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社有了签约农机维修师

“是杨师傅吗?咱的拖拉机在路上熄火哩,你来帮咱瞧瞧!”“别急,位置在哪?咱这就去!”1月26日一大清早,在安徽省天长市永丰镇桥弯路口,丰仓机械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机手王大年急火火地向永丰镇红林农机维修部的农机维修师杨红林求助。

7点半左右,杨红林橘红色的面包车出现在王大年“趴窝”的拖拉机前。

由于气温太低,拖拉机的柴油管被冻坏了。拧螺丝、拿扳子……更换柴油管和助力油管增温器后,8点不到,拖拉机又“突突”地响了起来。王大年长舒一口气:“这‘签约农机维修师’还真不赖!”

去年春季,杨红林跟王大年所在的丰仓机械合作社签订了3年期服务协议,合作社的28台收割机、46辆拖拉机、120多套农机具的维修保养,全部由杨红林的农机维修部承包。签约后的这个冬天,仅丰仓机械合作社的农机维修,修理部收入就有1.5万元。

天长市农机局副局长金悦告诉笔者,农机维修季节性矛盾突出,农忙时维修人员不够用,农闲时大家都没事干。推行签约农机维修师制度的初衷,就是“农忙不误事,农闲闲不着”的最佳匹配。

2015年春季,天长市试行签约农机维修师制度,从全市2146名维修从业人员中挑选出240多名农机维修师,与480家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粮大户对接,双方签订合作协议,合作社、家庭农场的农机全部由签约维修师负责维修保养,签约维修师24小时开机,随叫随到,配件全部为厂家直供,保养费用享受六到八折优惠。

天长市还与雷沃、常柴、扬柴、全柴、五征等10多家农机生产企业联手,全面提升签约维修师的业务素质,先后举办30多期培训班,培训内容涉及拖拉机、收割机、插秧机、旋耕机、开沟机、机动喷雾器等机械的拆装、故障排除、维修保养等,240多名维修师全拿到了农机修理工职业资格证书。

董尖圩稻业专业合作社的签约维修师艾平说:“过去最难熬的是冬季,有时一天都没活干。签约后,仅董尖圩合作社的300多辆农机具维修保养就够咱干的了。”

“最大的变化则是农机手们由‘重维修’转为‘重保养’。”天长市农机局局长俞树斌说,目前,全市5.58万辆各类农机,按期保养的达到七成以上。

(王冬梅 胡建国)

(责任胡晓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