旱两用全液压施药机
粮食烘干成套设备
玉米穗茎兼收与秸秆打捆一体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