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责任 严抓实管 推动张掖市玉米制种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发表日期:2016-04-27 04:58PM 阅览次数:
一是加强引导,推动产业健康发展。在认真分析种子市场形势和深入开展调研的基础上,各级农业和种子管理部门积极引导企业和基地乡镇、村遵循市场规律、合理安排生产面积、确定亩产值,确保玉米制种基地健康稳定发展。据初步统计,2016年全市共落实杂交玉米制种面积105.5万亩,其中:甘州区60万亩、临泽县26.4万亩、高台县15.4万亩、民乐县3.5万亩、肃南县0.2万亩。共涉及5个县区,33个乡镇,317个村和89个农林场,农户11.4万户。甘州、临泽、高台三县区平均亩产值分别达到2650元、2600元、2500元,分别比上年增加150元、100元、100元。全市玉米制种平均亩产值达2580元,比上年增加125元,增幅达5.1%,制种面积和产值再创历史新高。
二是严格监管,市场秩序持续向好。各县区分别组织召开了种子市场专项整治工作会议,镇、村、社三级干部会议等相关会议,对基地建设和种子市场监管工作严格安排部署,进一步明确了部门、乡镇和村三级监管职责,层层传导压力,靠实了工作责任,细化了工作措施,提出了具体要求。对以往有引进非法制种的村委会和有违法行为的企业提前进行预警提示和法律警示,特别是对2015年基地监管薄弱的机关农林牧场,重点予以预警告知。对边角地、沙荒地、连片面积较大又不易被关注的地块,设立重点监管警示牌,进行定向监管,全面实行“一预警、二包责、三承诺”工作机制,有效强化了国家级玉米制种基地监管工作,全市玉米种子市场秩序进一步好转。
三是强化宣传,营造良好法制环境。结合新修订的《种子法》颁布实施的有利时机,市、县区农业部门分别开展了种子管理、农业综合执法、种子生产企业负责人、经营门店负责人员培训,不断提高种子执法人员素质,增强种子生产、经营人员学法、懂法、守法意识。在加强培训的同时,市、县区农业部门通过印发宣传资料、悬挂横幅标语、微信平台传播、发送手机短信、媒体宣传车移动宣传等方式,持续加大新修订《种子法》、《张掖国家级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管理办法(试行)》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发放张贴各类宣传材料3.5万余份,通过“农信通”发布宣传短信4万多条,积极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规范整顿种子生产秩序工作的良好氛围。同时市农业部门及时向上级部门报送生产基地信息,农业部种子局在中国种业信息网分别刊发了题为《甘肃省张掖市全面启动制种基地监管工作》、《张掖市欲打造全国玉米种业监管首善之区》的信息,对张掖国家级基地监管工作的做法进行了宣传报道。
下一步,市、县区农业部门将继续严格落实《张掖国家级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管理办法(试行)》,进一步靠实工作责任,加大制种基地监管力度,加强玉米制种基地转基因监管,从源头上杜绝生产转基因种子行为,确保张掖国家级玉米制种基地安全。积极联合公安、工商等部门,集中时间、集中力量,对制种企业和基地开展清理整顿,有效规范种子生产行为,继续保持打击非法制种的高压态势,形成打击涉种违法行为的强大合力,切实维护张掖国家级种子基地生产经营秩序,打造全国玉米制种基地监管“首善之区”。 (张掖市种子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