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岚山:现代化农业带动农民“富一方”
“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0年力挺“三农”。
借惠农东风,今年,山东日照岚山区8亿资金投向“三农”,推动48个农业农村项目,涵盖生态文明乡村、农业标准化生产、特色农业发展等10大领域,让农民腰杆挺起来,让农民腰包鼓起来。
小小草莓论个卖
“草莓出口到韩国、新加坡、欧美等国家和地区,礼盒装一百元,平均一颗10元钱左右。”岚山区现代循环农业示范区内,金星农业科技公司负责人刘奎祝介绍草莓的最新行情。
一粒小草莓,怎会“天价”高?双层无立柱大棚、地下水循环保温、蜜蜂全时授粉、以色列节水灌溉、韩日进口种子、全有机肥料……一系列新名词给出“科技兴农”的答案。
作为国内唯一的生物动力农业体系,金星农业建成了集“迷你”奶牛育种基地、微生物有机肥料生产、以色列有机农业种植为一体的生物动力农业示范园,为现代农业发展树了标杆。目前,该企业已投资近7000万元,按照以色列技术建成200亩设施蔬菜大棚、100亩露天蔬菜和100亩水果示范园。
金星农业这只“金凤凰”缘何筑巢岚山?“看中了岚山的现代循环农业示范区了。”刘奎祝介绍说,岚山区仅用7天时间,顺利完成520亩土地流转和清表工作,为企业落户奠定了基础。
在岚山,金星农业,并非个例。围绕打造高效生态农业,岚山倾力打造相对集中连片、设施装备先进、科技水平领先、经营机制完善、经济效益和辐射带动效应明显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目前已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区8个,规模达1.3万亩。
一个农业龙头企业,带活一方经济、致富一方百姓。金星现代农业示范园成了农民的大课堂。在金星农业公司周边村庄,从事大棚蔬菜种植的群众放着园区外80元每天的工资不干,争着抢着每天挣40元到金星农业打工。
郁家村支部书记朱正云说:“既是打工,更是学习。金星农业种的草莓,不用肥、不用药,种出来的菜口感好、质量高,价格是普通棚菜的几十倍,就是不给工钱,村民也愿意来长长见识。”
一项政策值千万
北方绿茶看山东,山东绿茶看日照,日照绿茶在岚山。
近年来,绿茶为岚山添彩不少。岚山区一举囊括“全国重点产茶县”、“全国特色产茶县”、“中国名茶之乡”三项全国茶叶界最高奖。目前全区拥有茶园12万亩,面积占全省的半壁江山,成为全国北方最大的绿茶生产基地。
不单是绿茶,至目前,岚山已发展桑园1.6万亩、蚕茧总产量165万公斤,桑园面积、蚕茧产量居全省第三位;日本栗3.5万亩、产量2800吨,为全省最大的日本栗产地;蔬菜、黄烟面积分别发展到3.6万亩和1万亩。
特色农业风生水起,得益于农村土地流转文章的做细做实。
从2012年开始,岚山区每年设立1000万元的农业结构调整专项资金,出台《岚山区农业结构调整专项资金奖补及考核办法》,重点对茶叶、冬暖大棚蔬菜、畜牧业等7个方面进行奖励。
1000万元专项资金发挥了“指挥棒”作用。截至2012年年底,全区农村土地流转总量达到2.88万亩,占全区耕地面积的8.5%,比上年新增8200亩,其中:流转30-50亩的区域片3个,50-100亩区域片3个,100亩以上区域片8个。到2016年,实现农业结构调整面积13.3万亩。
今年,在2012年新发展特色农业2.6万亩的基础上,岚山将发展各类特色农业25910亩。
不止如此,在特色农业发展中,岚山区还实施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打通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
——推广利用农业机械,设立5个保护性耕作机械化示范点,示范作业面积2.6万亩;去年以来,累计争取市级以上农业机械购置补贴资金1500万元,协议推广新型农机具8000余台套,全区农机总动力达到73.2万千瓦,农业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1.5%。
——微喷灌溉送水到地头。巨峰镇千亩茶园片使用微喷灌溉后,比漫灌节约水资源40%,每年能提高经济效益60余万元,至2014年全区高效节水灌溉将达7.76万亩,现代农业发展的水资源瓶颈将彻底解决。
(文章来源:大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