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官员的转基因逻辑

提要:针对转基因的刁难、责难与留难,也许其中某些有当前说得通的逻辑,那站在历史角度看呢?


在转基因问题上,中国有许多现象很难理解。比如准吃不准种;比如一面宣传转基因安全,另一面又迟迟不推广自己的研究成果;再比如,既然安全性并无问题,却还要设计“由非食用、间接食用到食用”的推广路线图。

近期,笔者接触了多位农业系统官员,对上述奇怪逻辑有了另外一种认识。

一位处级干部发牢骚称,农业部在转基因问题上受到“三座大山”压迫。其一,反转势力对农业部的指责与攻击如滔滔江水而不绝,这些人时不时到农业部大门口举横幅示威,甚至将农业部告上法庭。其二,科学家和产业界认为农业部拖沓不作为,眼睁睁看着国产成果丧失发展机会。其三,美国等政府批评农业部在进口上设置障碍,没有尊重科学,违反WTO/SPS协议(世界贸易组织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定)。

牢骚归牢骚,农业部一直没有公开去辩解。在转基因产业化问题上,农业部只能给出非食用、间接食用到食用的推广路线图,而不能给出时间表(这需要更上级来决定)。目前农业部能作为的只有两个事情:加强科普和加大监管力度。

问题来了,科普不是科协的职责吗?作为行政部门,农业部,尤其是科教司简直成了转基因教育司。有官员大发感慨说,最近3个月有一半时间在忙活转基因的事情。那段时间指的是绿色和平组织提出东北有违规转基因玉米种植的时期。

事实上,农业系统的确应该加强科普,笔者指的是,不仅需要科普民众,更需要对农业系统其他部门的官员进行科普。比如中国农科院不也有佟专家大肆反对转基因吗?农业部也认识到了此问题。一位官员明确说:加强科普,首先是农业系统官员。

监管问题一样是重点。那么,农业部是尽力监管了,还是在敷衍了事?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问为什么要监管。东北一位官员也认为,自从绿色和平爆出东北有违规种植以来,他们一直在竭尽心力到处严查,那么,与其劳师动众到处堵,为何不干脆放开转基因玉米呢?

的确,大禹治水的观念深入人心。一味封堵怎能遏制先进科技的喷薄趋势?疏导不是祖宗早就有了的好思想吗?

然而,东北这些违规种植的转基因玉米并非自主产权的品种,而是利用国外转化体做成的产品。换句话说,这是侵权的行为。无论从知识产权层面,还是从中国《种子法》《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层面,这些违规都不可有。这也是农业部韩长赋部长在3月7日答记者问的说法。

如果监管不力,即使国产转基因玉米放开,那么这些品种的混乱状况也严重阻碍了种业的健康发展。这便是农业部严查转基因玉米违规种植的动力所在。

那么,为何不能放开转基因抗虫水稻?非食用、间接食用到食用路线图并不能圆满解答此疑问。按照路线图,实际上现在已经走到了第三步——直接食用的转基因木瓜早已批准推广;此外,转基因棉花的棉籽也早就榨油吃了许多年,进口的转基因大豆和玉米也并未禁止加工成食品。

抗虫水稻具有完全的自主产权,且当年是世界领先的成果,如果放开的话,还可以避免如今监管和科普的许多额外成本。

当然,抗虫水稻并未泛滥如央视节目所称的“武汉超市大米5包检出3包转基因”。这是有证据的。湖北农业厅官员说,湖北每年检查几千样本,只有零星违规发现。这也得到了欧盟前不久发布的报告佐证。欧盟报告称,中国的米制品中涉及未经授权的转基因大米通报数量为: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1月-10月)分别为42、27、28、5。其结论是,中方已经建立了综合出口控制系统来确保出口到欧盟的食品、饲料和饲料添加剂满足欧盟GMOs相关的法律要求。

湖北省农业厅是下了大力气的,除了惩戒违规公司,他们还力图让那些违规销售转基因水稻种子的个体户受到严惩,但由于其涉及额度太小而不能受到刑事处罚。

辽宁省则将相关文件张贴到每个乡镇、每个村屯,并入户宣传,粉刷标语,村村通大喇叭广播,可谓招数用尽。

西北某省更是为了维护西北制种基地的称号,铲除农田,粉碎、火烧处理转基因作物。同时还将这些处理措施刻录光盘播放公开,以图威慑。

无论有怎样的行政理由,转基因作物毕竟是科技产物,并非伪劣产品,并非有害消费者的产品,如此种种处理措施,怎么看都不是顺时势而为。

人类大步迈进21世纪已长达16年,追逐现代文明尤其是科技文明是大潮,势不可挡。针对转基因的刁难、责难与留难,也许其中某些有当前说得通的逻辑,那站在历史角度看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