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节水抗旱稻”节水百分之五十

新民晚报,2012-07-03

干旱少水的气候,广袤无垠的土地,占我国陆地总面积六分之一的新疆,正合上海抗旱稻的“节水胃口”。前天下午,上海市农科院专家走进喀什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向当地百姓详解高产又好种的节水抗旱稻,提前为进一步引种“技术扫盲”。继在南方各地成功推广几十万亩后,沪产旱稻打算闯荡干燥酷热的西北边陲,一展节水抗旱“真本领”。

节水抗旱“大家族”

水稻产量,关乎百姓饭碗。我国4.3亿亩稻田,60%以上是缺水少肥的低产田,即使不断突破极限的“超级稻”种下去,缺少了高水、高肥、高投入的精耕细作,也难有稳定高产。因此,近年来我国水稻亩产一直徘徊在430公斤,难有大突破。

能不能有一种“不喝水”的高产水稻?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首席科学家罗利军带领团队,“问计”水稻的“亲兄弟”旱稻,将旱稻耐旱的优点与水稻的高产优势融为一粒稻种。2003年,研究人员找到了世界上第一个旱稻不育系“沪旱1A”,完成三系配套,首次实现旱稻水稻杂交。之后,先后育成籼型和粳型节水抗旱杂交稻。它们很好“养活”,适应免耕栽培、旱种旱管,能扎根工业抛荒地,在“望天田”(等天落雨的田)里也高产;亩产超过550公斤,产量优势十足,富有“节俭美德”,每亩节水超过400吨。

由于水稻种植有一定的地域“偏好”,研究人员运用完备的旱稻杂交技术和材料,针对不同地区“量身定做”出更多节水抗旱稻新品种,适应南方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和百姓口味。目前,节水抗旱稻“大家族”已经初步形成,“沪旱15号”、“沪旱3号”、“沪优2号”和“旱优8号”等分别获得国家和上海水稻新品种认定。(下转A4版) (上接第1版)

上海旱稻 走南闯北

在安徽,大量低产田,旱涝不均,有时半月泡水,有时月余无雨,水稻难以生存,上海节水抗旱稻却稳产每亩600公斤以上,节水50%。当地农民种植节水抗旱稻超过20万亩,“无需灌溉,靠天落雨,也能有个好收成”;在湖北,“沪旱3号”大规模直播旱种,平均每亩产量656公斤,抗旱抗病性同样出色,成为省农业技术部门的主推水稻品种,今年已撒播稻种8.5万斤。与此同时,广西、浙江、上海等地也因地选种,大面积推广正在进行。 罗利军告诉记者,节水抗旱稻的制种技术已经取得突破:“沪优2号”作为一款升级版的杂交稻新组合,制种数量明显提升,每亩约400公斤。“目前,上海周边急需筹建节水抗旱的杂交稻种制备基地。随着制种数量的不断增加,上海节水抗旱稻的推广速度和面积还会成倍增长。”

“去年,上海节水抗旱稻在喀什小面积试种,发现节水抗旱稻的生育期存在南北差异。”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副主任龚丽英告诉记者,研究人员正在培育适合新疆气候特点的旱稻新组合——运用成熟的品种改良技术,缩短节水抗旱稻的秋季生育期,适应西北地区快速来临的秋季低温。此次,上海节水抗旱稻走进喀什基层农业技术人员,让当地农民深入了解水稻栽培新理念,为下一步引种推广“探探路”。相信用不了多久,符合新疆气候特点的节水抗旱稻将走向大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