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核工业创新成果亮相第十四届中国国际核工展

国家能源局日前公布的《2016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明确,2016年,能源消费总量43.4亿吨标准煤左右,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13%左右,天然气消费比重提高到6.3%左右,煤炭消费比重下降到63%以下。能源供应方面,2016年,能源生产总量36亿吨标准煤左右,煤炭产量36.5亿吨左右,原油产量2亿吨左右,天然气产量1440亿立方米左右。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第一年,认识、适应和引领能源发展新常态,进一步加快能源结构调整、推进发展动力转换,实现“十三五”能源发展起好步开好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化解煤炭行业过剩产能,无疑是今年能源工作的重中之重。《指导意见》提出要严格控制新增产能。从2016年起,3年内原则上停止审批新建煤矿项目、新增产能的技术改造项目和产能核增项目,确需新建煤矿的,一律实行减量置换。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继续淘汰9万吨/年及以下煤矿,支持有条件的地区淘汰30万吨/年以下煤矿,逐步淘汰其他落后煤矿,全年力争关闭落后煤矿1000处以上,合计产能6000万吨。

在清洁利用方面,要继续实施煤电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十三五”期间,全国计划实施超低排放改造约4.2亿千瓦,节能改造约3.4亿千瓦,预计总投资约1500亿元。2016年,启动一批超低排放改造示范项目和节能改造示范项目,修订煤电机组能效标准和最低限值标准。

“华龙一号”、CAP1400核电站、高温气冷堆……一批我国核科技工业“十二五”创新成果亮相4月6日开幕的第十四届中国国际核工业展览会。

这次展览以“发展核能科技,创建美丽家园”为主题,来自中俄法美德等12个国家的近300家展商参展。我国核产业链的100余家单位参展,全面展示了我国在核电、核燃料、装备制造及核技术应用等领域的最新成果和创新能力。

记者从展会上获悉,目前中国大陆在运核电机组30台,总装机容量约2831万千瓦;在建机组24台,总装机容量约2672万千瓦。2015年,我国自主研发的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通过国际原子能机构的通用核安全审评,国内首堆和国外首堆相继开工。我国自主研发的大型压水堆CAP1400和小型多功能堆ACP100等核电技术研发也进展顺利,具备了工程实施的条件。

与此同时,中国实验快堆运行良好,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建设顺利推进,超临界水冷堆、核聚变装置等先进核能系统研发取得积极进展,燃料循环整体能力和水平大幅提升,核技术应用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

中国国家原子能机构副主任王毅韧表示,未来几年,中国预计每年都会开工建设核电机组;核燃料循环产业也将继续朝着“规模化、自主化、市场化、国际化”的目标稳步推进。作为世界核能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核能事业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实现自身减排目标、优化能源结构、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将为“后福岛时代”全球核能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以“核能助力太平洋和世界发展”为主题的第二十届太平洋地区核能大会同期开幕。来自全球40余个国家的800余名代表围绕先进核能系统的新发展、辐射加工产业和技术的新发展、核电站运行安全与寿命管理等专题进行深入交流。

中国国际核工展始于1989年,已成功举办了十三届,是中外核电技术交流的重要平台。太平洋地区核能大会是由太平洋核理事会发起举办的全球性学术和产业研讨会。

来源:中国气候变化信息网

(责任刘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