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智库》第五辑聚焦新型智库产业建设
光明网讯日前,由国内知名智库机构——东中西部区域发展和改革研究院主持编辑,红旗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智库》第五辑正式对外发行。该辑《中国智库》以“推动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为主题,围绕“中国智库的挑战与前景”“思想市场与智库产业”两个议题,对“中国梦”与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发展的内在逻辑、为什么要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智库面临的问题、怎样开展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如何发展思想市场及智库产业、如何发挥好智库的作用、中国智库的职责和道德、国际领先智库的发展经验、中国民间智库的发展以及与智库发展相关的体制机制等若干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多视角、宽领域、广泛深入的探讨,汇萃了成思危、高尚全、任玉岭、卢中原、闪淳昌、于宁、王绍光、胡鞍钢、朱光磊、金灿荣、王辉耀、朱旭峰、殷仲义、于今等国内智库专家以及美国布鲁金斯学会、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俄罗斯科学院、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悉尼大学以及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欧盟等国家20多位著名国际智库机构的代表在首届中国智库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对中国特色智库发展提出的建议和对策。
第九、十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成思危在“中国智库的素质和责任”报告中指出,智库的责任一是要支持决策,具体体现为探讨理论基础、评鉴国外经验、完善政策框架、分析实施难点;二是要对决策可行性进行评估。智库需要具备的素质有四方面,分别是实事求是的态度、科学合理的方法、兼容并蓄的精神和人才合理的结构。他认为,当前民间第三方智库需要加强建设,通过基金的方式在资金上予以支持,希望社会各界加强对智库的认识和重视,促进智库发展壮大。联合国副秘书长彼德·朗斯基-蒂芬索认为,在现在改革和变化的时代,需要非常高质量的研究,而在政府部门和国际组织之外,智库实际上形成了一个智力、知识的骨干系统,聚集知识、专长以及经验,使政府和社会都能从中受益。希望中国高级别的智库研讨能加强智库的力量,引导更多研究,尤其是指引“中国梦”和中国智库产业发展壮大。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名誉会长高尚全在题为“加快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报告中对于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提出几点思考:一是要用改革的理念办好智库,用创新的精神做好研究;二是要探索有活力的智库建设组织形式;三是要在国际合作当中提高中国智库的学术水平;四是政府要引导支持智库建设,这是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重要保证。
国务院参事任玉岭在“加强智库建设 促进科学发展”的报告中指出,最近一个时期,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和刘延东副总理都对建设新型智库作出了重要指示。中国的智库发展将迎来美好的春天。目前,必须认识到中国的智库仍存在独立性不强、研究水平和影响力不足等问题。各级政府必须强化智库意识,请智库机构参与到决策的依据、思路和框架中,确保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同时也要大力发展智库机构,对国有的智库机构松绑、放权,大力发展民间智库机构。另外,智库要保持独立性,力排利益博弈的干扰,避免为既得利益者代言。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曲星在探讨实现“中国梦”与构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内在逻辑时认为,“中国梦”既是一个民族的梦,也是国家的梦,同时也是个人的梦。对于怎么实现中国梦,中共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从政治、经济、文化、环保等多方面去努力,其中每一个方面都应该发挥智库的作用。
布鲁金斯学会约翰·桑顿中国中心研究主任李成认为,“中国梦”是个丰富的概念,不仅是经济的发展,中产阶级的壮大,还包括法治和政治方面的进步。从根本上讲,“中国梦”就是中产阶级的梦想,让普通老百姓有更多的机会进入中产阶级的行列,从这个意义上讲,它和美国梦、欧洲梦等有共同的地方。
东中西部区域发展和改革研究院执行院长于今在发表题为“发展智库产业 建设思想市场”的报告中强调,首先,对于未来智库的发展,一方面是智库自身的发展,另一方面是环境的问题:包括思想市场机制健全,竞争机制完善。中国智库建设的“百家争鸣”局面将以“智库群”和“智库产业”的形态出现,这些群体之间既具有区域性特征,也具有专业类组合特征,这就需要智库产业示范区等载体,加强智力资源的整合,形成政产学研金一体化的智库产业集群。其次,推动中国特色新型智库,要正确区分公益非营利性智库事业和经营性智库产业的不同性质和任务。发展智库产业必须把公益非营利性智库事业作为一项基本前提。其三,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以及智库产业的发展一定要走科学发展之路,现阶段不宜区分官方智库和民间智库,不能也没有必要完全照搬西方智库发展模式进行,要基于中国国情以及东中西部区域发展战略,更加注重内涵、质量、效益,坚决克服一哄而上、盲目发展的倾向。
据《中国智库》《国家智库》总编辑于今介绍,《中国智库》《国家智库》作为中国首套系列产品,自2009年创办以来,已经出版总10期,《中国智库》和《国家智库》两者之间的定位有明晰的区分,《国家智库》所修炼的是“外功”,所关注的着眼点在于对国家安全战略层面的建设,其研究焦点在于大国关系;《中国智库》所要锻造的就是一种“内功”,旨在为解决中国内部问题而寻求一种有效的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路径。此外,《中国智库发展报告》已经出版2011年、2012年版。全球第一个智库产业载体二连浩特(中蒙俄)智库产业示范区和智库产业基金已于今年启动。(李正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