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2多种多选的理由

组合配好了,选择是关键;想要选择到集多种目标性状于一身时,有足够的F2群体数量是关键。

我主张的“F2多种多选”不是人人都赞同,我琢磨人们不赞同的理由可能有以下三种:其一是认为少种少选也能将目标个体选到;第二是由于一些组合亲本间性状和亲缘较接近、F2群体内出现的类型性状接近,也就是说没有太明显的分离;第三是由于财力有限,过多的植株和选择都会耗费财力。在这三种理由中,我赞同第二种,但在赞同的同时我却很少配制这样类型和亲缘过于接近的组合,理由是没有组合的意义。

黑小麦农大3753×石优20这个组合今年已经是第四代了,组合配制和F2以前的选择都是在北京进行的。由于这个组合是温室加代处理的,所以F2的群体不是很大,也就是有五六百株的规模,所以导致了选择单株也不多,只有42株。

由于农大3753籽粒的原种色(除去紫色以外的颜色,是不是可以也叫“‘底色,呢?有两种一个是红色,另一个是白色)是红(粒)色,石优20是白色,这样在F2中选单株的籽粒颜色组成中就有了三种颜色和不同比例:22株紫色、14株红色和5株白色。这其中,白色是纯和的;紫色和红色有杂合的成分,杂合的个体只有到了F3收获后才可以知道谁是杂合品系和谁是纯和品系。

在去年这个组合的F3品系选择时,我吸取了农大3753在选择时光选择紫色籽粒的失误,又由于两个亲本都是优质亲本,即使品系籽粒颜色是不是紫色,也会具备优质的特性,所以本着只要是农艺性状过关,不论是什么颜色籽粒都是选择目标的理念去选择了。而选择的结果呢,还是因为红粒和白粒的品系太少而没有在这两个籽粒颜色中选择到较好的品系遭淘汰。这是不是说明这个组合的F2种植和选择个体和单株数都太少呢?假如光白粒品系就有几十个时,可能我们的标准在高一点,也会将想要的优质白粒品系选择到。从现在只有得到5株白粒的数量看,要是准备选择到几十株时,是不是没有几千株的F2群体都不行呢?所以,这样的组合只要是想要得到白粒的品系,种植几千、上万株的F2都不算多。

在看22个粒色为紫色的品系选择。在这22株紫色籽粒品系中,我一共选择升级了七个品系,光从粒色是否稳定看,只有三个品系是紫色纯和的;有4个品系是紫色杂合的。在三个纯和的紫色籽粒品系中,只有一个品系的株高是接近符合要求,为72公分,但其籽粒太小了,只有39克,还是要了;较大(43克)籽粒的品系株高到了78厘米,但都没有办法,都得留着,是缺这少那啊!符合目标性状的纯和籽粒颜色的品系太少了。缺这少那时,说明该有的性状没有结合到一起,还是利用上边白粒的算法,F2是不是该多种多选呢?

4036是这个组合若干个升级品系中表现最好的一个品系,虽然籽粒颜色是四个杂合品系中的一个,但由于其籽粒较大—46克,沉淀值数值也高—24毫升,特别是植株较矮,单行为65厘米……且,在我的记载中还有一个“欠丰”的字样,但没有办法了,就指望它了。这里,我们还是说假如,假如我们F2单株很多时,65过分株高的不仅有籽粒颜色纯和的,还有籽粒较大的,还可能有“不欠丰”的等等等等,那样我们接下来的工作就都顺利了,就不至于反复的凑合了。所以,被动问题是咋样造成的?F2群体种植太少、选择太少的缘故!

就植株高矮来说,不少人会按照不同对数矮秆基因在后代群体中出现的几率统的计公式来计算该种植多少株,但实际不是这样,因为我们搞的是育种不是统计研究,所以即使是按照那个计算得到的“几率”,矮株出现了,这个矮株不一定就是我们想要的,因为它除了矮以外,是否又结合了其它性状表现又才是关键。所以,不仅是可能出现的一株解决不了我们的问题,就是像上述组合一样,有了十株八株也没戏。这样想要得到我们想要的目标个体,是不是得在原来计算出得数的基础上乘10、乘8,或乘几十呢?

回到我们上边说的组合、说的4036品系。假如我们工作做得好,假如那个“欠丰”不再坚持,假如材料争气,我们就可能什么都能够得到,优质红粒矮秆大粒品系;优质白粒矮秆大粒品系;优质紫粒矮秆大粒品系,且基本性状都相差不多,只是籽粒颜色的明显差异,就像农大211、212一样。但说来说去,这样的组合,还是不如F2种植的群体大、选择的单株多更来得实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