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张掖园区:打造世界玉米“种子硅谷”

张掖是全国重点建设的十大商品粮基地之一,是全国最大最佳的杂交玉米种子繁育基地,“张掖玉米种子”是中国唯一地理标志种子产品。
甘肃张掖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是科技部于2015年2月批准建设的第六批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园区总面积100万亩,核心区6万亩,位于临泽县;示范区94万亩,分布在张掖市甘州、临泽、高台三县(区)的26个玉米制种乡镇。
园区规划总体布局为“一园三区五大工程八大支撑体系”。“一园”即玉米种子产业园,“三区”即核心区、示范区、辐射区三个功能区,“五大工程”即玉米种子科技创新、种子生产、种子加工、种子储运、副产品综合利用等工程,“八大体系”即种子监管、耕地质量保护、有害生物预警及防控、劳动力技能培训、农机化服务、土地流转服务、基层农技服务和金融支持体系。以种子产业园区和“四化”制种基地为核心区,临泽、甘州、高台三县区为示范区,辐射河西走廊和新疆、全国玉米生产省、中亚的三区联动机制,带动玉米种子产业快速协调发展。以“五大工程”和“八大支撑体系”为重点建设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玉米种子生产基地。
园区以玉米制种为主导产业,具有高端、高效、高辐射的显着特征。经过十多年的建设发展,张掖市已初步确立了全国玉米种子产业发展的核心地位。
园区总投资28.26亿元,已完成投资22.46亿元。新增投资5.8亿元,建设期为3年,即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园区建设任务完成后,再用3年(即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时间发展壮大,使其达到西部第一、全国一流的目标。
园区内现有10.6万农户参与种子生产,占全市总农户数近60%。农民年人均玉米制种纯收入占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0%,主产区农民人均玉米制种收入达400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70%以上,部分主产乡(镇)村制种综合收入比重达到80%以上。
园区现入驻玉米种子加工企业59家,引进14家“中国种业骨干企业”,加工能力达到5亿公斤以上。
园区玉米制种面积稳定在100万亩左右,种子产量3.7亿—4.6亿公斤,种子发芽率95%以上,成为全国最大的制种基地。玉米制种订单生产面积和标准化生产技术推广均达到100%。玉米种业已成为全市产业化程度最高、联系农户最广、农民收入比重最大、农业效益最为显着的支柱产业和“黄金产业”。制种面积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比重位居全国第1位,玉米种子产业专业化基地已经形成,占全国玉米种子总量的40%以上。
园区先后与国内外10多所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建立校区合作,建立了国家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国家科技特派员创业培训基地、特色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院士专家工作站等科技创新平台11个;建立科技特派员创业示范基地10个,选聘科技特派员累计达到1400名;各类。科技推广服务机构432个,建成土地流转服务中心、站点153个。园区核心区建成的张掖种子大厦已经投入运营,具备科技研发、技术服务、种子产品展示、质量检验检测、电子商务平台、质量追溯系统的综合能力。
园区内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品种的制种企业不断增多,同时本地企业不断加大新品种研发力度,先后培育出玉米新品种36个,增强了地方制种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通过南繁北育,先后培育出国审品种13个,“优质多抗金凯系列玉米新品种选育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列入国家生物育种高技术产业化专项。
园区玉米种业全产业链基本形成,玉米制种产业有效带动种植、养殖、加工、包装、物流、电商、旅游服务等产业的快速发展,形成种植业—养殖业—微生物—加工业—营销业—旅游业资源循环利用的循环经济“张掖模式”,促进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
目前,甘肃张掖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正在努力把张掖绿洲灌区建成世界玉米“种子硅谷”,并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大潮中,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和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中国甘肃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