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中国植物营养大会暨新型肥料峰会潍坊举行

本报讯(记者 王军)4月20日,以“聚焦化肥零增长,倡导绿色农业发展,推动传统农资产业转型升级,大力推进农资新产品、新技术,共谋肥料产业链科技创新与健康发展,开创中国植物营养新局面”为主题的“2016中国植物营养大会暨新型肥料峰会”在山东潍坊举行。来农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肥料研发、生产与流通企业的代表、农民种植户约400余人参会。

众所周知,肥料是作物的“粮食”,肥料在作物生产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支撑作用。正是由于化肥在作物增产中的重要作用,农作物对化肥的需求在不断增加。然而,为了实现高产目标,已经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化肥的施用,化肥用量已经较高,加上使用不合理等问题,肥料的不科学管理已经对生态环境和土壤产生了不良影响。资料显示,2010年“第一次全国污染普查公报”指出,农业源污染物排放对水环境的影响较大,其化学需氧量的排放量为1324.09万吨,占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的43.7%;农业源(包括种植业、畜禽养殖业和水产养殖业)也是总氮、总磷排放的主要来源,其排放量分别为270.46万吨和28.47万吨,占排放总量(包括工业源、农为源和生活源)的57.2%和67.4%。2014年,环保部、国土资源共同发布了《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全国土壤污染超标率为16.1%,耕地污染超标率为19.4%。保护生态,呵护土壤,关注植物营养与人类健康,已引起全社会高度关注。

山东省土壤肥料总站负责人刘延生在致辞

山东省土壤肥料总站负责人刘延生在致辞中表示,如何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土壤、水污染问题,必须把包括种植业、畜禽养殖业和水产养殖业的农业源污染防治纳入环境保护的重要议程。所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肥料氮素和磷素的作物效率,最大限度地减少氮、磷从农田向环境的排放,是中国肥料工作的重要目标,也是广大农业科研工作者、肥料生产企业与种植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农业部原常务副部长、中国农业经济学会会长尹成杰讲话

农业部原常务副部长、中国农业经济学会会长尹成杰在题为“倡导绿色农业,推动传统农资产业转型升级”的讲话中强调,既要保证粮食安全,又要降低施肥量,如何解决这对矛盾?只有通过提高肥料利用率和创新施肥技术来解决。他强调树立“新型农业投入品之理念,建立顺畅高效的农资市场与流通体系,大力推广农资新产品、新技术,形成产、学、研、推合作机制,对中国现代农业发展具有积极重要意义。”

中国农科院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专家何萍

IPNI国际植物营养所北京办事处主任、中国农科院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专家何萍认为,通过多个地区多种作物开的“基于产量反应和农学效率”的施肥试验与效果分析,该理论是一种新的科学的施肥方法,值得推荐与普及推广,对节肥增效和化肥使用零增长目标实现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华中农业大学资环学院教授吴礼树

华中农业大学资环学院教授吴礼树从“类营养物质与功能肥料”研发推广,阐述了功能肥料对植物营养的重要性。他认为,内营养物质是功能肥料的基础,通过大量元素、中微量元素与生物菌剂、有机质等科普配伍,研发出多功能、全营养的肥料供作物在各个生长环节需要,是发展节约、安全、高效、生态、环保农业的必然之路。

国际钾肥研究所IPI所长、以色列化工集团副总裁Hillel Magen

国际钾肥研究所IPI所长、以色列化工集团副总裁Hillel Magen从“全球钾肥状况及一种全新钾素肥料”讲解了全球钾肥需求预测与展望。他强调了钾肥在植物中的重要性,他认为,随着全球人口增长的压力以及生活改善和经济发展对粮食和农产品的需求持续增加,人类对农产品品质的安全性要求越来越高,作为改善作物品质的关键元素,钾的用量会越大。他还从以色列农业的发展阐明节水农业对肥料的需求。他强调,作物的施肥与肥料的配比应与作物品种、产量要求、土壤、水环境和气候等方面有关,同一个配方因施肥条件与作物不同应有改变。

农业部微生物肥料质检中心主任李俊重点讲述了微生物肥料发展及登记。李俊强调,政府已明确提出到2020年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目标,同时,提倡通过使用微生物肥料来改善土壤环境,提升土壤有机质,增强农作物抗逆性,在提高农作物产量的同时提升农产品的商品价值。

潍坊乐多收董事长、老刀网络创始人刘磊从“移动互联网+农业技术”作了专题报告。本次会议由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协会、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全国新型肥料协作组、老刀网、农官家APP共同主办。


(责任王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