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转基因食品透明吗?
近段时间来,关于转基因食品的讨论甚嚣尘上,支持者和反对者各有自己的阵营,专业词汇滔滔不绝,古今中外旁征博引……一时间,似乎谁也难以以无懈可击的论据驳倒另外一方。但在这一番唇枪舌战中,不少消费者却有点发懵:转基因食品,它们都在哪儿?
标识不明
记者从2002年出台的《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中了解到,目前国内已有5类17种在售转基因生物被列入转基因标识目录并在市场上销售,包括大豆种子、大豆、大豆粉、大豆油、豆粕;玉米种子、玉米、玉米油、玉米粉;油菜种子、油菜籽、油菜籽油、油菜籽粕;棉花种子;番茄种子、鲜番茄、番茄酱。
但记者走访了北京多家超市后发现,除了极少数品牌的食用油在营养成分表一栏用较小的黑色字体标明之外,以大豆为原料的豆腐、酱油、豆瓣酱等食品外包装上,均未发现有“转基因”字样。倒是在一些展销区,记者发现了明显的“非转基因食品”字样。据物美超市工作人员介绍,现在很多人都不了解转基因,“但大家都觉得吃非转基因食品肯定是最安全,没问题的。商家也是这么宣传的,同种类的食品,含转基因原料的价格会更低。”
不仅国内超市如此,近日知名主持人崔永元微博爆料,在美国的连锁超市,转基因食品也并未得到有效标注。崔永元称,当地的消费者甚至是一些超市的工作人员都不太清楚什么是转基因食品,还需要现场“维基百科”。
业内人士称,消费者对于商品的原料成分具有知情权,但很多商家并没有履行这项义务。事实上,我国实行的转基因标识制度是很严格的,根据卫生部颁布的《转基因食品卫生管理办法》,食品产品中含有转基因成分的,要在包装上标明“转基因标识”。但由于规定的细则不够详尽,加上监管不到位,致使一些商家利用政策漏洞,不标注或者故意模糊标注,致使消费者“糊里糊涂”购买。
信息不公开
由于转基因食品事关公众健康,不容小觑,业内人士指出,政府应当更多的披露相关信息,尽可能的满足公众的知情权,让大众消费者对于转基因食品有足够的了解,从而在购买时能够做到充分自主的选择。此外,对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单靠唇枪舌战并不能最终解决根本问题。安全性如何,有无隐患,隐患有多大,是否可控,转基因产业发展对于国计民生的影响,都应当在保护国家和商业机密的基础上,让公众全程参与讨论和监督。
多年从事植物遗传学和植物基因工程研究的复旦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杨金水表示,目前很多人对转基因不明就里,主要是由于信息不公开。事实上,据记者了解,需要现在对于转基因食品的一些传言,政府部门也出来表态辟谣,但权威信息的披露程度是远远不够的。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公开信息,维护公众知情权很重要,但更深程度的公开必须要有法律保障。据了解,我国目前并没有专门针对转基因作物或者食品的法律。国务院2001年5月9日第38次常务会议通过了《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2001年9月5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局务会议审议通过了《进出境转基因产品检验检疫管理办法》,自2004年5月24日起施行。再有就是农业部于2002年1月5日发布了《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管理办法》、《农业转基因生物进口安全管理办法》和《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3个配套规章。业内人士认为,应当从规章上升到法律层面,并尽快制定转基因食品安全的国家标准,从而真正的为公众健康安全负责。
文章来源:国际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