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小麦产品有效供给关键在于“结构”
供需宽松,加工企业开工率低
我国小麦生产12年连续丰收,在过去5年里以每年增产250万吨的速度发展。同时,由于国际贸易、价格差异,以及国内优质专用小麦短缺等因素,每年还进口一定数量的小麦(年均330万吨)。
国内小麦加工业在经济步入“新常态”、供需宽松的背景下,又受到国际小麦价格冲击,使政策支持价格的可能性进一步降低。国内小麦市场呈现出低迷状态,去库存受到了顺价销售政策的阻力,小麦加工企业开工率维持在较低水平,全行业在保本生存水平上运行。
我国小麦加工企业通过兼并和重组,规模进一步扩大,企业数量显着减少。2014年全国小麦年加工能力达到2.21亿吨(需求为1.00亿吨),较上一年度增加约1100万吨。小麦加工企业数量呈继续下降态势,而规模以上企业(日处理小麦500吨以上)数量仍有一定增长。由于人力成本迅速上升和大型企业的挤压,日处理500吨以下企业的生存压力进一步增大。在市场竞争和政策调整的双重压力下,2016年小麦加工行业还将面临新的“去产能、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等压力和挑战,小麦加工业必须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优质小麦“短板效应”尤为突出
当前,我国小麦产业发展面临种麦效益持续下滑、小麦的国际竞争力不断下降、科学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受到生产规模限制、产业化组织模式难以适应新要求、小麦生产面临资源和环境约束以及政策性支持空间越来越小等主要问题。
20 世纪90年代,国务院提出的发展“两高一优农业”战略为我国优质小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初步构架了我国优质强筋、优质弱筋小麦生产、收储和市场技术体系。然而,由于相应的制度和政策体系不完善或受部门职责和利益的影响,在今天的国际市场冲击和国内需求快速变化的背景下,其“短板效应”尤为突出。
第一,生产上需要的高产稳产优质品种缺乏,上报的优质小麦面积大,而实际可用的优质小麦数量有限。
第二,优质小麦收储没有纳入国家粮食收储体系,优质优价没有制度保障。
第三,优质小麦生产的市场化运作目前又受到了国际小麦价格、自由贸易政策以及农户种植规模小等因素制约。
第四,优质小麦产业化和市场化运作受到政策和信贷的双重制约,难以发挥规模效应。
契合消费者需求,实现有效供给
针对小麦加工业面临的压力和挑战,建议应从以下几方面切入,做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顶层设计:
提高产品质量,满足消费需求。在当前食品市场供需宽松的大背景下,稳定和提升食品质量和安全水平,满足市场专用和个性化需求,是农产品加工和食品制造企业发展的主要动力和效益源泉。笔者团队对拉面消费者食用不同质量面粉制作拉面的一项问卷调查显示,多数消费者可区分出质量有明显差异面粉制作的拉面,即便是使用了同样的制作工艺和配料。这说明,配料质量不是消费者需求的全部,通过添加剂来代替天然原料属性的做法,不会受到多数消费者欢迎。
延长产业链条,提升盈利能力。通过分析国际跨国食品集团的产业结构就不难发现,这些企业的产业结构具有链式布局、上下延伸、瞄准末端、整体收益等特点。例如,澳大利亚最大的粮食经销商CBH集团建设了200多个小麦收购储粮点、4个储运和装卸码头、一个粮食处理中心,以满足世界不同地区对澳洲小麦的新需求,并且向食品制造和食品市场延伸。
依靠技术创新,实现跨越发展。在整个制造业向自动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的今天,农产品加工和食品制造业的技术创新、技术集成和技术示范对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尤为重要。河北金沙河面业集团通过与科研院所多年合作,采用关键技术自主研发、新技术消化集成、消费市场调查分析、注重新产品开发、改造提升挂面生产线的技术路线,使单条挂面生产线的日加工量达到45吨以上,操作工人数量降低1/3,吨干燥能耗降低 20%左右,吨面条损耗小于0.3%。
重视模式创新,实现产业升级。农产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的模式创新是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效益的重要内容或举措,包括营销模式创新、管理模式创新、产学研结合模式创新、人才培养和使用模式创新等。例如,山东梁山万众种植业合作社创造的“三产融入一产、服务二产”的优质小麦产业化模式,解决了优质小麦贸易(三产)的质量稳定性问题,为二产(食品工业)提供了优质原料,也为从事小麦生产的农民(一产)提供了生产资料、技术指导和产品市场。
总之,小麦产业的供给侧改革,就是要使小麦产品供给不仅数量充足,而且要求品种、质量、安全、营养、方便性契合消费者需要。对此,小麦产业界还应在优质小麦生产、满足食品制造业客户需求、为家庭消费提供专用粉、改进销售方式、考虑个性化需求差异等方面精耕细作,真正形成结构合理、保障有力的小麦产品的有效供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