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明确表态支持转基因

4月13日,农业部召开新闻发布会,转向介绍中国政府在转基因育种领域的政策导向。

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司长廖西元主持会议并表示,对于转基因的研究,国家在多个文件和场合中已明确表态:关于转基因技术发展的政策是明确的,也是一贯的,坚持自主创新、确保安全、依法管理。转基因技术更加精准,基因编辑技术、定点重组技术的突破使基因操作实现安全化、精准化。中国作为农业生产大国,必须在转基因技术上占有一席之地。

转基因技术属于生物育种技术的一种,增强育种效率。生物育种方式将遗传性状进行人为控制,通过人工进化的方式来获得优良作物品种。转基因是常见的一类生物育种方法。1980年起,美国开始进行生物育种和转基因研究,生物育种科研经费投入27年增长16倍,增幅远超农业其他领域。美国自上世纪80年代运用转基因生物育种技术以来,农作物(尤其是粮食)单产实现了快速增长。生物育种优势体现在:高产同时做到产量更稳定;抗虫、抗病性增加;推出功能性农产品。自上世纪80年代末转基因玉米、大豆品种问世以来,因其适应性、抗性方面的优异表现,推广面积大幅增长,也推进了美国种业市场巨头的整合和孟山都的崛起。

全球转基因研发势头强劲。研发对象更加广泛,已涵盖了至少35个科,200多个种,涉及大豆、玉米、棉花、油菜、水稻和小麦等重要农作物,以及蔬菜、瓜果、牧草、花卉、林木及特用植物等。研究目标更加多样,由抗虫和抗除草剂等传统性状向抗逆、抗病、品质改良、营养保健等方向拓展。

转基因产业化在全球的应用发展迅速。1996年转基因作物开始商业化种植,到2015年种植转基因作物的国家已经增加到29个,年种植面积超过27亿亩。转基因技术的推广显著促进了农业增产增效。目前,我国批准种植的转基因作物只有棉花和番木瓜,2015年转基因棉花推广种植5000万亩,番木瓜种植15万亩。

十三五期间,我国将大力推进转基因产业化的进程。一是以核心技术为主的抢占科技制高点战略,就是要瞄准国际前沿和重大需求,克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育种价值”的新基因。二是以经济作物和原料作物为主的产业化战略,加强棉花、玉米品种研发度,推进新型转基因抗虫棉、抗虫玉米等重大产品的产业化进程。三是以口粮作物为主的技术储备战略,要保持抗虫水稻、抗旱小麦等粮食作物转基因品种的研发力度,保持转基因水稻新品种研发的国际领先地位。

国内种业企业转基因与生物育种已有布局。国内已有大量高校及科研单位在转基因、生物育种(包括分子育种材料)方面进行深度研究,隆平高科、农发种业均有于上述公司合作。

例如隆平高科控股了华智水稻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主营水稻分子标记育种;垦丰种业持股中玉金标记种业科技公司,主营玉米分子标记育种。隆平高科此前还向农科院购买了抗稻飞虱的基因材料,相关品种预计2年内上市;另有部分企业(如金色农华)挖来国外种企的技术团队,从海外获取得过了专利保护期的品种或分子材料在国内进行适应性研究和新品种开发(类似仿制药)。也有企业直接在海外开设实验室,与海外企业利用生物育种技术合作研发新品种。不过,考虑到研发和品种审定流程,相关品种上市仍需要2-5年时间投资建议:中长期推荐隆平高科,关注大北农、丰乐种业。我们认为,生物育种技术短期不会对种业的格局形成影响,但中长期看,渐进式的变革空间很大。另一方面,生物育种技术及转基因只是一种手段和工具,需要与传统育种技术相结合,才能研发出优质的种子产品。隆平高科作为国内杂交水稻基础育种实力最强、杂交玉米基础育种体系卓悦的龙头企业,有能力和资源与外部机构在生物育种领域,包括转基因,分子标记育种等方面进行合作,提升产品质量,创造更大价值。大北农旗下的金色农华则是国内生物育种产、学、研、制一条龙产业链最优秀的公司之一,转基因大豆种子已经销往南美!后期可能产品回国打开空间!丰乐种业此前曾计划与兴旺投资合作,在生物育种领域拓展新业务。兴旺投资创办人邓兴旺曾供职于全球第二大种业公司杜邦先锋,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知名度,可以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