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转基因作物种植增长100倍 生物技术农业应用显示勃勃生机..

本报讯 (记者 索荣)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从1996年的170万公顷增至2015年的1.797亿公顷,20年时间增长100倍。这是4月13日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服务组织(ISAAA)在京发布会传递的重要信息。尽管2015年的数字低于2014年峰值时的1.815亿公顷,生物技术依然是推广最迅速的农业技术。超过85种转基因新产品即将商业化、CRISPR基因组编辑技术被美国《科学》杂志评为2015年突破性技术之一,生物技术发展显示出勃勃生机。在场专家均对生物技术前景表示乐观。
ISAAA主席、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国立教育学院研究生院院长Paul Teng博士介绍,1996~2015年的20年间,全球20亿公顷耕地种植了转基因作物,其中包括转基因大豆10亿公顷、转基因玉米6亿公顷、转基因棉花3亿公顷、转基因油菜1亿公顷。2015年全球转基因面积保持前五位的国家是美国、巴西、阿根廷、印度和加拿大,分别为7090万公顷、4420万公顷、2450万公顷、1160万公顷和1100万公顷。
中国处在全球第六的位置,与前五位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大。尽管中国棉花面积降低,转基因棉种植面积从2014年的390万公顷降到370万公顷,采用率却从93%增长到96%。“1997~2014年间,转基因棉品种为中国棉农带来预计175亿美元的收益,仅2014年就实现了13亿美元的收益。”ISAAA全球协调员Randy Hautea说。迄今为止,中国允许商业化种植的转基因作物只有棉花、抗病毒木瓜、抗虫杨树等。另悉,2015年中国进口了7700万吨大豆和330万吨玉米,大部分为转基因产品。
据Cropnosis估计,2015年全球转基因作物种子市场价值153亿美元,比2014年的157亿美元稍减,占2014年全球作物保护市场762亿美元的20%,占全球商品种子市场450亿美元的34%。
展望生物技术在农业领域的未来,ISAAA认为有三大机遇:特定农作物,如转基因玉米增长潜力巨大;超过85种新产品正在田间试验,包括转基因抗旱玉米、黄金大米、强化香蕉以及非洲抗虫豇豆等;基因组编辑技术显示出强劲动力,与常规育种和转基因技术相比,能够更精确控制基因、开发速度更快、成本更低和更易于监管。转基因新产品的开发不再限于大田作物,被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前所长黄大昉看作是生物技术新的增长空间;而中国有30多个课题组致力于基因编辑研究,并在抗小麦白粉病等研究上突破。

(责任郝锐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