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衡玉米资源在哪里---民间?

《中国经济周刊》:玉米种质资源究竟有多重要?国内玉米种子企业所面临的种质资源瓶颈是什么?
李平:种质资源是种业公司的核心价值。作为“育种原材料”,种质资源是品种培育的起点,决定了未来育种目标的设定与实现。经过长期发展,跨国公司已经基本完成全球种质资源的收集、整理,并根据目标市场农业产业化需求,完成或正在进行多轮次的不断改良。为了维护竞争中的有利地位,跨国公司不断强化对其种质资源的知识产权保护,在客观上已经形成对种质资源的垄断。
不同于水稻等作物,我国不是玉米原产地。在自身资源条件有限的条件下,高效引进、吸收利用全球种质资源,培育适应农业产业化发展需求的玉米新品种,进而不断缩小与跨国企业之间的差距,是育种行业的普遍共识。但受制于资源垄断,目前我国育种企业仅能使用国外20年前专利过期的种质资源,这无法从根本上改变资源积累、研发起点相对落后的局面。

《(玉米图友)》:讲《三个和尚的故事?》;玉米商业化育种是?;用什么、如何来创造玉米种质资源?取消玉米品种审定制度,赶超的速度,必定会加快,赶超才有可能,對吗?

转:专家:中国种业不能重蹈蔬菜“沦陷”覆辙
4-18 11:30:00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郭芳 | 黑龙江、海南、北京报道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16年第15期)
作为一家正处于创业阶段的种业公司,南通大熊种业从3000多家玉米种子企业中脱颖而出,破格成为农业部组建的国家玉米良种重大科研协作攻关联合体的21家企业之一。
这是一家专注于分子育种技术应用开发和常规品种培育的玉米种子公司。该公司的首席科学家李平本科、硕士就读于北京大学数学系,博士毕业于美国佐治亚理工大学生物工程系,长期在跨国企业从事研发工作,是行业顶级的分子生物学技术专家。
在李平的带领下,南通大熊种业科研团队经过多年的努力,在分子育种技术应用方面的研究开发卓有成效,并有望于2017年完成相关品种审定,实现市场推广。
日前,李平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分子育种技术为国内育种企业提供了追赶跨国种业公司的机会。为此,分子生物育种已被纳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和“十三五”规划。
国内种业企业面临洗牌
《中国经济周刊》:在这次的农业产业升级中,国内种业企业是否将面临一轮洗牌?
李平:历史上任何行业经历一次产业升级或产品更新换代,都将带来行业的巨大洗牌,客观来讲,本次玉米种业升级面临的形势尤为严峻。一个时期以来,中国玉米种业企业受产业发展水平制约在育种目标设定上大多忽视机收、早熟等特性,一个育种目标从设立到实现一系列品种的选育成功、市场开发,通常要经历8~10年的时间,面临产业化需求的突然调整和到来,作为市场供给方的国内种业企业多数准备不够充分。
反观跨国企业,由于立足全球市场,长期服务于现代农业,其产品早已实现优化与升级换代。面对未来中国农业产业化提升带来的一系列市场需求,国内种业企业和跨国企业作为实力不均衡的市场参与者的现象将会越来越明显。
用分子育种解决种质资源瓶颈
《中国经济周刊》:此次农业部组织国家玉米良种攻关,你作为一个玉米种业科研从业者,你认为能解决哪些问题?
李平:2015年国家玉米良种攻关体成员单位在东北、黄淮海区域组织了玉米机收品种试验,目的就是加速选拔适宜机械化收获、满足产业升级需求的玉米新品种,经过一年的运行,部分品种取得了晋级机会,未来有加速进入市场的可能。此外,攻关体还组织了攻关体成员单位种质资源的集中鉴定及交流,旨在存量资源的筛选、加速利用之外(即现有机收玉米新品种筛选),从根本上解决品种升级面临的种质资源瓶颈,实现品种选育的真正跨越。
《中国经济周刊》:玉米种质资源究竟有多重要?国内玉米种子企业所面临的种质资源瓶颈是什么?
李平:种质资源是种业公司的核心价值。作为“育种原材料”,种质资源是品种培育的起点,决定了未来育种目标的设定与实现。经过长期发展,跨国公司已经基本完成全球种质资源的收集、整理,并根据目标市场农业产业化需求,完成或正在进行多轮次的不断改良。为了维护竞争中的有利地位,跨国公司不断强化对其种质资源的知识产权保护,在客观上已经形成对种质资源的垄断。
不同于水稻等作物,我国不是玉米原产地。在自身资源条件有限的条件下,高效引进、吸收利用全球种质资源,培育适应农业产业化发展需求的玉米新品种,进而不断缩小与跨国企业之间的差距,是育种行业的普遍共识。但受制于资源垄断,目前我国育种企业仅能使用国外20年前专利过期的种质资源,这无法从根本上改变资源积累、研发起点相对落后的局面。
《中国经济周刊》:如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种质资源的瓶颈?
李平:以南通大熊种业为例来看,历经多年研究,我们最终开发了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基因芯片以及相关数据分析方法,具体包括温室加代种植、苗期植株基因型测定、玉米分子信息库计算分析、基因芯片后代筛选等工作流程。相比较传统育种手段,这一分子技术手段通过对国外种质资源进行一年4代的精确定向改良(育种杂优模式保持不变),可以实现资源的高效、持续利用,对于打破当前品种换代面临的种质资源瓶颈,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目前这项技术已经投入批量化应用,基于分子技术手段创建的资源材料已经完成第一代品种的组配和历时3年的产品初级、高级选拔测试,有望于2017年完成品种审定,实现市场推广。
《中国经济周刊》:相比传统育种,分子育种有何不同?
李平:玉米品种传统培育方法周期漫长、投入巨大。21世纪以来,针对分子生物技术在传统育种领域的应用,国际种业巨头均加大投入力度并取得了一定成果。分子辅助育种技术可以弥补传统育种技术在作物遗传改良方面选择效率较低、周期较长等不足,这已经成为当前玉米育种的一项关键技术,也为国内育种企业提供了一定的后发优势和迎头赶上的机遇。为此,分子生物育种已被纳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和“十三五”规划。
应避免重蹈蔬菜“沦陷”覆辙
《中国经济周刊》:除研发投入的悬殊差距外,国内种子企业与跨国种业巨头在研发实力上的差距还有哪些?
李平:除研发投入规模国内企业难以企及之外,跨国企业突破了传统育种模式相关认知界限,其所创造的商业化流程育种模式集合了数学统计、栽培、遗传、分子生物等多学科知识,将传统的经验型、小规模作坊式的育种模式进化为科学化、流程化、规模化的工业研发体系,极大地提升了育种效率,是育种技术的一次革命性进步。凭借自身研发优势,跨国企业在国内种业市场竞争中处于非常有利的地位,例如:美国先锋公司研发的玉米品种“先玉335”,已经连续多年成为国内利润最大的单一品种;德国KWS公司研发的德美亚系列品种在东北早熟区市场占据统治地位。
《中国经济周刊》:国内种业企业目前面临的形势有多严峻?
李平:种业是农业产业的源头,近些年中国种业自身的发展已经滞后于国内农业产业化进程。未来在丧失自身竞争力的同时,种业企业也会严重制约农业产业化的推进步伐,并波及粮食、饲料、食品等一系列下游行业。
当下正进行的农业产业升级倒逼品种升级换代,对于国内种业企业这是一项生死攸关的挑战。数年以前,面对跨国企业竞争,蔬菜等作物最终“沦陷”,玉米等其他作物应避免重蹈覆辙。
相关封面组文:
中国种计划:玉米种子里的国家意志
孟山都:在华243件育种专利,绝大多数涉及转基因
————————————————————————————————————————
2016年第15期《中国经济周刊》封面
2016年第15期《中国经济周刊》封面
首页周刊宏观资本理财汽车IT生活
Copyright © 2016 CEWEEKLY.CN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