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禾丰种子有限公司:10年磨砺剑出鞘

2015年12月30日,山东省审定通过10个小麦新品种,其中3个出自淄博禾丰种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淄博禾丰种业),这在山东省尚数首次。笔者走进淄博禾丰种业,拜访了刚参加完淄博市人代会的朱俊科。“如果我比别人看得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淄博禾丰种业董事长朱俊科认为,自己站在了母校山东农业大学和恩师赵檀方教授的肩上,通过10年密切合作,开创了淄博禾丰种业稳健发展的格局。

从国企到自主创业

2001年9月,朱俊科从山东农业大学毕业,被推荐到淄博市农业局下属的淄博市大地种业有限公司工作。他从牛倌做起,别人不愿意干的活、他能干的活,都会认认真真干好,很快被提拔为经理助理、副总经理。

分管种子生产期间,公司玉米制种基地花期不遇,朱俊科依靠科技人员,大胆采用人工授粉技术,不仅种子质量全部达标,而且亩产由150多公斤增加到235公斤。接手小麦种子经营后,当年麦种销量超过20万公斤,比最多年份翻了一番。朱俊科的威信确立了,并主管公司的生产和经营。

2005年,伴随《种子法》的实施,公司改制,拟让他出任总经理,但他觉得自己不适合四平八稳的工作环境,毅然辞职,独自回到家乡临淄创业。

卖种子打开局面

“上大学的时候,我常从学校带回新品种种子给家里种。后来,亲戚朋友也让我带种子。带回来的种子丰收了,他们高兴,我也很高兴。那时我就梦想让农民用上好种子。”朱俊科说。

从熟悉的种子业务开始,靠山东农业大学几位恩师和亲朋好友资助,他凑起80多万元成立了自己的公司。“所有的钱都是借的。骑着自行车去推销,农民不相信我。如果不坚持,用不了一年就退出市场了。”朱俊科说。

经过摔打,朱俊科深深悟到,必须拥有自己的品种,才会有价格话语权、种子质量心里也有底。朱俊科冒着风险抵押贷款,先后买断山东农业大学选育的四个小麦品种、两个玉米品种在山东的生产经营权。他还注册了“齐都”商标,建立健全了种子质量供应体系和保障制度。讲诚信,价格公道,淄博禾丰种业很快打开了局面。4年时间,从80万元起家,注册资金增至560万元。

小麦育种不归路

“善弈者谋势,不善弈者谋子。”朱俊科说,企业发展这盘棋,不仅要苦干实干,更要胸怀大局。朱俊科决策搞小麦育种。因为山东小麦种子市场太大了,年均种植5000多万亩,按最低播种量就是4亿公斤;如果能占1%的市场,就是400万公斤。

不过,从确定育种目标、选择材料到亲本组配、选择变异,再到品系鉴定、优系筛选、比较试验、区域试验、生产试验,直到品种推广,一般要用10年甚至20年。这没有吓倒朱俊科,反倒激发了他的犟劲:“育种周期越长,期望值就越高。”

选育新品种,难度最大的是种质资源创新,朱俊科走了三步好棋:

一是建立淄博市首家民营农业科学院——淄博禾丰种业农业科学研究院。至今,这家研究院承担了省、市、区小麦、玉米新品种区域试验、生产试验、跟踪评价试验,淄博市农业良种工程抽检种植鉴定试验,以及小麦高产创建试验、种子风险评估试验等,并两次刷新鲁中地区小麦高产纪录。

二是与高校合作。10年来,淄博禾丰种业以山东农业大学为依托,与育种家合作,接收大学生开展教学实践,承担山东农业大学的最新科研成果试验、示范任务,并与青岛农业大学、山东理工大学等密切合作。

三是聘请著名育种家、曾于1997年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的山东农业大学教授赵檀方为顾问。

从2011年到2013年,是朱俊科育种最艰难的3年。

企业的快速发展使年方34岁的总经理脑子发热了。先是2011年积压、转商300万公斤麦种;2012年,盲目生产一个玉米品种种子400万公斤,两年没销尽,造成300多万公斤的库存。

要债的堵上门来,科研工作又不能停,他真正感受到了置之死地。“出路绝了,却非绝无出路。我们没有被困住,就是说方向没问题。”

靠着执着和坚持,朱俊科喜讯连连。2014年,与赵檀方耗时8年合作选育的“山农28号”“山农27号”两个小麦品种通过山东省审定。2015年双喜临门:销售麦种近1500万公斤,创公司最高纪录;与赵檀方合作选育的“山农32号”“山农31号”,与淄博市种子站合作选育的“齐民6号”三个小麦品种同时通过山东省审定。

创业10年,目前注册资本5000万元,拥有标准办公楼等建筑面积近1万平方米,拥有180平方米种子质量达标实验室,5000平方米标准产品储存仓库,1000平方米种子加工车间,3条种子加工流水线、16套种子烘干设备等种子加工检测设备76台(套),淄博禾丰种业已居淄博种企首位,跨入山东先进行列。

(责任高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