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院长余应弘到“农业部望城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调研

4月5日,院党委委员、副院长余应弘前往长沙市望城区“农业部望城红壤水稻土生态环境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调研。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党总支书记黄凤球、副所长曾跃辉、试验站站长聂军,望城区金山桥街道农业技术综合推广服务中心主任罗世雄陪同调研。

“农业部望城红壤水稻土生态环境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前身为土肥所1981年建立的“长江中游红壤水稻土肥力与肥料效益监测基地”,1987年被国家计划委员会、农业部、中国农科院列入全国土壤肥力和肥料效益长期监测点。2005年被农业部命名为“农业部望城红壤水稻土生态环境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2011年被农业部纳入“全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条件建设”的土壤保育学科群,命名“农业部湖南耕地保育科学观测实验站”。

要研究土壤形成演变规律、养分变化规律等问题,需建立长期定位试验,监测土壤时空变化规律和人类活动对土壤变化的影响及其信息变化。“农业部湖南耕地保育科学观测实验站”的长期定位试验,揭示了长期不同施肥措施对红壤性水稻土物理性质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探明了长期不同施肥条件下土壤有机质及其组分和氮、磷、钾等肥力质量指标演变规律,阐明了维持或提升红壤性水稻土可持续生产力和土壤质量指数的最佳施肥管理策略,丰富了红壤性水稻土化学与肥力学内容,提升了我国在国际土壤肥力研究领域的水平。

“十一五”以来,以实验站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为基础,获省部级成果14项,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获授权专利10个,出版专著8部。毛致用、陈邦柱、杨正午、卓康宁、王克英、庞道沐等历届省领导多次来实验站视察;中科院李庆逵、侯光炯、朱兆良、刘更令等院士及著名土壤植物营养专家谢建昌、鲁如坤、林葆、李家康、黄鸿翔等先后到试验基地考察;中国农科院和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也倡议和呼吁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保护这一宝贵的科学资源。

试验站的科学地位和价值也得到我院历届领导的高度重视。余应弘副院长此次到试验站考察,正是调研和论证如何保护历经3代艰辛维持了36年的长期定位试验。余应弘对长期定位试验为全省乃至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所做的重要贡献和提供的大量基础数据表示充分肯定,并提出由当地政府和我院共同协作保护等对策。他表示,要调动我院的一切力量,通过长期租用试验地或土地征收等方式,解决实验站土地所有权问题,为国家保留一个双季稻田长期定位试验的珍贵研究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