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种田靠“数据”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孟山都发现,运用最新的数字技术和物联网体系,可以更大程度发挥自身的产品优势,巩固市场领先地位。孟山都董事会正打算在传统农化品、种子和基因性状业务之外,寻求将公司打造成数据科学和服务领域的领导者。
“生物技术将被移出高新科技范畴,孟山都近几年的重点研发投资方向,是数据科学在农业上的应用。”近日,在由中国科学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农业生物技术科学传播平台和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主办的转基因科技创新与科学传播研讨会上,孟山都公司中国总裁、亚洲及非洲企业事务部总监高勇透露了孟山都新的发展战略重点。
高勇认为,数据农业不仅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还可以面向市场组织生产,使投入——产出——消费的过程在市场上得以实现,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据《中国科学报》记者了解,孟山都早在数年前便已开始发力数据农业业务。2012年以来,通过收购农业种植技术开发公司(Precision Planting Inc.)和意外天气保险公司(Climate Corp),孟山都已经开始提供用于收集和处理土壤、害虫、气候等农业相关信息的服务产品,走在了数据农业领域的前列。
孟山都为何会将目光投向数据农业领域?其数据农业战略转型布局几何?可对我国农业发展提供何种借鉴?带着上述问题,《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
转型方向明确
“我们曾经从一个工业化学品公司转型到生物技术公司,然后到一家种子公司。现在,我们将继续进行转型。”孟山都首席技术官罗伯特·傅瑞磊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孟山都发现,运用最新的数字技术和物联网体系,可以更大程度发挥自身的产品优势,巩固市场领先地位。傅瑞磊曾公开表示,孟山都董事会正打算在传统农化品、种子和基因性状业务之外,寻求将公司打造成数据科学和服务领域的领导者。
为此,2012年,孟山都以2.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美国伊利诺伊州的农业种植技术开发公司,该公司最大的特点就是通过对土壤相关数据的分析,实现“非均匀播种密度”。一年后,又以9.3亿美元的高价收购了意外天气保险公司,该公司成立于2006 年,一直是迅猛发展的精准农业领域中的主力军。它通过基于数据分析的方法寻求肥料、种子、杀虫剂、土壤和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
孟山都的转型路线在今年得以持续深入。不久前,孟山都在美国圣路易斯正式发布了2016 年度研发产品线。这一系列处于研发阶段中的产品不仅涵盖了作物育种、生物技术、化学、生物制剂,还包括了数据科学等公司研发平台。
“数据科学能够在种子和化肥销售这两大核心业务以外,给公司带来200亿美元的新业务。因为大多数农民土地的单产潜力没有被挖掘出来,而大数据的应用能帮助他们进一步释放潜力。”在收购意外天气保险公司后,孟山都公开发表声明,表达了对数据农业的看好和期待。
事实上,看好数据农业的不止孟山都一家公司。据记者了解,农机龙头迪尔公司、种子龙头杜邦先锋等厂商,都推出了软件和硬件产品来帮助农民更有效地通过数据服务来利用农业资源。比如,迪尔公司的FarmSight、杜邦先锋的Field360都是被广泛使用的农业大数据系统, 可以让农民收集来自机械化农场设备的种植和产量数据,并将这些信息输入数据库,从而应用于农业生产。
应用领域广泛
“氮元素监测是很重要的一项功能,我们的服务平台通过图像传感器监测土壤中的氮元素,使用户可以随时掌握利用这一重要肥料的最佳时机,避免浪费和低效施肥。”自2015年起,农民可以使用孟山都公司的服务平台监测到农田中的氮元素与更加详细的土壤健康信息。
高勇认为,这一点对于保护土壤健康和环境非常有利,尤其在国内肥料利用率普遍低下,农业土壤受过量化肥污染的情况下,数据农业对于施肥的精细化控制会帮助农民节省肥料资源和保护农田不受过量化肥的污染。同时,通过收集和分析降水、温度、土壤种类和作物生长周期等一系列详细的农田信息,服务软件能够帮助用户更及时地发现并解决农田中存在的问题,尽量避免作物收成受到影响。
据记者了解,早在2012年,孟山都就依托自身已有的种子数据库,建立起“一体化农田耕作系统”。种子数据库的信息与种子经销商的种植配方信息相结合,通过IFS平台优化生成每英亩耕作信息的脚本程序,然后将脚本程序自动发送到OEM设备上,设备收到信息后开始自动化耕作。最终,农民将种植的农作物及其产量信息反馈给孟山都,形成了整个耕作过程信息的闭环,不断迭代优化实现农作物产量的可持续提高。
记者了解到,目前,我国已有地方和企业利用大数据技术,实现农作物的高效率低风险种植。专家告诉记者,数据农业可以在农作物保护、病虫害风险评估和预警、杂草管理等方面发挥作用。
龙里县湾滩河高效生态示范农业园是贵州省级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在生产过程中,该园区积极构建园区农业物联网络体系,集成应用感知技术、GIS 技术、无线网络技术、控制技术等,实现了对园区内蔬菜生产信息的定位、采集、传输、控制和管理,对农作物生长的土壤养分、墒情、苗情、病虫、灾情等进行监测与展示。通过物联网、云技术,将实时采集的信息进行数据提取、综合、分析和总结,最后提出可行性处理方案,及时帮助农业生产者、管理者作出有效决策。
此外,北京“农场云”智能系统也是通过大数据升级“菜篮子”的典型案例。该系统通过参数传感器实时监测大棚内的空气温度、湿度及土壤干燥度等并设置预警,把作物生长、温湿度、病虫害等视频及图片信息实时上传到农场云系统。而针对病虫害问题,该系统也研发了专门的 App,当棚里的作物有了病虫害或者到了成熟期,农户都可以在App上拍照并注明,生产部门在电脑或手机上打开“农场云”看到后,就能及时作出判断和处理。
“在众多全新解决方案背后,是海量与精准的数据采集与分析,农业的未来将是数据科学施展才华的天空。”高勇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
投资热点可期
当前我国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迈进的转型期。现代农业具备五个特征: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信息化和市场化。其中,机械化、信息化和市场化都要涉及大数据,涉及互联网在农业领域的应用。
“我国数据农业总体处于孕育发展阶段,面临技术支持不足、信息收集系统不全、应用条件不成熟等实际问题。”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副研究员王伟玲向《中国科学报》记者表示。
“要加强大数据在农业公共服务领域的利用。”王伟玲建议,围绕气象信息、地理空间、水资源、农田土壤、山脉、河流等农业信息,建立全国性农业公共数据信息平台,实现农业信息资源共享开放可获取,为农业科学决策提供数据支撑。此外,针对农业土地信息、土壤质地和肥力信息、农作物种植分布信息、植物遗传信息、气候信息等,加强农业信息资源增值开发,提高农业信息资源利用率,为农民科学种植提供信息服务支持。
现代农业离不开金融资本和科技,作为具有发展前景的新兴领域,哪些农业大数据应用可以成为未来的投资热点?
王伟玲认为,首先是避免种子质量风险的大数据应用。“利用大数据技术可以有效减少种子问题风险,弥补种业市场监管难的问题。”
事实上,避免种子质量风险的数据农业应用在国内就有案例,例如农业部建立的“全国种子可追溯试点查询平台”。据了解,该平台拥有品种名称、包装式样、审定编号、适宜区域、企业资质等多种信息。一方面,农民可以通过电脑和智能手机输入相关产品追溯代码,辨别种子真伪;另一方面,种子商能收集农民对所购种子的反馈及评价,更合理地制定制种计划、调整育种方向、维护知识产权。
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院长黄祖辉则认为,数据农业不仅在高效种植方面会大显身手,未来,农产品市场的大数据应用也是建设和投资的一项重点。
“农产品滞销的主要原因就是生产和市场信息的不对称。大数据技术将各地农产品滞销情况和各地农产品市场需求情况转化为可以利用的数据库,对滞销地区、滞销产品、滞销数量以及各地对农产品的需求量等进行准确记录,并且利用这个数据库进行点对点分销,既可以及时解决滞销问题,又可以实现市场资源平衡。”黄祖辉表示,利用生产数据和市场数据的整合,让生产和市场信息有效对接,平衡各地农产品供求数量,是解决农业资源分布不平衡的关键。
王伟玲表示,今后,农民、土地、农资、农产品交易等都会产生大量的数据,将会产生土地流转数据、土壤数据、农资交易数据、病虫害数据、农产品交易数据、农产品物流数据等。“数据农业领域蕴藏了大量的投资机会,更是实现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