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水稻须尽快播种

本报讯 当前,东北地区清雪、扣棚工作稳步推进,水稻育秧即将展开。但受去冬今春降水偏多影响,土壤含水量高,春季低温春涝威胁较大。针对当前气候和生产特点,农业部水稻专家指导组要求4月20日前完成播种,5月25日前完成插秧,为水稻高产稳产奠定基础。

高台做床,精制秧土

清雪扣棚后,抢前备土做床,确保按期育苗。提倡刨冻方、备冻土,并移进扣好的棚室内,实行冻土集中增温化冻晾干,随时备用。大力推广高台育苗。当大棚内土壤融化深度适宜时,立即开始翻地、晾晒,散墒增温,并打好高台苗床,将床土整平耙细,确保达到旱育苗标准。床土配制不要把未腐熟的有机肥拌入,与壮秧剂混拌时要均匀,于装盘前1~2天拌好,盖上塑料膜焖一下。装盘厚度要保持在2厘米,播种覆土0.5厘米。

优选良种,适期落谷

因地制宜采取集中高台旱育、大棚三膜覆盖、大棚综合增温等技术措施,防御低温冷害。要选择耐寒性强、抗稻瘟病强、熟期适宜的水稻品种,防止越区种植,确保安全成熟。播种前做好种子清选、晒种、发芽试验、种子消毒、浸种和催芽等播前处理工作,确保发芽率达到85%以上,确保苗齐苗壮。机插秧面积较大的合作社或大户,要适时播种、分期播种。播种时间应根据预计插秧日期提前30天播种,采取每天少播、连续播种的方式,保证秧苗适期移栽。

加强管理,培育壮秧

苗床温度管理以保温为主,最适温度25~28℃,最高温度不超过30℃。如遇30℃以上高温,秧棚要开口降温。第一叶生长期,温度要控制在28℃以下,最适25~28℃;一叶一心至两叶一心,棚内温度控制在20~23℃,最高不超过25℃,避免早穗现象发生。两叶一心至移栽,浇一次透水,插秧前3~5天施送嫁肥。苗床水分管理既要突出“旱”,又不能“缺水”,确保培育健壮秧苗。当出现早晚叶尖不吐水、午间新展叶片卷曲、床土表面发白情况时,要立即补水。

防控病虫,带药下地

加强苗期病害防控,用二硫氰基甲烷、杀螟·乙蒜素等进行浸种消毒,防治恶苗病。在营养土喷浇、拌种消毒、一叶一心期喷浇等环节上单独或同时使用甲霜灵(或甲霜灵锰锌)药剂,防治立枯病。

精细整地,适时移栽

旱整地要整到头、不留死角,同一块地内高低差不超过10厘米,地表保证有10~12厘米的松土层。水整地在放水泡田3~5天后,用水田拖拉机配带不同的整地机械整地,要求达到土地平整,土壤细碎,同池内高低差不大于3厘米,地表有2~3厘米泥浆,确保在高产期内高标准、高质量、高速度完成水稻插秧。(综合)

(责任李俊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