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68个水稻品种初审通过
根据《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现将第三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八次审定会议初审通过品种的初审意见、各试点试验数据、汇总结果等予以公示(详见中国种业信息网www.seedchina.com.cn),公示期为60日(自2016年3月29日至2016年5月27日)。公示期内,如有异议,可向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办公室反映,并提供书面说明材料,包括异议内容、异议人姓名、身份证号码以及手机号码、电子邮件等联系方式,异议单位书面说明材料需加盖单位公章,通过邮政系统平信或EMS邮寄。
联系人及联系方式:农业部种子管理局品种管理处杨洋(邮编:100125,通讯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农展馆南里11号,电话:010-59193281,传真:010-59193142)。
(一)稻品种
初审通过品种简介
(一)稻
品种名称:泸优华占
申请者:江西先农种业有限公司
育种者:江西先农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泸香078A×华占
特征特性: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品种。在华南作双季早稻种植,全生育期126.3天,比对照天优998长3.8天。株高105.9厘米,穗长23.1厘米,每亩有效穗数18.1万穗,每穗总粒数169.5粒,结实率79.2%,千粒重23.3克。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两年分别为5.1、4.3,穗瘟损失率最高级7级;白叶枯病7级;褐飞虱7级;白背飞虱7级;感稻瘟病,感白叶枯病,感褐飞虱,感白背飞虱。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47.4%,长宽比3.1,垩白粒率13%,垩白度2.6%,胶稠度78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3.4%。
产量表现:2013年参加华南早籼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10.4千克,比对照天优998增产9.5%;2014年续试,平均亩产503.0千克,比天优998增产3.4%;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06.7千克,比天优998增产6.4%。2015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03.1千克,比天优998增产6.0%。
栽培技术要点: 1.华南作早稻,2月下旬至3月上旬播种,秧田亩播种量6千克,培育壮秧。2.移栽秧龄25~30天,宽行窄株栽插为宜,栽插株行距13.3×30厘米或16.7厘米×26.6厘米,双本栽插,亩基本苗8万左右。3.多施用有机肥,适当配施磷、钾肥,亩施复合肥20~25千克、碳铵20~30千克做底肥,移栽后早施追肥,尿素与氯化钾混合施用;穗粒肥依苗情适施或不施。4.浅水插秧活棵,薄水发根促蘖,亩总苗数达到16万时,排水重晒田,孕穗至齐穗期田间有水层,齐穗后间歇灌溉,湿润管理。5.重点防治稻瘟病、螟虫、稻飞虱、纹枯病、稻曲病等病虫害。
初审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初审。适宜在广东中南及西南,福建南部,广西桂南和海南稻作区的稻瘟病轻发区作早稻种植。
品种名称:C两优华占
申请者:湖南金色农华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育种者:湖南金色农华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C815S×华占
特征特性: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在华南作双季早稻种植,全生育期123.3天,比对照天优998长0.8天。株高101.4厘米,穗长22.3厘米,每亩有效穗数18.3万穗,每穗总粒数164.1粒,结实率84.5%,千粒重23.0克。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两年分别为3.9、3.8,穗瘟损失率最高级7级;白叶枯病7级;褐飞虱9级;白背飞虱9级;感稻瘟病,感白叶枯病,高感褐飞虱,高感白背飞虱。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50.8%,长宽比3.1,垩白粒率18%,垩白度2.9%,胶稠度85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2.8%。
产量表现:2013年参加华南早籼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01.8千克,比对照天优998增产7.6%;2014年续试,平均亩产515.0千克,比天优998增产5.9%;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08.4千克,比天优998增产6.7%。2015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37.0千克,比天优998增产12.8%。
栽培技术要点: 1.2月下旬至3月上旬播种,秧田亩播种量6千克,培育壮秧。2.插秧时田间保持薄水1.5~2厘米,插秧后田间灌水3~4厘米。在对秧田施好送嫁肥的基础上,基肥亩施普钙30千克、氯化钾7.5千克、碳铵25千克,有条件的地方要每亩施用优质农家肥1000~1500千克,亩施尿素5~6千克作促蘖肥;插后12~15天,亩施尿素7.5千克左右、氯化钾7.5~10千克,或复合肥12.5~15千克作壮蘖肥。3.防治病虫害。积极做好稻瘟病(叶瘟)、稻纹枯病、三化螟、稻纵卷叶螟等病虫害的综合防治。
初审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初审。适宜在广东中南及西南,福建南部,广西桂南和海南稻作区的稻瘟病轻发区作早稻种植。
品种名称:天优812
申请者:湖南亚华种业科学院
育种者:湖南亚华种业科学院
品种来源:天丰A×华恢812
特征特性: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品种。在华南作双季早稻种植,全生育期124.9天,比对照天优998长2.4天。株高106.9厘米,穗长22.6厘米,每亩有效穗数15.4万穗,每穗总粒数159.3粒,结实率84.2%,千粒重28.8克。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两年分别为5.9、3.5,穗瘟损失率最高级9级;白叶枯病9级;褐飞虱9级;白背飞虱7级;高感稻瘟病,高感白叶枯病,高感褐飞虱,感白背飞虱。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42.4%,长宽比3.2,垩白粒率50%,垩白度9.3%,胶稠度72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1.9%。
产量表现:2013年参加华南早籼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94.7千克,比对照天优998增产6.1%;2014年续试,平均亩产505.8千克,比天优998增产4.0%;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00.2千克,比天优998增产5.0%。2015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44.4千克,比天优998增产13.3%。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播种,培育壮秧。一般2月中下旬播种,秧田亩用种量10千克,大田亩用种量1.5~2千克。2.适龄移栽,合理密植。秧龄30天左右,插植规格以20厘米×20厘米为宜,每丛插2粒谷。3.肥水管理。施足基肥,早施分蘖肥,每亩需纯氮12千克,氮、磷、钾比例1:0.65:1。基肥和分蘖肥占总施肥量的80%,穗粒肥占20%。掌握前期浅水促蘖,够苗烤田,水层孕穗杨花,后期干湿交替的灌水方法。4、病虫防治。浸种时坚持强氯精消毒。重点做好稻瘟病、螟虫、稻飞虱、纹枯病、白叶枯病等病虫的防治工作。
初审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初审。适宜在广东中南及西南,广西桂南和海南稻作区的稻瘟病轻发区作早稻种植。
品种名称:两优3917
申请者:湖北富尔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育种者:湖北富尔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HD9802S×R3917
特征特性: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在长江中下游作双季早稻种植,全生育期112.6天,与对照中早35相同。株高90.3厘米,穗长19.5厘米,每亩有效穗数21.9万穗,每穗总粒数125.0粒,结实率85.1%,千粒重24.9克。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两年分别为4.9、5.4,穗瘟损失率最高级7级;白叶枯病9级;褐飞虱7级;白背飞虱9级;感稻瘟病,高感白叶枯病,感褐飞虱,高感白背飞虱。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58.6%,长宽比3.2,垩白粒率18%,垩白度3.3%,胶稠度74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1.0%,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3级。
产量表现:2013年参加早籼早中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36.3千克,比对照中早35增产4.3%;2014年续试,平均亩产496.7千克,比中早35增产3.9%;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16.5千克,比中早35增产4.1%。2015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03.5千克,比中早35增产4.2%。
栽培技术要点:1.3月25日~4月5日播种,播前做好种子消毒处理,秧田播量不超过12千克/亩,采用农用薄膜保温育秧,苗田与大田比为1:6~8。2.秧龄控制在30天以内,插植规格13.3厘米×20厘米,亩插2.5万穴,每穴2粒谷苗,基本苗不低于10万/亩。3.一般每亩施用纯氮10千克,氮、磷、钾用量比例为1:0.6:0.8,重施底肥(氮肥70%作底肥,30%作追肥),增施多效锌肥,早施分蘖肥,因苗酌情少量施用孕穗保花肥。本田水分管理前期要做到浅水分蘖,够苗及时晒田,后期要有水孕穗,湿润灌浆,不要断水过早。4.及时防病、治虫、除草,重点注意对稻瘟病、白叶枯病、纹枯病、稻螟虫等的防治。
初审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初审。适宜在江西、湖南、安徽南部、湖北南部的双季稻区的稻瘟病轻发区作早稻种植。
品种名称:早丰优107
申请者:北京金色农华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育种者:北京金色农华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早丰A×T0107
特征特性: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品种。在长江中下游作双季早稻种植,全生育期113.6天,比对照陆两优996长0.2天。株高91.9厘米,穗长19.0厘米,每亩有效穗数22.0万穗,每穗总粒数127.7粒,结实率82.8%,千粒重25.3克。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两年分别为5.2、5.0,穗瘟损失率最高级9级;白叶枯病7级;褐飞虱7级;白背飞虱7级;高感稻瘟病,感白叶枯病,感褐飞虱,感白背飞虱。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54.9%,长宽比2.7,垩白粒率43%,垩白度4.6%,胶稠度71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7.7%。
产量表现:2013年参加早籼迟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55.3千克,比对照陆两优996增产7.9%;2014年续试,平均亩产507.1千克,比陆两优996增产4.7%;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31.2千克,比陆两优996增产6.4%。2015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27.6千克,比陆两优996增产5.2%。
栽培技术要点: 1.催芽播种,浸种前晒种1~2次,用强氯精浸种;2.适时移栽,早稻叶龄3.5~4叶,秧龄控制23~28天,基本苗8~9万;3.田间管理,秧田追肥二叶一心施尿素2.5千克/亩,氯化钾2.5千克/亩;三叶一心施尿素5千克/亩,氯化钾5千克/亩;送嫁肥施尿素4千克/亩,氯化钾4千克/亩。分蘖期施尿素5~7千克、氯化钾4~6千克;孕穗期施尿素5~7千克、氯化钾3~4千克;抽穗期施磷酸二氢钾0.2千克加尿素0.5千克兑水50千克喷施。4.病虫防治,重点防治稻瘟病,及时防治螟虫、稻飞虱,混合用药保穗;在预报的防治适期内,按防治指标,选用高效、低毒、对路农药防治。
初审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初审。适宜在江西、湖南、广西北部、福建北部、浙江中南部的稻瘟病轻发区作早稻种植。
品种名称:煜两优22
申请者:江西博大种业有限公司
育种者:江西博大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华煜4127S×中早22
特征特性: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在长江中下游作双季早稻种植,全生育期113.0天,比对照陆两优996短0.4天。株高86.5厘米,穗长19.7厘米,每亩有效穗数20.4万穗,每穗总粒数129.1粒,结实率81.6%,千粒重28.2克。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两年分别为5.5、5.6,穗瘟损失率最高级9级;白叶枯病7级;褐飞虱9级;白背飞虱7级;高感稻瘟病,感白叶枯病,高感褐飞虱,感白背飞虱。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46.6%,长宽比2.9,垩白粒率73%,垩白度9.8%,胶稠度66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0.5%。
产量表现:2013年参加早籼迟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54.6千克,比对照陆两优996增产7.8%;2014年续试,平均亩产506.8千克,比陆两优996增产4.6%;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30.7千克,比陆两优996增产6.3%。2015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14.2千克,比陆两优996增产2.6%。
栽培技术要点:1.旱育秧3月22日左右播种,水育秧3月28日左右播种,每亩秧田播种量12千克,每亩大田用种量2~2.5千克。2.软盘抛秧3.1~3.5叶抛栽,旱育小苗3.5~4.0叶移栽,水育小苗4.5叶左右移栽。插植密度16.5厘米×20厘米,每蔸插2~3粒谷秧。3.施肥水平中等,采取前重、中控、后补的施肥方法。中等肥力稻田,每亩施肥量为纯氮10~11千克、五氧化二磷 5 千克、氧化钾 6.5千克。分蘖期干湿相间,够苗及时晒田,后期以润为主,干干湿湿,保持根系活力。4.浸种时坚持强氯精消毒。根据病虫预测预报,及时施药防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纹枯病、等病虫害,重点防治稻瘟病。
初审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初审。适宜在江西、湖南、广西北部、福建北部、浙江中南部的稻瘟病轻发区作早稻种植。
品种名称:中两优206
申请者:中国水稻研究所
育种者:中国水稻研究所
品种来源:中18S×R206
特征特性: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品种。在长江中下游作双季早稻种植,全生育期111.2天,比对照陆两优996短2.3天。株高82.1厘米,穗长18.4厘米,每亩有效穗数21.5万穗,每穗总粒数126.8粒,结实率83.3%,千粒重26.3克。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两年分别为4.8、5.4,穗瘟损失率最高级9级;白叶枯病7级;褐飞虱9级;白背飞虱7级;高感稻瘟病,感白叶枯病,高感褐飞虱,感白背飞虱。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42.4%,长宽比2.5,垩白粒率53%,垩白度9.3%,胶稠度78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0.5%。
产量表现:2013年参加早籼迟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53.2千克,比对照陆两优996增产7.5%;2014年续试,平均亩产501.9千克,比陆两优996增产3.6%;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27.6千克,比陆两优996增产5.6%。2015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35.3千克,比陆两优996增产6.8%。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播种,3月底~4月初播种,旱育秧宜适当早播,秧田每亩播种量15千克,大田每亩用种量2千克,播种前用咪鲜胺浸种,稀播匀播培育多蘖壮秧。2.一般旱育小苗3.1~4.0叶抛栽,水育秧秧龄25~30天、4.5~5.0叶移栽。栽插密度16.7厘米×20厘米,每穴栽插2~3粒谷苗,抛栽密度每平方米28穴,每亩基本苗8~10万苗。3.中等肥力土壤施纯氮10千克、五氧化二磷5千克、氧化钾6~7千克。施肥方法宜施足基肥、早施追肥。分蘖期干湿相间促分蘖,当每亩总苗数达到25~28万苗时及时落水晒田,孕穗期以湿为主,抽穗期保持田面浅水,灌浆期干干湿湿壮籽,切忌落水过早。4.重点防治稻瘟病、及时防治纹枯病、螟虫、稻飞虱等病虫害。
初审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初审。适宜在江西、湖南、广西北部、浙江中南部的稻瘟病轻发区作早稻种植。
品种名称:两优27
申请者:湖北荆楚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育种者:湖北荆楚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HD9802S×R27
特征特性: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在长江中下游作双季早稻种植,全生育期111.8天,比对照陆两优996短1.7天。株高90.3厘米,穗长19.9厘米,每亩有效穗数20.4万穗,每穗总粒数122.6粒,结实率86.1%,千粒重25.0克。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两年分别为5.8、6.4,穗瘟损失率最高级9级;白叶枯病7级;褐飞虱9级;白背飞虱9级;高感稻瘟病,感白叶枯病,高感褐飞虱,高感白背飞虱。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58.9%,长宽比3.3,垩白粒率28%,垩白度3.1%,胶稠度69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0.5%,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3级。
产量表现:2013年参加早籼迟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22.0千克,比对照陆两优996增产1.4%;2014年续试,平均亩产484.8千克,比陆两优996增产0.1%;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03.4千克,比陆两优996增产0.8%。2015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10.7千克,比陆两优996增产1.8%。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播种,培育壮秧。一般3月下旬播种,薄膜育秧。秧田亩播种量12.5千克,大田亩用种量2.0千克,播种前用咪鲜胺浸种消毒,施足底肥,培育壮秧。2.及时移栽,合理密度。秧龄控制在30天以内。株行距13.3厘米×20.0厘米,每穴2~3粒谷苗,保证基本苗不低于10万。3.科学管理肥水。本田每亩总用肥量以10千克纯氮为基准,按氮:氧化磷:氧化钾=1:0.5:1配比施用。重施基肥,早施分蘖肥,酌施孕穗保花肥。本田水分管理前期要做到浅水分蘖,够苗及时晒田,中后期做到有水孕穗,活水扬花,湿润灌浆,后期勤灌跑马水,切忌断水过早。4.病虫害防治。重点防治稻瘟病、纹枯病,注意防治稻曲病和螟虫、稻飞虱等病虫害。5.及时收获,防止穗萌。
初审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初审。适宜在江西、湖南、广西北部、福建北部、浙江南部的稻瘟病轻发区作早稻种植。
品种名称:泸优257
申请者:四川农业大学水稻所
育种者:四川农业大学水稻所
品种来源:泸98A×蜀恢257
特征特性: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品种。在长江上游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155.9天,比对照Ⅱ优838长0.3天。株高115.5厘米,穗长25.5厘米,每亩有效穗数14.0万穗,每穗总粒数198.2粒,结实率82.5%,千粒重28.9克。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两年分别为3.3、3.3,穗瘟损失率最高级5级;褐飞虱9级;中感稻瘟病,高感褐飞虱。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59.9%,长宽比2.8,垩白粒率37%,垩白度6.0%,胶稠度79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4.6%。
产量表现:2013年参加长江上游中籼迟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30.4千克,比对照Ⅱ优838增产7.7%;2014年续试,平均亩产614.5千克,比Ⅱ优838增产8.0%;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22.4千克,比Ⅱ优838增产7.9%。2015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23.7千克,比Ⅱ优838增产7.7%。
栽培技术要点:1.育秧:做好种子消毒处理,每亩大田用种量1千克。适时早播,培育多蘖壮秧。2.移栽:秧龄30~40天,合理密植,亩栽插1.5万穴左右,每穴插2粒谷苗。3.肥水管理:配方施肥,重底早追,后期看苗补施穗粒肥,亩施纯氮10~12千克,氮、磷、钾肥合理搭配。深水返青,浅水分蘖,够苗及时晒田,孕穗抽穗期保持浅水层,灌浆结实期干湿交替,后期切忌断水过早。4. 病虫防治:注意及时防治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稻飞虱、螟虫等病虫害。
初审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初审。适宜在云南和贵州(武陵山区除外)的中低海拔籼稻区、重庆(武陵山区除外)海拔800米以下稻区、四川平坝丘陵稻区、陕西南部稻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品种名称:内5优907
申请者:四川丰禾种业有限公司
育种者:四川丰禾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内香5A×川恢907
特征特性: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品种。在长江上游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154.0天,比对照Ⅱ优838短1.6天。株高112.5厘米,穗长25.1厘米,每亩有效穗数14.2万穗,每穗总粒数173.6粒,结实率81.7%,千粒重31.7克。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两年分别为5.8、5.6,穗瘟损失率最高级7级;褐飞虱7级;感稻瘟病,感褐飞虱。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52.5%,长宽比3.1,垩白粒率32%,垩白度5.0%,胶稠度84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4.7%。
产量表现:2013年参加长江上游中籼迟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22.5千克,比对照Ⅱ优838增产6.4%;2014年续试,平均亩产604.3千克,比Ⅱ优838增产6.3%;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13.4千克,比Ⅱ优838增产6.3%。2015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21.2千克,比Ⅱ优838增产7.6%。
栽培技术要点:1.播前晒种,清水洗种,药剂浸种。2.适时早播,培育多蘖壮秧。3.秧龄40天左右,穴栽2粒谷苗、亩栽1.0~1.5万穴、基本苗6~8万。4.重底早追,平衡施肥,增施有机肥,亩施纯氮10千克,氮、磷、钾肥合理搭配,氮、磷、钾肥搭配做底肥,其中氮肥底肥占60%、分蘖肥30%、穗粒肥10%。5.深水返青,浅水分蘖,够苗及时晒田,后期干湿交替灌溉,勿断水过早。6.注意防治稻瘟病、纹枯病、螟虫、稻飞虱等病虫害。
初审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初审。适宜在云南和贵州(武陵山区除外)的中低海拔籼稻区、重庆(武陵山区除外)海拔800米以下稻区、四川平坝丘陵稻区、陕西南部的稻瘟病轻发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品种名称:德优4923
申请者:中种集团、四川省农科院水稻高粱所
育种者:中种集团、四川省农科院水稻高粱所
品种来源:德香074A×R4923
特征特性: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品种。在长江上游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156.9天,比对照Ⅱ优838长1.3天。株高120.1厘米,穗长25.9厘米,每亩有效穗数14.4万穗,每穗总粒数182.7粒,结实率76.7%,千粒重32.0克。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两年分别为5.3、5.3,穗瘟损失率最高级7级;褐飞虱7级;感稻瘟病,感褐飞虱。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57.7%,长宽比2.9,垩白粒率16%,垩白度1.8%,胶稠度86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5.6%,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3级。
产量表现:2013年参加长江上游中籼迟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36.6千克,比对照Ⅱ优838增产8.8%;2014年续试,平均亩产597.4千克,比Ⅱ优838增产5.0%;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17.0千克,比Ⅱ优838增产6.9%。2015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19.7千克,比Ⅱ优838增产7.2%。
栽培技术要点:1.按当地正常播期播种,每亩大田用种量0.7~0.8千克, 秧龄35天以内。2.人工栽插行距30厘米,穴距16.7厘米~20.0厘米移栽,栽插密度为1.11~1.33万穴/亩;机插秧行距30厘米,穴距13.3厘米~16.7厘米,栽插密度以1.3~1.6万穴/亩为宜。3.每亩施肥纯氮10~11千克/亩,有效磷4~5千克/亩,有效钾6~8千克/亩。为预防倒伏,纯氮不宜超过12千克/亩。磷、钾肥全部用作基肥,氮肥以基蘖肥为主,可视苗情追施穗肥,穗肥比例不宜超过总氮的10%。移栽后浅水灌溉,促进分蘖和生长。坚持浅、湿、干间歇灌溉,尽快形成高产群体。4.及时防治病虫害,注意加强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稻瘟病和纹枯病等病虫害的防治。5.该品种结实率偏低,注意抽穗扬花期异常温度的影响。
初审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初审。适宜在云南和贵州(武陵山区除外)的中低海拔籼稻区、重庆(武陵山区除外)海拔800米以下稻区、四川平坝丘陵稻区、陕西南部的稻瘟病轻发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品种名称:龙香450 建议命名:龙优450
申请者:四川西科种业公司、绵阳天龙水稻研究所
育种者:四川西科种业公司、绵阳天龙水稻研究所
品种来源:龙香4A×天龙恢1250
特征特性: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品种。在长江上游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156.5天,比对照Ⅱ优838长0.9天。株高120.2厘米,穗长26.5厘米,每亩有效穗数13.8万穗,每穗总粒数202.4粒,结实率74.1%,千粒重32.3克。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两年分别为3.8、4.2,穗瘟损失率最高级7级;褐飞虱9级;感稻瘟病,高感褐飞虱。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50.1%,长宽比2.6,垩白粒率63%,垩白度10.9%,胶稠度61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1.2%。
产量表现:2013年参加长江上游中籼迟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22.6千克,比对照Ⅱ优838增产5.6%;2014年续试,平均亩产622.5千克,比Ⅱ优838增产9.4%;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22.5千克,比Ⅱ优838增产7.5%。2015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27.5千克,比Ⅱ优838增产8.0%。
栽培技术要点: 1.适时早播,培育壮秧;用种量0.75~1.0千克/亩,亩播种量7千克/亩。2.适时移栽,秧龄30~40天;亩栽1.2~1.5万穴,每穴栽2粒谷苗,基本苗6~8万/亩。3.重底早追,科学施肥,底肥与追肥比例为7:3,氮、磷、钾配合使用,比例为1:0.5:0.8。4.浅水勤灌,浅水插秧,寸水活蔸返青,薄水促蘖。栽后20~25天左右时视苗情逐步晒田控苗,孕穗到抽穗扬花期保持浅水层,齐穗后灌足水,后期干干湿湿,直到黄熟。5.综合防治病虫害,主要防治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稻蓟蚂,稻纵卷叶螟、二化螟、三化螟、稻飞虱等病虫害。6.适时收割,确保优质高产。7.该品种结实率低,注意抽穗扬花期异常温度的影响。
初审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初审。适宜在云南和贵州(武陵山区除外)的中低海拔籼稻区、重庆(武陵山区除外)海拔800米以下稻区、四川平坝丘陵稻区、陕西南部的稻瘟病轻发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品种名称:内香6A/绵恢138 建议命名:内6优138
申请者:四川国垠天府种业有限公司、四川绵阳市农科院
育种者:四川国垠天府种业有限公司、四川绵阳市农科院
品种来源:内香6A×绵恢138
特征特性: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品种。在长江上游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157.1天,比对照Ⅱ优838长1.5天。株高107.8厘米,穗长26.3厘米,每亩有效穗数15.1万穗,每穗总粒数186.5粒,结实率81.7%,千粒重28.8克。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两年分别为3.5、2.9,穗瘟损失率最高级5级;褐飞虱9级;中感稻瘟病,高感褐飞虱。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1.8%,长宽比3.1,垩白粒率26%,垩白度2.6%,胶稠度69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5.3%,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3级。
产量表现:2013年参加长江上游中籼迟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28.6千克,比对照Ⅱ优838增产6.7%;2014年续试,平均亩产621.2千克,比Ⅱ优838增产9.1%;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24.9千克,比Ⅱ优838增产7.9%。2015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21.7千克,比Ⅱ优838增产7.4%。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早播,培育多蘖壮秧,使移栽时带3个以上分蘖。2.适龄多插,合理密植。秧龄控制在45天以内为宜,亩栽1.2万穴以上,每穴插2~3粒谷苗。3.配方施肥,增施磷钾肥。一般亩施尿素20千克左右,过磷酸钙40千克,钾肥15千克,氮肥以底肥、分蘖肥、穗粒肥6:3:1的比例施用,磷肥全作底肥,钾肥分底肥和穗肥两次施用。4.返青期深水护苗,分蘖期浅水勤灌,够苗后及时晒田,孕穗抽穗期保持浅水层,灌浆结实期采用干湿交替灌溉,切忌断水过早。5.注意及时防治稻瘟病、纹枯病、螟虫、稻飞虱等病虫害。
初审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初审。适宜在云南和贵州(武陵山区除外)的中低海拔籼稻区、重庆(武陵山区除外)海拔800米以下稻区、四川平坝丘陵稻区、陕西南部稻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品种名称:鹏两优713
申请者:深圳市兆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育种者:深圳市兆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鹏S×R713
特征特性: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在长江上游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156.2天,比对照Ⅱ优838长0.6天。株高117.1厘米,穗长24.2厘米,每亩有效穗数15.0万穗,每穗总粒数208.3粒,结实率80.1%,千粒重25.6克。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两年分别为4.3、3.1,穗瘟损失率最高级7级;褐飞虱9级;感稻瘟病,高感褐飞虱。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59.1%,长宽比3.1,垩白粒率27%,垩白度3.1%,胶稠度63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5.8%,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3级。
产量表现:2013年参加长江上游中籼迟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16.7千克,比对照Ⅱ优838增产4.7%;2014年续试,平均亩产608.0千克,比Ⅱ优838增产6.8%;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12.4千克,比Ⅱ优838增产5.7%。2015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03.5千克,比Ⅱ优838增产4.5%。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早播,培育多蘖壮秧,育秧移栽亩用种量1.0千克,机插秧亩用种量1.25~1.5千克。2.秧龄期35天以内,移栽每穴插两粒谷苗,大田亩栽1.1~1.3万穴、基本苗8~10万、有效穗17~19万。3.该品种喜肥、耐肥,多施有机肥,适当配施磷、钾肥。亩施高含量复合肥20~25千克、碳铵20~30千克作底肥,移栽后早施追肥,尿素与氯化钾配合施用,穗粒肥看苗情适施或不施。4.寸水移栽深水返青,平水发根促蘖、够苗晒田控蘖、浅水孕穗扬花、干湿交替壮籽,抽穗至灌浆期不宜断水过早。5.注意及时防治稻瘟病等病虫害。
初审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初审。适宜在云南和贵州(武陵山区除外)的中低海拔籼稻区、重庆(武陵山区除外)海拔800米以下稻区、四川平坝丘陵稻区、陕西南部的稻瘟病轻发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品种名称:旗优727
申请者:武汉武大天源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育种者:武汉武大天源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08正2174A×成恢727
特征特性: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品种。在长江上游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154.0天,比对照Ⅱ优838短1.6天。株高113.8厘米,穗长24.8厘米,每亩有效穗数14.2万穗,每穗总粒数177.8粒,结实率85.8%,千粒重30.2克。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两年分别为3.0、4.0,穗瘟损失率最高级7级;褐飞虱7级;感稻瘟病,感褐飞虱。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3.0%,长宽比3.1,垩白粒率37%,垩白度6.1%,胶稠度45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1.5%。
产量表现:2013年参加长江上游中籼迟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16.3千克,比对照Ⅱ优838增产4.6%;2014年续试,平均亩产604.7千克,比Ⅱ优838增产6.2%;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10.5千克,比Ⅱ优838增产5.4%。2015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30.9千克,比Ⅱ优838增产9.1%。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早播,培育多蘖壮秧。2.秧龄35天,亩栽插1.5万穴,每穴插2粒谷苗。3.配方施肥,重底肥,早追肥,后期看苗补施穗粒肥,亩施纯氮10~12千克,氮、磷、钾肥合理搭配。4.深水返青,浅水分蘖,够苗及时晒田,孕穗抽穗期保持浅水层,灌浆结实期干湿交替,后期切忌断水过早。5.注意及时防治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螟虫等病虫害。
初审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初审。适宜在云南和贵州(武陵山区除外)的中低海拔籼稻区、重庆(武陵山区除外)海拔800米以下稻区、四川平坝丘陵稻区、陕西南部的稻瘟病轻发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品种名称:Q6优28
申请者:重庆中一种业有限公司
育种者:重庆中一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Q6A×R28
特征特性: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品种。在长江上游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154.7天,比对照Ⅱ优838短1.1天。株高112.1厘米,穗长25.3厘米,每亩有效穗数14.7万穗,每穗总粒数228.4粒,结实率79.4%,千粒重25.4克。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两年分别为4.5、4.4,穗瘟损失率最高级5级;褐飞虱7级;中感稻瘟病,感褐飞虱。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55.7%,长宽比3.2,垩白粒率37%,垩白度8.3%,胶稠度82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0.8%。
产量表现:2013年参加长江上游中籼迟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33.3千克,比对照Ⅱ优838增产9.1%;2014年续试,平均亩产621.3千克,比Ⅱ优838增产8.5%;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27.3千克,比Ⅱ优838增产8.8%。2015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26.1千克,比Ⅱ优838增产8.4%。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早播,培育多蘖壮秧。2.秧龄35天,亩栽插1.5万穴,每穴插2粒谷苗。3.配方施肥,重底肥,早追肥,后期看苗补施穗粒肥,亩施纯氮10~12千克,氮、磷、钾肥合理搭配。4.深水返青,浅水分蘖,够苗及时晒田,孕穗至抽穗期保持浅水层,灌浆至结实期干湿交替,后期切忌断水过早。5.注意及时防治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螟虫等病虫害。
初审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初审。适宜在云南和贵州(武陵山区除外)的中低海拔籼稻区、重庆(武陵山区除外)海拔800米以下稻区、四川平坝丘陵稻区、陕西南部稻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品种名称:奇优429
申请者:贵州卓豪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育种者:贵州卓豪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G98A×R429
特征特性: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品种。在长江上游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153.9天,比对照Ⅱ优838短2.0天。株高110.7厘米,穗长25.4厘米,每亩有效穗数13.6万穗,每穗总粒数193.6粒,结实率80.2%,千粒重31.5克。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两年分别为3.6、3.3,穗瘟损失率最高级5级;褐飞虱5级;抽穗期耐热性较弱;中感稻瘟病,中感褐飞虱。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54.4%,长宽比2.9,垩白粒率62%,垩白度9.6%,胶稠度61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2.6%。
产量表现:2013年参加长江上游中籼迟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15.2千克,比对照Ⅱ优838增产5.9%;2014年续试,平均亩产612.1千克,比Ⅱ优838增产6.9%;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13.7千克,比Ⅱ优838增产6.4%。2015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96.4千克,比Ⅱ优838增产2.9%。
栽培技术要点:1.根据当地种植习惯适时早播,培育多蘖壮秧。2.秧龄30~40天,亩栽插1.2万穴左右,每穴插2粒谷苗。3.多施有机肥,适施配方肥,重底肥,早追肥,后期看苗补施穗粒肥,亩施纯氮10千克,氮、磷、钾肥合理搭配,底肥占70%、追肥占30%。4.深水返青,浅水分蘖,够苗及时晒田,孕穗抽穗期保持浅水层,灌浆结实期干湿交替,后期忌断水过早。5.注意及时防治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稻飞虱、螟虫等病虫害。
初审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初审。适宜在云南和贵州(武陵山区除外)的中低海拔籼稻区、重庆(武陵山区除外)海拔800米以下稻区、四川平坝丘陵稻区、陕西南部稻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品种名称:繁优609
申请者:重庆帮豪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育种者:重庆帮豪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品种来源:繁源A×帮恢609
特征特性: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品种。在长江上游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150.5天,比对照Ⅱ优838短5.4天。株高111.0厘米,穗长25.7厘米,每亩有效穗数14.5万穗,每穗总粒数192.8粒,结实率81.2%,千粒重28.8克。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两年分别为4.3、4.2,穗瘟损失率最高级7级;褐飞虱7级;感稻瘟病,感褐飞虱。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55.4%,长宽比3.1,垩白粒率22%,垩白度4.2%,胶稠度81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5.4%,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3级。
产量表现:2013年参加长江上游中籼迟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19.2千克,比对照Ⅱ优838增产6.6%;2014年续试,平均亩产605.0千克,比Ⅱ优838增产5.7%;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12.1千克,比Ⅱ优838增产6.2%。2015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18.3千克,比Ⅱ优838增产6.8%。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早播,培育多蘖壮秧。2.秧龄30天左右,丛插2粒谷秧、基本苗8万左右。3.合理施肥,增施有机肥,氮磷钾配比均衡,亩施纯氮12.0 kg,氮:磷:钾为2:1:2,采取重前、稳中、补后的施肥方式。4.薄水促蘖,够苗晒田,有水孕穗,后期干湿交替,切忌断水过早。5.注意防治稻瘟病、纹枯病、螟虫、稻飞虱等病虫害。
初审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初审。适宜在云南和贵州(武陵山区除外)的中低海拔籼稻区、重庆(武陵山区除外)海拔800米以下稻区、四川平坝丘陵稻区、陕西南部的稻瘟病轻发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品种名称:成丰优918
申请者:仲衍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育种者:仲衍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成丰A×天恢918
特征特性: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品种。在长江上游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154.0天,比对照Ⅱ优838短1.4天。株高118.7厘米,穗长26.5厘米,每亩有效穗数13.5万穗,每穗总粒数193.4粒,结实率78.7%,千粒重33.1克。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两年分别为3.0、3.9,穗瘟损失率最高级5级;褐飞虱9级;中感稻瘟病,高感褐飞虱。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56.4%,长宽比2.6,垩白粒率73%,垩白度11.4%,胶稠度77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5.1%。
产量表现:2013年参加长江上游中籼迟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30.7千克,比对照Ⅱ优838增产8.0%;2014年续试,平均亩产630.1千克,比Ⅱ优838增产8.9%;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30.4千克,比Ⅱ优838增产8.4%。2015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29.7千克,比Ⅱ优838增产8.8%。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早播:南方一季稻区与Ⅱ优838同期播种,秧龄30~40天。2.合理密植:亩插 1~1.5万穴,双本栽插。3.施肥要点:施足基肥,增施磷、钾肥,返青后亩追施尿素3千克,抽穗前35天用尿素3千克、钾肥5千克追施孕穗肥;抽穗前7天亩施尿素2千克作穗粒肥。4、及时防治病虫害:根据当地植保部门预报,及时、有效地防治稻瘟病、纹枯病和稻螟虫、稻飞虱等病虫危害。
初审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初审。适宜在云南和贵州(武陵山区除外)的中低海拔籼稻区、重庆(武陵山区除外)海拔800米以下稻区、四川平坝丘陵稻区、陕西南部稻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品种名称:德优146
申请者:四川绵阳市农科院、四川省农科院水稻高粱所
育种者:四川绵阳市农科院、四川省农科院水稻高粱所
品种来源:德香074A×绵恢146
特征特性: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品种。在长江上游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158.4天,比对照Ⅱ优838长3.1天。株高119.0厘米,穗长26.0厘米,每亩有效穗数14.3万穗,每穗总粒数191.1粒,结实率78.8%,千粒重31.3克。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两年分别为3.5、4.2,穗瘟损失率最高级5级;褐飞虱7级;中感稻瘟病,感褐飞虱。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1.9%,长宽比2.7,垩白粒率28%,垩白度4.1%,胶稠度79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6.0%。
产量表现:2013年参加长江上游中籼迟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21.5千克,比对照Ⅱ优838增产6.4%;2014年续试,平均亩产627.4千克,比Ⅱ优838增产8.5%;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24.5千克,比Ⅱ优838增产7.4%。2015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20.5千克,比Ⅱ优838增产7.2%。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早播,每亩大田用种量1千克,播种前做好种子消毒,培育多蘖壮秧,使移栽时带3个以上分蘖。2.合理密植。秧龄控制在40天为宜,亩栽1.2万穴以上,每穴插2~3粒谷苗。3. 科学施肥,重底早追,看苗补施穗粒肥。一般亩施纯氮10千克左右,注意氮、磷、钾配合施用。4.前期浅水灌溉,够苗后及时晒田,孕穗抽穗期保持浅水层,灌浆结实期采用干湿交替灌溉,切忌断水过早。5.注意及时防治稻瘟病、纹枯病、螟虫、稻飞虱等病虫害。
初审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初审。适宜在云南和贵州(武陵山区除外)的中低海拔籼稻区、重庆(武陵山区除外)海拔800米以下稻区、四川平坝丘陵稻区、陕西南部稻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品种名称:内5优768
申请者:西南科技大学水稻所、内江杂交水稻科技开发中心
育种者:西南科技大学水稻所、内江杂交水稻科技开发中心
品种来源:内香5A×绵恢768
特征特性: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品种。在长江上游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152.6天,比对照Ⅱ优838短2.8天。株高111.3厘米,穗长24.8厘米,每亩有效穗数14.3万穗,每穗总粒数174.8粒,结实率85.4%,千粒重30.6克。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两年分别为4.2、5.7,穗瘟损失率最高级7级;褐飞虱9级;感稻瘟病,高感褐飞虱。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53.5%,长宽比2.9,垩白粒率44%,垩白度7.4%,胶稠度71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8.7%。
产量表现:2013年参加长江上游中籼迟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17.1千克,比对照Ⅱ优838增产5.6%;2014年续试,平均亩产627.0千克,比Ⅱ优838增产8.4%;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22.0千克,比Ⅱ优838增产7.0%。2015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20.7千克,比Ⅱ优838增产7.1%。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早播,培育多蘖壮秧。2.适时移栽,秧龄30~40天,亩栽插1.5万穴左右,每穴插2粒谷苗,基本苗6~8万/亩。3.配方施肥,重底肥,早追肥,后期看苗补施穗粒肥,亩施纯氮10~12千克,氮、磷、钾肥合理搭配。4.深水返青,浅水分蘖,够苗及时晒田,孕穗抽穗期保持浅水层,灌浆结实期干湿交替,后期切忌断水过早。5.注意及时防治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螟虫等病虫害。
初审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初审。适宜在云南和贵州(武陵山区除外)的中低海拔籼稻区、重庆(武陵山区除外)海拔800米以下稻区、四川平坝丘陵稻区、陕西南部的稻瘟病轻发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品种名称:晶两优华占
申请者: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水稻研究所
育种者: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水稻研究所
品种来源:晶4155S×华占
特征特性: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在长江上游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157.6天,比对照Ⅱ优838长2.2天。株高106.9厘米,穗长24.7厘米,每亩有效穗数16.6万穗,每穗总粒数195.0粒,结实率80.7%,千粒重24.6克。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两年分别为2.9、3.0,穗瘟损失率最高级3级;褐飞虱9级;抽穗期耐冷性表现为敏感;中抗稻瘟病,高感褐飞虱。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7.4%,长宽比3.0,垩白粒率16%,垩白度2.5%,胶稠度67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5.5%,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3级。
产量表现:2013年参加长江上游中籼迟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02.5千克,比对照Ⅱ优838增产3.1%;2014年续试,平均亩产622.0千克,比Ⅱ优838增产7.5%;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12.2千克,比Ⅱ优838增产5.3%。2015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28.8千克,比Ⅱ优838增产8.7%。
栽培技术要点: 1.根据当地生态条件,适时早播,培育多蘖壮秧。大田亩用种量1.0千克,秧田亩播种量8~10千克,稀播匀播,培育多蘖壮秧。水育秧秧龄30~40天,插植规格20厘米×26厘米,亩栽1.25万穴,每穴插2粒谷,每亩插足基本苗6万以上。需肥水平中等,采取重施底肥,及时追施分蘖肥,后期看苗补施穗肥的施肥方法。注意氮、磷、钾肥合理搭配,忌偏施氮肥。移栽后深水活蔸,分蘖期浅水促蘖,够苗及时落水晒田,孕穗期至抽穗期保持田面有浅水,灌浆期干干湿湿壮籽,忌断水过早,以防早衰和影响米质。2.坚持强氯精浸种。根据病虫预报,及时施药防治螟虫、稻飞虱、纹枯病、稻曲病等病虫害。
初审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初审。适宜在云南和贵州(武陵山区除外)的中低海拔籼稻区、重庆(武陵山区除外)海拔800米以下稻区、四川平坝丘陵稻区、陕西南部稻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品种名称:禾两优348
申请者:重庆市为天农业有限责任公司、贵州禾睦福种子有限公司
育种者:重庆市为天农业有限责任公司、贵州禾睦福种子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禾1S×R348
特征特性: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在长江上游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153.6天,比对照Ⅱ优838短1.8天。株高109.1厘米,穗长25.6厘米,每亩有效穗数16.4万穗,每穗总粒数189.8粒,结实率81.6%,千粒重24.8克。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两年分别为5.5、6.0,穗瘟损失率最高级7级;褐飞虱9级;抽穗期耐热性表现为敏感;感稻瘟病,高感褐飞虱。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6.8%,长宽比3.0,垩白粒率35%,垩白度4.3%,胶稠度70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4.5%。
产量表现:2013年参加长江上游中籼迟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22.3千克,比对照Ⅱ优838增产6.5%;2014年续试,平均亩产609.8千克,比Ⅱ优838增产5.4%;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16.0千克,比Ⅱ优838增产6.0%。2015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17.2千克,比Ⅱ优838增产6.7%。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早播,培育多蘖壮秧。清明至谷雨节播种,秧田播种量每亩10~12千克,大田用种量1~1.5千克。2.适龄移栽、插足基本苗。一般栽插叶龄为7叶,秧龄控制在30~35天左右,栽插密度20厘米~26.7厘米为佳,每窝插2粒谷,每亩栽插足1.2~1.5万。3.合理施肥。多施有机肥,适施配方肥,重底肥,早追肥,后期看苗补施穗粒肥,亩施纯氮10千克,氮、磷、钾肥合理搭配,底肥占70%、追肥占30%。4.加强肥水管理。深水返青,浅水分蘖,够苗及时晒田,孕穗抽穗期保持浅水层,灌浆结实期干湿交替,后期忌断水过早。5.注意及时防治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螟虫等病虫害。
初审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初审。适宜在云南和贵州(武陵山区除外)的中低海拔籼稻区、重庆(武陵山区除外)海拔800米以下稻区、四川平坝丘陵稻区、陕西南部的稻瘟病轻发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品种名称:泸优727
申请者:四川省农科院水稻高粱所
育种者:四川省农科院水稻高粱所
品种来源:泸06A×成恢727
特征特性: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品种。在长江上游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157.6天,比对照Ⅱ优838长1.9天。株高111.6厘米,穗长24.0厘米,每亩有效穗数15.3万穗,每穗总粒数186.6粒,结实率80.3%,千粒重29.2克。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两年分别为3.9、3.5,穗瘟损失率最高级7级;褐飞虱9级;抽穗期耐热性表现为敏感;感稻瘟病,高感褐飞虱。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54.6%,长宽比3.0,垩白粒率35%,垩白度5.6%,胶稠度73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1.1%。
产量表现:2013年参加长江上游中籼迟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34.2千克,比对照Ⅱ优838增产8.2%;2014年续试,平均亩产620.8千克,比Ⅱ优838增产9.6%;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27.5千克,比Ⅱ优838增产8.9%。2015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23.0千克,比Ⅱ优838增产7.7%。
栽培技术要点: 1.适时早播、稀播,培育多蘖壮秧:本田亩用种量1~1.20千克。2.适时早栽,合理密植:秧龄35~40天,亩插1~1.5万穴,每穴2~3粒谷,亩基本苗5~6万。3. 施肥原则:科学配方施肥,重底早追,氮、磷、钾配合施用,科学管水;提倡施用水稻专用复合肥或有机肥。4. 根据植保预测预报综合防治病虫害,注意防治稻瘟病。
初审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初审。适宜在云南和贵州(武陵山区除外)的中低海拔籼稻区、重庆(武陵山区除外)海拔800米以下稻区、四川平坝丘陵稻区、陕西南部的稻瘟病轻发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品种名称:文优198
申请者:文山州农业科学院、云南隆瑞种业有限公司
育种者:文山州农业科学院、云南隆瑞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文香28A×兴恢198
特征特性: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品种。在长江上游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152.2天,比对照Ⅱ优838短3.5天。株高114.2厘米,穗长26.0厘米,每亩有效穗数14.4万穗,每穗总粒数197.5粒,结实率78.4%,千粒重29.8克。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两年分别为4.3、4.2,穗瘟损失率最高级5级;褐飞虱9级;中感稻瘟病,高感褐飞虱。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55.1%,长宽比2.8,垩白粒率50%,垩白度10.0%,胶稠度67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1.4%。
产量表现:2013年参加长江上游中籼迟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19.8千克,比对照Ⅱ优838增产5.7%;2014年续试,平均亩产612.9千克,比Ⅱ优838增产8.2%;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16.4千克,比Ⅱ优838增产6.9%。2015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27.1千克,比Ⅱ优838增产8.4%。
栽培技术要点:1.适期播种,培育壮秧:采取旱育稀植,以有机肥为主施足基肥;1叶1心时喷施多菌灵防治立枯病;3叶期左右视秧苗长势情况施促蘖肥;移栽前5~7天施送嫁肥。2.适时移栽:秧龄35~40天移栽。3.合理密植:栽植密度为每亩1.8万至2.5万丛,每丛1~2苗,做到薄水浅插匀栽。4.科学肥水管理:前期重施底肥,后期看苗轻施穗肥。大田前期浅水返青促分蘖,适度晒田控苗,后期浅水抽穗灌浆,乳熟时湿润灌溉,成熟前4天断水。5.适时防治病虫害:根据病虫预报重点防治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灌浆后注意防鼠害。
初审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初审。适宜在云南和贵州(武陵山区除外)的中低海拔籼稻区、重庆(武陵山区除外)海拔800米以下稻区、四川平坝丘陵稻区、陕西南部稻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品种名称:创两优4418
申请者:江西天涯种业有限公司
育种者:江西天涯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创5S×4418
特征特性: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在长江中下游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137.0天,比对照丰两优四号短0.6天。株高116.9厘米,穗长23.1厘米,每亩有效穗数17.8万穗,每穗总粒数213.5粒,结实率80.4%,千粒重22.2克。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两年分别为4.7、5.0,穗瘟损失率最高级7级;白叶枯病7级;褐飞虱9级;感稻瘟病,感白叶枯病,高感褐飞虱。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6.8%,长宽比3.2,垩白粒率16%,垩白度2.6%,胶稠度75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5.0%,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3级。
产量表现:2013年参加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21.2千克,比对照丰两优四号增产3.7%;2014年续试,平均亩产615.0千克,比丰两优四号增产4.2%;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18.1千克,比丰两优四号增产4.0%。2015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57.7千克,比丰两优四号增产3.3%。
栽培技术要点:1.4月下旬至5月中旬适时播种,大田亩用种量0.75~1.0千克,秧田亩播种量8~10千克,培育稀播壮秧。2.秧龄25~28天,移栽株行距20厘米×26.7厘米,每穴插1~2粒谷苗,每亩基本苗8~9万。3.施足底肥,早施追肥,注意氮、磷、钾肥配合。每亩施肥量折纯氮14~15千克,氮、氧化磷、氧化钾比例为1:0.5:0.8。深水返青,浅水分蘖,够苗晒田,后期干湿交替,抽穗扬花期浅水灌溉,灌浆成熟期干湿交替,收割前一周断水。4.根据预测预报及时防治稻瘟病、纹枯病、稻飞虱、螟虫等病虫害。
初审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初审。适宜在江西、湖南(武陵山区除外)、湖北(武陵山区除外)、安徽、浙江、江苏的长江流域稻区以及福建北部、河南南部的稻瘟病轻发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品种名称:富两优919
申请者:安徽省蓝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育种者:安徽省蓝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富1S×R919
特征特性: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在长江中下游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139.7天,比对照丰两优四号长2.1天。株高130.4厘米,穗长27.3厘米,每亩有效穗数15.5万穗,每穗总粒数196.8粒,结实率82.1%,千粒重27.5克。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两年分别为5.2、6.1,穗瘟损失率最高级9级;白叶枯病7级;褐飞虱9级;高感稻瘟病,感白叶枯病,高感褐飞虱。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58.0%,长宽比3.1,垩白粒率29%,垩白度2.9%,胶稠度81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5.5%,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3级。
产量表现:2013年参加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36.0千克,比对照丰两优四号增产6.2%;2014年续试,平均亩产614.0千克,比丰两优四号增产4.1%;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25.0千克,比丰两优四号增产5.2%。2015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80.9千克,比丰两优四号增产6.7%。
栽培技术要点: 1. 4月底5月初播种,秧龄25~30天。2.栽插规格16.7厘米×26.7厘米,亩栽1.5万穴左右、基本苗8~10万。3. 以基肥为主,适量增施氮肥,注意氮、磷、钾肥配合,早施分蘖肥,幼穗分化6~7期,亩施粒肥尿素3~5千克。4.栽后浅水促早发,中期够苗适度烤田,孕穗至灌浆期保持浅水层,以后干湿交替,收获前一周断水。5.及时防治病虫害,特别注意稻瘟病、白叶枯病的防治。
初审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初审。适宜在江西、湖南(武陵山区除外)、湖北(武陵山区除外)、安徽、浙江、江苏的长江流域稻区以及福建北部、河南南部的稻瘟病轻发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品种名称:荃优丝苗
申请者: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育种者: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荃9311A×五山丝苗
特征特性: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品种。在长江中下游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136.3天,比对照丰两优四号短0.9天。株高119.6厘米,穗长25.3厘米,每亩有效穗数17.0万穗,每穗总粒数190.5粒,结实率83.6%,千粒重25.7克。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两年分别为3.1、3.1,穗瘟损失率最高级5级;白叶枯病5级;褐飞虱7级;中感稻瘟病,中感白叶枯病,感褐飞虱。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4.8%,长宽比3.2,垩白粒率21%,垩白度3.0%,胶稠度74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6.3%,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3级。
产量表现:2013年参加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35.0千克,比对照丰两优四号增产6.5%;2014年续试,平均亩产635.6千克,比丰两优四号增产8.6%;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35.3千克,比丰两优四号增产7.5%。2015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71.3千克,比丰两优四号增产6.1%。
栽培技术要点:1.适宜播期为4月底5月初,秧田播种量控制在10千克/亩以内。2.秧龄以25~30天为宜,栽插密度1.5万穴/亩左右,每穴栽1~2粒种子苗。3.施足基肥,早施分蘖肥,适施穗肥,氮、磷、钾配合使用。大田亩施45%复合肥30千克、尿素10千克作基肥,移栽后5~7天结合施用化学除草每亩追施尿素10千克促分蘖,拔节初期施45%复合肥15千克,壮秆大穗。4.浅水栽秧,寸水保苗,返青后浅水勤灌促分蘖,够苗晒田,抽穗扬花期保持水层,干湿壮籽,湿润养根,后期忌断水过早。根据当地植保部门预报适时防治病虫,抽穗期遇连阴雨天气注意稻瘟病和稻曲病的防治。5.适时收获。
初审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初审。适宜在江西、湖南(武陵山区除外)、湖北(武陵山区除外)、安徽、浙江、江苏的长江流域稻区以及福建北部、河南南部作一季中稻种植。
品种名称:建两优117
申请者:湖南金健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育种者:湖南金健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品种来源:建S×常恢117
特征特性: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在长江中下游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138.0天,比对照丰两优四号长0.8天。株高118.9厘米,穗长26.1厘米,每亩有效穗数16.7万穗,每穗总粒数179.9粒,结实率77.3%,千粒重28.5克。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两年分别为5.5、5.0,穗瘟损失率最高级9级;白叶枯病7级;褐飞虱7级;高感稻瘟病,感白叶枯病,感褐飞虱。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58.5%,长宽比3.1,垩白粒率29%,垩白度4.6%,胶稠度86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2.4%,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3级。
产量表现:2013年参加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14.8千克,比对照丰两优四号增产3.1%;2014年续试,平均亩产620.9千克,比丰两优四号增产6.0%;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17.9千克,比丰两优四号增产4.6%。2015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68.7千克,比丰两优四号增产5.2%。
栽培技术要点:1.一般4月中下旬至5月上中旬播种,秧田亩播种量8~10千克,培育壮秧。秧龄30天左右,宽行窄株栽插,株行距13.3厘米×30厘米或16.7厘米×26.7厘米,每穴插2粒谷苗,亩基本苗8万左右。2.多施有机肥,适当配施磷、钾肥,亩施复合肥20~25千克、碳铵20~30千克作底肥,移栽后早施追肥,尿素与氯化钾配合施用;穗粒肥看苗情适施或不施。3.灌水采用深水活蔸,浅水分蘖,亩总苗数达到16万穗时,及时晒田,有水壮苞抽穗,后期干干湿湿,不脱水过早。4.浸种时坚持强氯精消毒,及时防治螟虫、稻飞虱、稻曲病。特别注意防治稻瘟病等病虫害。
初审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初审。适宜在江西、湖南(武陵山区除外)、湖北(武陵山区除外)、安徽、浙江、江苏的长江流域稻区、河南南部的稻瘟病轻发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品种名称:深两优136
申请者:湖南大农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育种者:湖南大农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深08S×R136
特征特性: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在长江中下游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138.5天,比对照丰两优四号长1.3天。株高111.0厘米,穗长24.7厘米,每亩有效穗数17.8万穗,每穗总粒数191.0粒,结实率85.2%,千粒重23.6克。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两年分别为5.9、5.6,穗瘟损失率最高级9级;白叶枯病5级;褐飞虱9级;高感稻瘟病,中感白叶枯病,高感褐飞虱。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2.0%,长宽比3.1,垩白粒率23%,垩白度2.7%,胶稠度64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5.2%,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3级。
产量表现:2013年参加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41.8千克,比对照丰两优四号增产7.7%;2014年续试,平均亩产634.6千克,比丰两优四号增产8.4%;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38.2千克,比丰两优四号增产8.0%。2015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83.8千克,比丰两优四号增产8.1%。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播种,秧田亩播种量8~10千克,大田亩用种量1千克,稀播匀播培育多蘖壮秧。2.秧龄30天以内,栽插规格16.7厘米×26.7厘米或20厘米×26.7厘米,每穴栽插2粒谷苗, 每亩插基本苗6~8万。3.需肥水平中等偏上,施足基肥,早施分蘖肥,巧施穗粒肥,按氮:磷:钾=1:0.5:1配合施用。4.浅水栽秧,深水活蔸,薄水分蘖,够苗及时落水晒田,寸水抽穗扬花,干湿交替灌浆结实,收获前5~7天断水。5.注意及时防治螟虫、稻飞虱、纹枯病等病虫害。特别注意稻瘟病防治
初审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初审。适宜在江西、湖南(武陵山区除外)、湖北(武陵山区除外)、安徽、浙江、江苏的长江流域稻区以及福建北部、河南南部的稻瘟病轻发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品种名称:两优671
申请者:安徽省农科院水稻所
育种者:安徽省农科院水稻所
品种来源:6102S×R071
特征特性: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在长江中下游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137.7天,比对照丰两优四号短0.2天。株高118.3厘米,穗长24.3厘米,每亩有效穗数15.1万穗,每穗总粒数198.7粒,结实率78.7%,千粒重29.6克。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两年分别为4.7、6.0,穗瘟损失率最高级9级;白叶枯病5级;褐飞虱9级;高感稻瘟病,中感白叶枯病,高感褐飞虱。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53.8%,长宽比3.1,垩白粒率12%,垩白度1.3%,胶稠度66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7.6%,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3级。
产量表现:2013年参加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32.4千克,比对照丰两优四号增产5.8%;2014年续试,平均亩产624.0千克,比丰两优四号增产7.0%;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28.2千克,比丰两优四号增产6.4%。2015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74.5千克,比丰两优四号增产5.7%。
栽培技术要点:1.秧龄30~35天,亩播种量10~15千克,两叶一心期亩施4~5千克尿素作断奶肥,四叶一心期再补施4~5千克尿素作平衡肥。2.大田栽插密度13.3厘米×23.3厘米或13.3厘米×26.7厘米,每穴1~2粒种子苗。3.大田亩施纯氮15千克。其中70%作基肥,返青时施15%作追肥,余下15%作穗肥,缺钾的田块适当补施钾肥。浅水-湿润促分蘖,亩茎蘖苗数达16万时烤田,做到早够早烤田,且以轻烤为主,分次烤。收割前5~7天断水,切忌断水过早。4.重点防治稻瘟病,及时防治螟虫、稻飞虱、纹枯病等病虫害。
初审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初审。适宜在江西、湖南(武陵山区除外)、湖北(武陵山区除外)、安徽、浙江、江苏的长江流域稻区以及福建北部、河南南部的稻瘟病轻发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品种名称:两优820
申请者:安徽华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重庆市瑞丰种业
育种者:安徽华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重庆市瑞丰种业
品种来源:Y8-2S×RH20
特征特性: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在长江中下游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137.1天,比对照丰两优四号短0.8天。株高117.5厘米,穗长25.9厘米,每亩有效穗数17.5万穗,每穗总粒数180.0粒,结实率81.4%,千粒重26.3克。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两年分别为3.9、4.0,穗瘟损失率最高级5级;白叶枯病7级;褐飞虱9级;中感稻瘟病,感白叶枯病,高感褐飞虱。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5.2%,长宽比3.3,垩白粒率30%,垩白度4.6%,胶稠度71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7.0%,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3级。
产量表现:2013年参加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25.4千克,比对照丰两优四号增产4.6%;2014年续试,平均亩产620.0千克,比丰两优四号增产6.4%;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22.7千克,比丰两优四号增产5.5%。2015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81.7千克,比丰两优四号增产6.7%。
栽培技术要点:1.一般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秧田亩播种量8~10千克,大田亩用种量0.75~1.0千克,稀播匀播,培育壮秧。2.秧龄30天左右移栽,株行距16.7厘米×26.7厘米,每穴插2粒谷苗,亩基本苗8~10万。3.多施用有机肥,适当配施磷、钾肥,亩施45%复合肥35~40千克、碳铵20千克做底肥,移栽后早施追肥,尿素与氯化钾混合施用;穗粒肥依苗情适施或不施。4.浅水插秧活棵,薄水发根促蘖,亩总苗数达到18万时,排水重晒田,孕穗至齐穗期田间有水层,齐穗后间歇灌溉,湿润管理。5.重点防治螟虫、稻飞虱、纹枯病、稻曲病、稻瘟病等病虫害。
初审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初审。适宜在江西、湖南(武陵山区除外)、湖北(武陵山区除外)、安徽、浙江、江苏的长江流域稻区以及福建北部、河南南部作一季中稻种植。
品种名称:广两优2388
申请者:长沙利诚种业有限公司
育种者:长沙利诚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广占63-4S×2388
特征特性: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在长江中下游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136.8天,比对照丰两优四号短1.1天。株高122.9厘米,穗长24.2厘米,每亩有效穗数14.4万穗,每穗总粒数201.8粒,结实率82.2%,千粒重26.8克。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两年分别为4.5、4.8,穗瘟损失率最高级7级;白叶枯病7级;褐飞虱9级;抽穗期耐热性中等;感稻瘟病,感白叶枯病,高感褐飞虱。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5.9%,长宽比3.2,垩白粒率15%,垩白度1.9%,胶稠度69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6.5%,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2级。
产量表现:2013年参加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99.1千克,比对照丰两优四号增产0.2%;2014年续试,平均亩产598.1千克,比丰两优四号增产2.6%;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98.6千克,比丰两优四号增产1.4%。2015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62.8千克,比丰两优四号增产4.7%。
栽培技术要点:1.4月中旬至5月上旬播种,稀播匀播,培育多蘖壮秧。2.秧龄25~30天,栽插规格20厘米×26.7厘米,每穴栽插2粒谷苗。3.施足基肥,一般亩施复合肥30千克;注意重施底肥,早施追肥,看苗补施穗粒肥,抽穗后灌浆期叶面喷施壮籽肥。4.移栽后寸水返青活蔸,薄水促蘖,够苗及时晒田,有水孕穗抽穗,干干湿湿灌浆壮籽,收割前6天断水,切忌断水过早。5.重点防治稻飞虱,及时防治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等病虫害。
初审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初审。适宜在江西、湖南(武陵山区除外)、湖北(武陵山区除外)、浙江、江苏的长江流域稻区以及福建北部、河南南部作一季中稻种植。
品种名称:鹏两优332
申请者:江西科源种业有限公司
育种者:江西科源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鹏S×R332
特征特性: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在长江中下游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139.2天,比对照丰两优四号长1.1天。株高129.9厘米,穗长26.3厘米,每亩有效穗数16.3万穗,每穗总粒数207.4粒,结实率79.0%,千粒重25.6克。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两年分别为2.5、3.0,穗瘟损失率最高级3级;白叶枯病7级;褐飞虱9级;中抗稻瘟病,感白叶枯病,高感褐飞虱。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58.5%,长宽比3.4,垩白粒率16%,垩白度2.4%,胶稠度74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5.5%,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3级。
产量表现:2013年参加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34.6千克,比对照丰两优四号增产5.9%;2014年续试,平均亩产642.9千克,比丰两优四号增产8.2%;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38.8千克,比丰两优四号增产7.0%。2015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73.6千克,比丰两优四号增产5.7%。
栽培技术要点:1.育秧:适时播种,秧田亩播种量10千克,大田亩用种量1.0千克,稀播、匀播培育壮秧。2.移栽:秧龄25~30天,栽插规格20厘米×26.7厘米,每穴栽插2粒谷苗。3.肥水管理:基肥为主,追肥为辅,早施分蘖肥,适时晒田控苗,干湿壮籽,湿润养根,后期不宜断水过早。4.病虫防治:注意及时防治稻瘟病、纹枯病、白叶枯病、稻曲病和褐飞虱等病虫害。
初审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初审。适宜在江西、湖南(武陵山区除外)、湖北(武陵山区除外)、安徽、浙江、江苏的长江流域稻区以及福建北部、河南南部作一季中稻种植。
品种名称:和两优332
申请者: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深圳市兆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育种者: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深圳市兆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和620S×R332
特征特性: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在长江中下游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140.2天,比对照丰两优四号长2.1天。株高115.5厘米,穗长26.0厘米,每亩有效穗数18.2万穗,每穗总粒数187.3粒,结实率82.6%,千粒重24.0克。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两年分别为2.3、2.3,穗瘟损失率最高级3级;白叶枯病5级;褐飞虱9级;中抗稻瘟病,中感白叶枯病,高感褐飞虱。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3.0%,长宽比3.3,垩白粒率15%,垩白度2.2%,胶稠度71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5.6%,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3级。
产量表现:2013年参加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29.5千克,比对照丰两优四号增产5.0%;2014年续试,平均亩产625.2千克,比丰两优四号增产5.2%;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27.4千克,比丰两优四号增产5.1%。2015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81.6千克,比丰两优四号增产7.7%。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播种,培育壮秧,大田亩用种量1千克。2.秧龄28天左右或秧苗5~6叶移栽,栽插株行距20厘米×26.7厘米,每穴栽插2粒谷苗。3.肥水管理:施足基肥,一般亩施45%复合肥40千克,插秧后5~7天结合除草剂亩追施尿素10千克,幼穗分化3~4期亩追施复合肥5~7.5千克、齐穗后看苗补施粒肥。4.前期浅水促分蘖,够苗及时落水晒田,有水孕穗,湿润灌浆,后期不要断水过早。5.播种前强氯精浸种,及时防治稻瘟病、螟虫、稻飞虱等病虫害。
初审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初审。适宜在江西、湖南(武陵山区除外)、湖北(武陵山区除外)、安徽、浙江、江苏的长江流域稻区以及福建北部、河南南部作一季中稻种植。
品种名称:徽两优001
申请者:安徽理想种业有限公司
育种者:安徽理想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1892S×R001
特征特性: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在长江中下游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136.0天,比对照丰两优四号短1.6天。株高117.4厘米,穗长24.3厘米,每亩有效穗数16.6万穗,每穗总粒数175.9粒,结实率82.4%,千粒重28.2克。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两年分别为3.7、3.6,穗瘟损失率最高级7级;白叶枯病5级;褐飞虱9级;感稻瘟病,中感白叶枯病,高感褐飞虱。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2.1%,长宽比3.1,垩白粒率21%,垩白度3.9%,胶稠度80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3.3%。
产量表现:2013年参加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31.4千克,比对照丰两优四号增产6.5%;2014年续试,平均亩产650.7千克,比丰两优四号增产8.8%;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41.1千克,比丰两优四号增产7.6%。2015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84.7千克,比丰两优四号增产7.6%。
栽培技术要点:1.一般5月上旬播种,稀播匀播育壮秧,秧田亩播种量12千克以内。2.秧龄不超过30天,亩栽插密度1.5~1.8万穴,亩基本苗5~6万。3.重施基肥,早追施分蘖肥,后期酌情施肥,中等肥力田块亩施纯氮15千克左右,基肥占60~70%、分蘖肥占30%,合理配施磷钾肥。4.寸水活棵,浅水分蘖,够苗晒田控苗,抽穗扬花期保持浅水层,后期干干湿湿,忌断水过早。5.注意防治稻瘟病,抽穗期遇连续阴雨天气注意防治稻曲病。
初审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初审。适宜在江西、湖南(武陵山区除外)、湖北(武陵山区除外)、安徽、浙江、江苏的长江流域稻区以及福建北部、河南南部的稻瘟病轻发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品种名称:隆两优1141
申请者: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育种者: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隆638S×R1141
特征特性: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在长江中下游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139.8天,比对照丰两优四号长2.2天。株高130.9厘米,穗长25.4厘米,每亩有效穗数15.2万穗,每穗总粒数188.0粒,结实率82.2%,千粒重28.7克。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两年分别为3.7、5.2,穗瘟损失率最高级9级;白叶枯病7级;褐飞虱9级;高感稻瘟病,感白叶枯病,高感褐飞虱。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3.9%,长宽比3.0,垩白粒率10%,垩白度1.2%,胶稠度79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3.9%。
产量表现:2013年参加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23.3千克,比对照丰两优四号增产5.1%;2014年续试,平均亩产634.8千克,比丰两优四号增产6.2%;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29.0千克,比丰两优四号增产5.6%。2015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72.9千克,比丰两优四号增产5.3%。
栽培技术要点: 1.适时播种,秧田亩用种量8~10千克,大田亩用种量1.2千克,稀播匀播培育分蘖壮秧。2.秧龄控制在30天左右,栽插株行距23厘米×26.7厘米,每穴栽插2粒谷苗。3.基肥为主,前期适量增施氮肥,中后期严控氮肥用量。一般亩施纯氮13千克左右,具体可根据稻田肥力情况增加或减少施用量,氮磷钾肥比例以1:0.5:0.8为宜。浅水栽秧、寸水活棵、薄水分蘖、深水抽穗、后期干干湿湿,及时排水晒田。4.播种前用强氯精浸种。重点防治稻瘟病、稻飞虱,及时防治稻曲病、纹枯病、白叶枯病、螟虫等病虫害。
初审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初审。适宜在江西、湖南(武陵山区除外)、湖北(武陵山区除外)、安徽、浙江、江苏的长江流域稻区以及福建北部、河南南部的稻瘟病轻发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品种名称:深两优1号
申请者:湖南民生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育种者:湖南民生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深08S×湘恢012
特征特性: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在长江中下游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137.1天,比对照丰两优四号短0.5天。株高116.9厘米,穗长25.8厘米,每亩有效穗数17.4万穗,每穗总粒数169.7粒,结实率84.8%,千粒重27.1克。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两年分别为4.0、3.0,穗瘟损失率最高级5级;白叶枯病5级;褐飞虱9级;中感稻瘟病,中感白叶枯病,高感褐飞虱。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3.8%,长宽比3.2,垩白粒率13%,垩白度1.2%,胶稠度63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5.2%,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3级。
产量表现:2013年参加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28.4千克,比对照丰两优四号增产5.9%;2014年续试,平均亩产631.7千克,比丰两优四号增产5.6%;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30.0千克,比丰两优四号增产5.8%。2015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78.0千克,比丰两优四号增产6.6%。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播种,秧田亩用种量8~10千克,大田亩用种量1.0千克,培育多蘖壮秧。2.秧龄25~30天,栽插规格23厘米×26.7厘米,每穴栽插2粒谷苗。3.基肥足、蘖肥速、穗肥饱,亩施纯氮13千克左右,具体可根据肥力情况增加或减少施用量,氮、磷、钾肥配合施用。切忌后期施氮。浅水栽秧,薄水分蘖,寸水抽穗扬花,后期干干湿湿养根护叶,收获前5~7天断水,忌脱水过早。4.浸种时强氯精消毒。重点防治稻飞虱,及时防治稻瘟病、稻曲病、纹枯病、螟虫等病虫害。
初审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初审。适宜在江西、湖南(武陵山区除外)、湖北(武陵山区除外)、安徽、浙江、江苏的长江流域稻区以及福建北部、河南南部作一季中稻种植。
品种名称:广两优7217
申请者:中国水稻研究所
育种者:中国水稻研究所
品种来源:广占63S×中恢7217
特征特性: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在长江中下游作双季晚稻种植,全生育期117.1天,比对照五优308短1.2天。株高107.5厘米,穗长23.7厘米,每亩有效穗数19.2万穗,每穗总粒数142.7粒,结实率82.6%,千粒重29.5克。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两年分别为5.1、5.4,穗瘟损失率最高级9级;白叶枯病9级;褐飞虱9级;高感稻瘟病,高感白叶枯病,高感褐飞虱。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57.8%,长宽比3.3,垩白粒率26%,垩白度2.4%,胶稠度82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6.1%,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3级。
产量表现:2013年参加长江中下游晚籼早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73.2千克,比对照五优308增产4.0%;2014年续试,平均亩产602.3千克,比五优308增产3.8%;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87.8千克,比五优308增产3.9%。2015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43.2千克,比五优308增产4.2%。
栽培技术要点:1. 6月15~20日左右播种,秧田播种量每亩7~10千克,大田用种量每亩1.5~2千克,播种时要求稀播匀播,培育多蘖壮秧。2.移栽秧龄控制在20~25天内,抛秧秧龄控制在10~15天内。中等肥力田块,栽插规格16.7厘米×20厘米,每穴插2粒谷苗。3.前期施足基肥,早施分蘖肥,巧施穗肥,注重氮、磷、钾肥合理配比,适当加大钾肥施用量,减少氮肥的施用量,亩施用45%的水稻专用肥30千克作基肥,移栽后5~6天结合施用除草剂亩追施尿素10千克,氯化钾5~10千克。干湿交替以促进分蘖,及时晒田以控制无效分蘖,孕穗期田间保持有水,干湿交替壮籽,后期不要断水过早,以防后期倒伏。4.重点防治稻瘟病、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病虫害。
初审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初审。适宜在江西、湖南、湖北、浙江、安徽的稻瘟病轻发区作双季晚稻种植。
品种名称:惠两优7408
申请者:武汉润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育种者:武汉润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惠34S×R7408
特征特性: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在长江中下游作双季晚稻种植,全生育期117.6天,比对照五优308短0.7天。株高110.2厘米,穗长22.7厘米,每亩有效穗数21.3万穗,每穗总粒数167.2粒,结实率80.0%,千粒重22.9克。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两年分别为3.5、3.3,穗瘟损失率最高级3级;白叶枯病9级;褐飞虱9级;中抗稻瘟病,高感白叶枯病,高感褐飞虱。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57.6%,长宽比3.4,垩白粒率15%,垩白度2.3%,胶稠度67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6.7%,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2级。
产量表现:2013年参加长江中下游晚籼早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80.5千克,比对照五优308增产5.3%;2014年续试,平均亩产599.6千克,比五优308增产3.3%;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90.1千克,比五优308增产4.3%。2015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49.3千克,比五优308增产5.5%。
栽培技术要点:1.育秧:适时播种,大田每亩用种量1千克左右,适当稀播,适施秧田肥,培育壮秧。2.移栽:秧龄25~30天移栽,合理密植,每亩栽插1.5万~2万穴,行株距16.7厘米×16.7厘米~20厘米。3.肥水管理:增施有机肥,适当配施磷、钾肥,早施追肥,一般每亩施复合肥15~20千克作底肥、尿素10~15千克与钾肥5~10千克混合作, 追肥,穗粒肥依苗情适施或不施。后期忌断水过早,应实行间隙灌溉或湿润灌溉,利于籽粒灌浆饱满。4.病虫防治:注意及时防治稻瘟病、白叶枯病、褐飞虱、螟虫等病虫害。
初审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初审。适宜在江西、湖南、湖北、浙江、安徽的双季稻区作晚稻种植。
品种名称:吉优353
申请者:南昌市德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育种者:南昌市德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吉丰A×R353
特征特性: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品种。在长江中下游作双季晚稻种植,全生育期118.1天,比对照五优308短0.3天。株高102.2厘米,穗长20.6厘米,每亩有效穗21.6万穗,每穗总粒数143.1粒,结实率80.5%,千粒重25.5克。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两年分别为2.1、2.9,穗瘟损失率最高级3级;白叶枯病7级;褐飞虱9级;中抗稻瘟病,感白叶枯病,高感褐飞虱。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52.7%,长宽比3.2,垩白粒率20%,垩白度3.0%,胶稠度70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4.0%,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3级。
产量表现:2013年参加长江中下游晚籼早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77.7千克,比对照五优308增产5.0 %;2014年续试,平均亩产611.3千克,比五优308增产5.6%;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94.5千克,比五优308增产5.4%。2015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43.8千克,比五优308增产4.4%。
栽培技术要点:1.育秧:适时早播确保安全齐穗。秧田每亩播种量10~12千克,大田每亩用种量1.5千克,稀播、匀播培育壮秧。2.移栽:秧龄20~25天,栽插规格16.7厘米×20厘米,每穴插2~3粒谷苗。3.肥水管理:重施基肥,早施分蘖肥促蘖,中氮重钾,亩施纯氮13千克,氮、磷、钾施用比例为1.0:0.6:1.0~1.2;够苗后及时晒田,干湿壮籽,湿润养根,后期不要断水过早。4.病虫防治:注意及时防治稻瘟病、白叶枯病、褐飞虱、螟虫等病虫害。
初审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初审。适宜在江西、湖南、湖北、浙江、安徽的双季稻区作晚稻种植。
品种名称:深优9577
申请者:南宁市沃德农作物研究所
育种者:南宁市沃德农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深95A×R6377
特征特性: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品种。在长江中下游作双季晚稻种植,全生育期116.6天,比对照五优308短1.8天。株高105.9厘米,穗长21.1厘米,每亩有效穗数20.9万穗,每穗总粒数146.9粒,结实率83.2%,千粒重25.0克。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两年分别为3.4、3.1,穗瘟损失率最高级3级;白叶枯病7级;褐飞虱9级;中抗稻瘟病,感白叶枯病,高感褐飞虱。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57.3%,长宽比3.1,垩白粒率22%,垩白度2.8%,胶稠度74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5.5%,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3级。
产量表现:2013年参加长江中下游晚籼早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80.4千克,比对照五优308增产5.6%;2014年续试,平均亩产599.1千克,比五优308增产3.5%;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89.8千克,比五优308增产4.6%。2015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46.9千克,比五优308增产5.0%。
栽培技术要点: 1.育秧:适时早播确保安全齐穗。秧田每亩播种量10~12千克,大田每亩用种量1.0~1.5千克。2.移栽:秧龄20~25天,栽插规格16.7厘米×20厘米,每穴栽插2粒谷苗。3.肥水管理:基肥足,蘖肥速,中氮重钾,亩施纯氮10~12千克,氮磷钾施用比例为1.0:0.5~0.6:1.1~1.2,适时晒田控苗,湿润养根,干湿壮籽,后期不宜断水过早。4.病虫防治:注意及时防治稻瘟病、白叶枯病、褐飞虱、螟虫等病虫害。
初审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初审。适宜在江西、湖南、湖北、浙江、安徽的双季稻区作晚稻种植。
品种名称:永丰优9802
申请者:广东粤良种业有限公司
育种者:广东粤良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永丰A×粤恢9802
特征特性: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品种。在华南作双季晚稻种植,全生育期114.9天,比对照博优998长3.0天。株高104.6厘米,穗长24.5厘米,每亩有效穗数17.4万穗,每穗总粒数157.4粒,结实率83.4%,千粒重24.3克。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两年分别为3.5、3.8,穗瘟损失率最高级3级;白叶枯病5级;褐飞虱9级;中抗稻瘟病,中感白叶枯病,高感褐飞虱。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56.0%,长宽比3.4,垩白粒率11%,垩白度0.9%,胶稠度78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4.6%。
产量表现:2013年参加华南感光晚籼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37.8千克,比对照博优998增产10.0%;2014年续试,平均亩产506.8千克,比博优998增产6.3%;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22.3千克,比博优998增产8.2%。2015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00.6千克,比博优998增产4.9%。
栽培技术要点:1.7月上旬至中旬播种,秧龄18天左右。2.适当密植,插足基本苗,插秧每亩插1.6万穴左右,每穴插2~3粒谷苗。3.中等肥力田块,一般亩施纯氮10~15千克,采用重底早追的原则进行,氮磷钾比例1:0.6:0.8。4.浅水促分蘖,及时落水晒田,孕穗期、抽穗期保持浅水,灌浆期保持田间湿润,忌断水过早。5.播种前做好种子消毒处理,注意及时防治稻瘟病、纹枯病、白叶枯病、稻蓟马、稻飞虱、螟虫等病虫害。6.成熟时要及时收获防止掉粒。
初审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初审。适宜在海南、广东中南及西南平原稻作区、广西桂南稻作区、福建南部的双季稻区作晚稻种植。
品种名称:Y两优900
申请者:创世纪转基因技术有限公司
育种者:创世纪转基因技术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Y58S×R900
特征特性: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在华南作双季晚稻种植,全生育期114.0天,比对照博优998长2.1天。株高106.9厘米,穗长25.7厘米,每亩有效穗数14.3万穗,每穗总粒数205.0粒,结实率81.7%,千粒重24.7克。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两年分别为5.9、6.3,穗瘟损失率最高级9级;白叶枯病9级;褐飞虱9级;高感稻瘟病,高感白叶枯病,高感褐飞虱。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6.3%,长宽比3.0,垩白粒率11%,垩白度1.9%,胶稠度65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4.5%。
产量表现:2013年参加华南感光晚籼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13.7千克,比对照博优998增产5.1%;2014年续试,平均亩产510.1千克,比博优998增产7.0%;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11.9千克,比博优998增产6.0%。2015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27.6千克,比博优998增产10.6%。
栽培技术要点:1.该品种结实率欠稳定,应适时早播,一般6月底7月初播种,每亩大田用种量1~1.25千克。2.秧龄控制在22天以内,栽插株行距16.7×26.7厘米,亩栽插1.5万穴左右,每穴插2粒谷苗,保证亩基本苗5~6万。3.施足基肥,早施分蘖肥,在幼穗分化3期追施穗肥,促进大穗多粒夺高产;每亩总纯氮量12~14千克,氮、磷、钾比例1:0.6:1.1,基蘖肥、穗肥比例6:4为宜。4.深水返青,浅水分蘖,亩苗数达16万左右及时排水晒田,孕穗抽穗期保持浅水层,灌浆结实期干湿交替,后期切忌断水过早。5.病虫害防治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苗期重点防治稻飞虱等迁飞性昆虫,预防南方黑条矮缩病发生;尤其注意防治稻瘟病,可在分蘖盛期、抽穗前三天、齐穗期分别喷施75%三环唑、40%富士一号等;并结合当地农业部门发布的病虫预报信息,综合抓好螟虫、稻飞虱、纹枯病、白叶枯病等防治工作。
初审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初审。适宜在海南、广东中南及西南平原稻作区、广西桂南稻作区、福建南部的稻瘟病轻发区作双季晚稻种植,并特别注意防治稻瘟病、白叶枯病和稻飞虱等病虫害。
品种名称:隆两优华占(区试代号:H638S/华占)
申请者: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水稻研究所
育种者: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水稻研究所
品种来源:隆科638S×华占
特征特性: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在武陵山区作中稻种植全生育期149.3天,比对照Ⅱ优264长1.5天。株高110.6厘米,穗长24.1厘米,亩有效穗数18.0万穗,穗粒数179.7粒,结实率82.2%,千粒重24.9克。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两年分别为1.4、2.3,穗瘟损失率最高级3级,中抗稻瘟病。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3.9%,长宽比3.2,垩白粒率16%,垩白度4.1%,胶稠度87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5.0%,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3级。
产量表现:2013年参加武陵山区中籼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39.06千克,比对照Ⅱ优264增产5.98%,比组平均增产4.43%;2014年续试,平均亩产587.70千克,比Ⅱ优264增产7.20%,比组平均增产4.09%;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13.38千克,比Ⅱ优264增产6.59%,增产点比例90.5%。2015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 627.41千克,比Ⅱ优264增产5.77%。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播种,每亩大田用种量0.75千克,每亩秧田播种量10千克,播种前用强氯精浸种;稀播培育壮秧。2.秧苗叶龄5.5叶左右移栽, 秧龄期30~35天;亩栽1.2~1.5万穴,每蔸插2-3粒谷秧,每亩插基本苗6万以上;3.需肥水平中上,一般亩施纯氮12千克,五氧化二磷6千克、氧化钾6.5千克,采取重施底肥,早施追肥,后期看苗补施穗肥的施肥方法。4.加强田间水分管理。前期浅水管理,后期不能断水过早,间隙灌溉湿润管理到成熟。5.注意及时防治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螟虫、褐飞虱等病虫害。
初审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初审。适宜贵州、湖南、湖北、重庆四省(市)所辖的武陵山区海拔800米以下稻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品种名称:荣优华占
申请者:江西先农种业有限公司、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中国水稻研究所
育种者:江西先农种业有限公司、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中国水稻研究所
品种来源:荣丰A×华占
特征特性: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品种。在武陵山区作中稻种植全生育期142.6天,比对照Ⅱ优264短5.2天。株高105.1厘米,穗长23.7厘米,亩有效穗数17.0万穗,穗粒数182.2粒,结实率85.5%,千粒重25.5克。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1.8,穗瘟损失率最高级1级,抗稻瘟病。耐冷性中感。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2.1%,长宽比3.1,垩白粒率29%,垩白度8.7%,胶稠度49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3.4%。
产量表现: 2013年参加武陵山区中籼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28.95千克,比对照Ⅱ优264增产4.30%,比组平均增产2.78%;2014年续试,平均亩产587.07千克,比Ⅱ优264增产7.08%,比组平均增产3.97%;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08.01千克,比Ⅱ优264增产5.69%,增产点比例90.5%。2015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48.30千克,比Ⅱ优264增产9.29%。
栽培技术要点:1.育秧:适时播种、稀播并培育多蘖壮秧。秧田每亩播种量12千克左右,大田每亩用种量1千克。2.秧龄控制在30天以内,亩栽1.5万穴左右,每穴插3~4粒谷秧,基本苗8~10万。3.重施底肥,注意氮、磷、钾肥配合施用,要求底肥足,苗肥早,穗肥巧,并酌情补粒肥。4.前期浅水管理,后期不能断水过早,间隙灌溉湿润管理到成熟。5.注意及时防治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螟虫、褐飞虱等病虫害。
初审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初审。适宜贵州、湖南、湖北、重庆四省(市)所辖的武陵山区海拔800米以下稻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品种名称:金粳667
申请者:江苏省金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天津市金泰种业有限公司
育种者:江苏省金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天津市金泰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津稻1007/津原47
特征特性:粳型常规水稻品种。黄淮粳稻区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60.6天,比对照徐稻3号晚熟2.6天。株高107.7厘米,穗长16.7厘米,每穗总粒数156.9粒,结实率86.5%,千粒重26克。抗性:稻瘟病综合抗性指数分别为3.5和4.8,穗颈瘟损失率最高级5级,条纹叶枯病抗性等级1级。米质:整精米率62.3%,垩白粒率39%,垩白度3%,直链淀粉含量13.8%,胶稠度89毫米。
产量表现:2013年参加国家黄淮粳稻组区试,平均亩产667.99千克,较对照徐稻3号增产7.38%,达极显著水平;2014年续试平均亩产647.89千克,较对照徐稻3号增产6.76%,达极显著水平。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56.94千克,较对照徐稻3号增产7.04%,增产点比例100%。2015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91.03千克,较对照徐稻3号增产5.71%,增产点比例100%。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播种,控制播种量,培育带蘖壮秧,秧田亩用种量同当地常规粳稻。2.秧龄35天左右,株行距26.6厘米×13.3厘米,每穴栽3~4苗。3.注意氮磷钾肥配合施用,中等肥力田亩施纯氮20~25千克,重施基肥、早施分蘖肥、补足穗肥。4.薄水栽秧,寸水活棵,浅水分蘖,够苗晒田,孕穗至齐穗期保持浅水层,灌浆至成熟期浅水湿润交替,不宜停水过早。5.播前药剂浸种防治干尖线虫病和恶苗病,大田注意防治稻瘟病、纹枯病、稻飞虱、螟虫等病虫害。
初审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初审。适宜在河南沿黄及信阳地区、山东南部、江苏淮北、安徽沿淮及淮北地区种植。
品种名称:圣稻18(区试代号:圣稻172)
申请者:山东省水稻研究所
育种者:山东省水稻研究所
品种来源:圣稻14/圣06134
特征特性:粳型常规水稻品种。黄淮粳稻区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60.1天,比对照徐稻3号晚熟2天。株高95.9厘米,穗长17.3厘米,每穗总粒数156.4粒,结实率86.1%,千粒重24.7克。抗性:稻瘟病综合抗性指数分别为2.1和2.6,穗颈瘟损失率最高级1级,条纹叶枯病抗性等级3级。米质:整精米率66.5%,垩白粒率24%,垩白度1.8%,直链淀粉含量16.2%,胶稠度67 毫米,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3级。
产量表现: 2013年参加国家黄淮粳稻组区试,平均亩产642.36千克,比对照徐稻3号增产3.58%,达极显著水平;2014年续试平均亩产630.29千克,比对照徐稻3号增产4.07%,达极显著水平;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35.72千克,比对照徐稻3号增产3.85%,增产点比例75%。2015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61.26千克,较对照徐稻3号增产5.7%,增产点比例100%。
栽培技术要点: 1.一般5月中、上旬播种,大田亩用种量3~4千克,稀播匀播,培育壮秧。2.秧龄35天左右,6月中旬插秧,栽插株行距14×25厘米,每穴栽插4~6苗。3.适当控制氮肥用量,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亩施纯氮18千克,氮肥主要作底肥、分蘖肥,酌情施穗肥。4.薄水栽插、浅水护苗、活水促蘖、适时搁田、薄水孕穗,后期干湿交替,忌断水过早。5. 播前严格药剂浸种,防治干尖线虫病和恶苗病;注意及时防治纹枯病、稻曲病、稻飞虱、螟虫等病虫害。
初审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初审。适宜在河南沿黄、山东南部、江苏淮北、安徽沿淮及淮北地区种植。
品种名称:津稻565
申请者:天津市水稻研究所
育种者:天津市水稻研究所
品种来源:津稻5号/津稻263
特征特性:粳型常规水稻品种。黄淮粳稻区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57.8天,比对照徐稻3号早熟0.4天。株高103.8厘米,穗长17.2厘米,每穗总粒数177.8粒,结实率81.9%,千粒重24.1克。抗性:稻瘟病综合抗性指数分别为3.4和5.0,穗颈瘟损失率最高级5级,条纹叶枯病抗性等级3级。米质:整精米率64%,垩白粒率53%,垩白度5.3%,直链淀粉含量16.3%,胶稠度80 毫米。
产量表现:2013年参加国家黄淮粳稻组区试,平均亩产659.36千克,比对照徐稻3号增产6.32%,达极显著水平;2014年续试平均亩产650.92千克,比对照徐稻3号增产7.47%,达极显著水平;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54.72千克,比对照徐稻3号增产6.95%,增产点比例95%。2015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60.92千克,较对照徐稻3号增产5.64%,增产点比例100%。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播种,控制播种量,培育带蘖壮秧,秧田亩用种量同当地常规粳稻。2.秧龄35天左右,株行距26.6厘米×13.3厘米,每穴栽3~4苗。3.注意氮磷钾肥配合施用,中等肥力田亩施纯氮20~25千克,重施基肥、早施分蘖肥、补足穗肥。4.薄水栽秧,寸水活棵,浅水分蘖,够苗晒田,孕穗至齐穗期保持浅水层,灌浆至成熟期浅水湿润交替,不宜停水过早。5.播前药剂浸种防治干尖线虫病和恶苗病,大田注意防治稻瘟病、纹枯病、稻飞虱、螟虫等病虫害。
初审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初审。适宜在河南沿黄及信阳地区、山东南部、江苏淮北、安徽沿淮及淮北地区种植。
品种名称:淮208
申请者: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
育种者: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预1128/预1101
特征特性:粳型常规水稻品种。黄淮粳稻区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61.7天,比对照徐稻3号晚熟3.6天。株高108.2厘米,穗长16.6厘米,每穗总粒数169.6粒,结实率82.5%,千粒重26.6克。抗性:稻瘟病综合抗性指数分别为3.1和4.0,穗颈瘟损失率最高级5级,条纹叶枯病抗性等级1级。米质:整精米率65.3%,垩白粒率21.5%,垩白度2.3%,直链淀粉含量15.7%,胶稠度84 毫米,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3级。
产量表现: 2013年参加国家黄淮粳稻组区试,平均亩产665.03千克,比对照徐稻3号增产7.23%,达极显著水平;2014年续试平均亩产653.09千克,比对照徐稻3号增产7.83%,达极显著水平;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58.46千克,比对照徐稻3号增产7.57%,增产点比例100%。2015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58.7千克,较对照徐稻3号增产5.29%,增产点比例85.7%。
栽培技术要点:1.湿润育秧一般于5月中旬播种,每亩秧田播种量20-30千克;机插秧5月20~25日播种,每亩用种量3.0千克。2.湿润育秧秧龄30天左右,机插秧秧龄18~20天;中上等肥力田块每亩栽1.8万穴左右,基本苗6~7万。3. 每亩总氮量控制在20千克左右,前后期施氮比例为5.5:4.5,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栽后5~7天施尿素10千克/亩。4.前期浅水促早发,力争栽后20天,茎蘖数达24万左右,以后先轻后重分次搁田,最高茎蘖数控制在30万左右;后期采用干干湿湿的方法,切忌过早断水。5. 秧田期和大田前期注意防治灰飞虱、稻蓟马,中后期综合防治纹枯病、稻曲病、穗颈瘟、螟虫、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要注意黑条矮缩病、白叶枯病的防治。
初审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初审。适宜在河南沿黄及信阳地区、山东南部、江苏淮北、安徽沿淮及淮北地区种植。
品种名称:粮粳10号
申请者:新疆九禾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育种者:新疆九禾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品种来源:新稻6号/06-425//选珍
特征特性:粳型常规水稻品种。东北、西北中晚熟稻区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54.3天,比对照秋光晚熟0.1天。主要农艺性状两年区试综合表现为:每亩有效穗数32.2万,株高103.2厘米,穗长15.4厘米,每穗总粒数109.6粒,结实率88.2%,千粒重24.1克。抗性两年区试综合表现:稻瘟病综合抗性指数分别为2.4和2.6,穗颈瘟损失率最高级5级。主要米质指标两年区试综合表现:整精米率67.6%,垩白粒率9%,垩白度3%,直链淀粉含量15%,胶稠度87.3 毫米,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2级。
产量表现: 2013年参加国家中早粳中熟组组区试,平均亩产702.98千克,比对照秋光增产3.09%,不显著, 增产点比例75%。2014年续试平均亩产693.4千克,比对照秋光增产3.23%,达显著水平, 增产点比例77.8%。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97.91千克,比对照秋光增产3.17%,增产点比例76.5%。2015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700.45千克,较对照秋光增产7.79%,增产点比例100%。
栽培技术要点:1. 一般4月上、中旬育苗,播种量为每亩5~7千克。2. 5月上、中旬移栽,秧龄30天~35天,插秧以(30cm×10厘米)或{(30×20)×10}厘米的宽窄行为宜,每穴插6~7苗,基本苗每亩8~10万。3. 基肥每亩施有机肥1000千克、纯磷9千克、纯氮4.6千克、硫酸锌2千克;追肥一般亩施纯氮16~18千克,前期追肥量占总追肥量的70%,后期占30%。4.全生育期应以浅水灌溉为主,在分蘖末期,幼穗分化前进行晒田,以达到控制无效分蘖,中后期保持湿润灌溉,干湿交替,黄熟期停水。5. 播前严格药剂浸种,防治干尖线虫病和恶苗病;稻穗破口期注意防治稻曲病,抽穗期预防一次稻瘟病。
初审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初审。适宜在吉林省晚熟稻区、辽宁北部、宁夏引黄灌区、内蒙古赤峰地区、北疆沿天山稻区和南疆稻区种植。
品种名称:天隆优619
申请者:天津天隆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育种者:天津天隆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L6A×R19
特征特性:粳型杂交水稻品种。东北、西北中晚熟稻区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57.3天,比对照秋光晚熟3.1天。株高109.5厘米,穗长17.6厘米,每穗总粒数111.2粒,结实率87.3%,千粒重27.8克。抗性:稻瘟病综合抗性指数分别为1.5和1.5,穗颈瘟损失率最高级5级。米质:整精米率66.9%,垩白粒率6.3%,垩白度0.8%,直链淀粉含量17.6%,胶稠度72.7 毫米,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1级。
产量表现:2013年参加中早粳中熟稻组区试,平均亩产719.14千克,比对照秋光增产5.46%,达极显著水平, 增产点比例87.5%。2014年续试平均亩产745.35千克,比对照秋光增产10.97%,达极显著水平, 增产点比例88.9%。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733.02千克,比对照秋光增产8.36%,增产点比例88.2%。2015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92.8千克,较对照秋光增产6.62%,增产点比例100%。
栽培技术要点: 1.一般4月中下旬播种,用种量2~3千克/亩。2.秧龄35天左右,插秧行株距30厘米×13.3厘米,每穴4~5苗。3.施肥依据前重、中适、后轻原则,一般亩施纯氮16~20千克,最好适量施用硅、钾肥,以增强抗倒和抗病虫害能力。4.必须注意保持灌浆期水分供应,同时在中前期注意晒田,以控制无效蘖、增加根系活力和控制基部茎秆长度、防止倒伏。5. 播前严格药剂浸种,防治干尖线虫病和恶苗病;大田注意稻飞虱的防治;建议在始穗和齐穗期各防治一次稻瘟病。
初审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初审。适宜在吉林省晚熟稻区、辽宁北部、宁夏引黄灌区、内蒙古赤峰地区、北疆沿天山稻区和南疆稻区种植。
品种名称:松辽1838
申请者:公主岭市松辽农业科学研究所
育种者:公主岭市松辽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M26/秋田小町
特征特性:粳型常规水稻品种。东北、西北中晚熟稻区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48.7天,比对照吉玉粳晚熟6.6天。株高103.6厘米,穗长17.7厘米,每穗总粒数129.8粒,结实率92%,千粒重23.4克。抗性:稻瘟病综合抗性指数分别为0.7和0.9,穗颈瘟损失率最高级3级。米质:整精米率73.4%,垩白粒率14.3%,垩白度2.1%,直链淀粉含量15%,胶稠度82 毫米,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2级。
产量表现:2013年参加国家中早粳早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70.19千克,较对照吉玉粳增产1.93%,不显著,增产点比例62.5%。2014年续试平均亩产623.4千克,较对照吉玉粳增产1.9%,不显著,增产点比例50%。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99.75千克,较对照吉玉粳增产1.91%,增产点比例55.56%。2015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72.14千克,较对照吉玉粳增产10.13%,增产点比例100%。
栽培技术要点:1.一般4月中旬播种,旱育苗每平方米播芽种子300克。2. 5月中旬移栽,秧龄33~35天,行株距30厘米×18厘米,每穴栽插3~5苗。3. 施纯氮量10~11千克,按底肥5:蘖肥3:穗肥2的分配比例施入;亩施纯磷6.7kg全部用作底肥,亩施纯钾5.3千克,其中70%做底肥,30%用于拔节期追肥。4.采用浅—深—浅的灌溉方式,除孕穗期保持6cm水层,其他生育阶段均为3cm水层,生育后期间歇灌溉,干干湿湿,收获前15~20天停水。5.播种前做好种子消毒,防治恶苗病,生育期间注意防治病虫害。
初审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初审。适宜在吉林省晚熟稻区、辽宁省东北部、宁夏引黄灌区以及内蒙古赤峰地区种植。
品种名称:晶两优1212
申 请 者: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育 种 者: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湖南隆平高科种业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 晶4155S×R1212
特征特性: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华南作晚稻种植,全生育期116.9天,比对照博优998长1.8天。亩有效穗数17.3万,株高104.2厘米,穗长23.0厘米,穗总粒数156.6粒,结实率87.9%,千粒重24.2克。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4.0,穗瘟损失率最高级5级;白叶枯病7级;褐飞虱9级;中感稻瘟病,感白叶枯病、高感褐飞虱。米质:整精米率66.7%,长宽比3.2,垩白粒率9.7%,垩白度1.8%,胶稠度74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5.1%,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3级。
产量表现:2014年参加华南感光晚籼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26.52千克,比对照博优998增产10.98%,达极显著水平,增产点比例85.7%;2015年续试平均亩产494.63千克,比博优998增产10.15%,达极显著水平,增产点比例91.3%;两年区试平均亩产510.58千克,比博优998增产10.57%,增产点比例88.5%;2015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94.17千克,比博优998增产14.08%,增产点比例88.9%。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播种。一般7月上中旬播种,每亩大田亩用种量1.5千克,每亩秧田播种量15千克,稀播培育壮秧;2.秧龄20天左右(抛秧3.5-4叶),栽插规格16.7厘米×20厘米,每蔸栽2粒谷苗,每亩插足7-8万基本苗。3.需肥水平中等,一般亩施25%水稻专用复混肥35千克作底肥,栽后5-7天结合施用除草剂,亩追施尿素6-8千克,幼穗分化初期亩施氯化钾7.5千克,后期看苗适当补施穗肥。4.浅水活蔸,分蘖期干湿相间促分蘖,当每亩总苗数达到25万时,及时落水晒田,控制无效分蘖,提高成穗率。孕穗期至抽穗期保持田间有浅水。灌浆期干干湿湿,保持根系活力。切忌落水过早,以免根系和叶片早衰,影响米质。5.坚持强氯精浸种,预防恶苗病等种子带菌病害的发生。大田期根据病虫预报,及时施药防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白叶枯病、纹枯病等病虫害。稻瘟病重发区注意施药防治稻瘟病。
初审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初审。适宜在海南、广东中南及西南平原稻作区,广西桂南稻作区和福建南部作双季晚稻种植。
品种名称:晶两优华占
申 请 者: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育 种 者: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水稻研究所、湖南亚华种业科学研究院
品种来源:晶4155S×华占
特征特性: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华南作晚稻种植,全生育期117.4天,比对照博优998长2.2天。亩有效穗数18.2万,株高105.5厘米,穗长23.2厘米,穗粒数163.0粒,结实率83.2%,千粒重23.5克。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3.4,穗瘟损失率最高级5级;白叶枯病9级;褐飞虱9级;中感稻瘟病,高感白叶枯病、褐飞虱。米质:整精米率69.6%,长宽比3.2,垩白粒率18.7%,垩白度4.6%,胶稠度80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5.0%,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3级。
产量表现:2014年参加华南感光晚籼组区域试验,平平均亩产533.76千克,比对照博优998增产12.51%,达极显著水平,增产点比例85.7%;2015年续试平均亩产504.65千克,比博优998增产12.38%,达极显著水平,增产点比例91.35%;两年区试平均亩产519.20千克,比博优998增产12.44%,增产点比例88.5%;2015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07.13千克,比博优998增产16.72%,增产点比例92.6%。
栽培技术要点: 1.适时播种。一般7月上中旬播种,每亩大田亩用种量1.5千克,每亩秧田播种量15千克,稀播培育壮秧;2.秧龄20天左右(抛秧3.5-4叶),栽插规格16.7厘米×20厘米,每蔸栽2粒谷苗,每亩插足7-8万基本苗。3.需肥水平中等,一般亩施25%水稻专用复混肥35千克作底肥,栽后5-7天结合施用除草剂,亩追施尿素6-8千克,幼穗分化初期亩施氯化钾7.5千克,后期看苗适当补施穗肥。4.浅水活蔸,分蘖期干湿相间促分蘖,当每亩总苗数达到25万时,及时落水晒田。孕穗期至抽穗期保持田间有浅水。灌浆期干干湿湿,保持根系活力。切忌落水过早,以免根系和叶片早衰,影响米质。5.坚持强氯精浸种,预防恶苗病等种子带菌病害的发生。大田期根据病虫预报,及时施药防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白叶枯病、纹枯病等病虫害。稻瘟病重发区注意施药防治稻瘟病。
初审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初审。适宜在海南、广东中南及西南平原稻作区,广西桂南稻作区和福建南部作双季晚稻种植。
品种名称:隆两优534
申 请 者: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育 种 者: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深圳隆平金谷种业有限公司、湖南亚华种业科学研究院
品种来源:隆科638S×R534
特征特性: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华南作晚稻种植,全生育期118.7天,比博优对照998长3.5天。亩有效穗数17.4万,株高108.4厘米,穗长22.2厘米,穗粒数162.6粒,结实率82.2%,千粒重24.6克。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3.1,穗瘟损失率最高级3级;白叶枯病9级;褐飞虱7级;中抗稻瘟病,高感白叶枯病,感褐飞虱。米质:整精米率63.7%,长宽比3.3,垩白粒率16.3%,垩白度3.8%,胶稠度82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5.0%,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3级。
产量表现:2014年参加华南感光晚籼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26.52千克,比对照博优998增产9.86%,达极显著水平,增产点比例90.5%;2015年续试平均亩产494.63千克,比博优998增产10.35%,达极显著水平,增产点比例82.6%;两年区试平均亩产510.58千克,比博优998增产10.57%,增产点比例88.5%;2015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89.19千克,比博优998增产13.53%,增产点比例88.9%。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播种。一般7月上中旬播种,每亩大田亩用种量1.5千克,每亩秧田播种量15千克,稀播培育壮秧;2.秧龄20天左右(抛秧3.5-4叶),栽插规格16.7厘米×20厘米,每蔸栽2粒谷苗,每亩插足7-8万基本苗。3.需肥水平中等,一般亩施25%水稻专用复混肥35千克作底肥,栽后5-7天结合施用除草剂,亩追施尿素6-8千克,幼穗分化初期亩施氯化钾7.5千克,后期看苗适当补施穗肥。4.浅水活蔸,分蘖期干湿相间促分蘖,当每亩总苗数达到25万时,及时落水晒田,严控无效分蘖,提高成穗率。孕穗期至抽穗期保持田间有浅水。灌浆期干干湿湿,保持根系活力。切忌落水过早,以免根系和叶片早衰,影响米质。5.坚持强氯精浸种,预防恶苗病等种子带菌病害的发生。大田期根据病虫预报,及时施药防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白叶枯病、纹枯病等病虫害。
初审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初审。适宜在海南、广东中南及西南平原稻作区,广西桂南稻作区和福建南部作双季晚稻种植。
品种名称:隆两优黄莉占
申 请 者: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育 种 者: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深圳隆平金谷种业有限公司、湖南隆平高科种业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 隆科638S×黄莉占
特征特性: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华南作晚稻种植,全生育期116.9天,比对照博优998长1.8天。亩有效穗数17.3万,株高104.2厘米,穗长23.0厘米,穗总粒数156.6粒,结实率87.9%,千粒重24.2克。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4.0,穗瘟损失率最高级5级;白叶枯病7级;褐飞虱9级;中感稻瘟病,感白叶枯病,高感褐飞虱。米质:整精米率72.1%,长宽比3.2,垩白粒率6.0%,垩白度2.2%,胶稠度68.3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3.8%,达到部颁2级《优质品种》标准。
产量表现:2014年参加华南感光晚籼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26.14千克,比对照博优998增产10.90%,达极显著水平,增产点比例90.5%;2015年续试平均亩产489.78千克,比博优998增产9.07%,达极显著水平,增产点比例87.0%;两年区试平均亩产507.96千克,比博优998增产9.99%,增产点比例91.1%;2015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81.76千克,比博优998增产11.81%,增产点比例88.9。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播种。一般7月上中旬播种,每亩大田亩用种量1.5千克,每亩秧田播种量15千克,稀播培育壮秧;2.秧龄20天左右(抛秧3.5-4叶),栽插规格16.7厘米×20厘米,每蔸栽2粒谷苗,每亩插足7-8万基本苗。3.需肥水平中等,一般亩施25%水稻专用复混肥35千克作底肥,栽后5-7天结合施用除草剂,亩追施尿素6-8千克,幼穗分化初期亩施氯化钾7.5千克,后期看苗适当补施穗肥。4.浅水活蔸,分蘖期干湿相间促分蘖,当每亩总苗数达到25万时,及时落水晒田,严控无效分蘖,提高成穗率。孕穗期至抽穗期保持田间有浅水。灌浆期干干湿湿,保持根系活力。切忌落水过早,以免根系和叶片早衰,影响米质。5.坚持强氯精浸种,预防恶苗病等种子带菌病害的发生。大田期根据病虫预报,及时施药防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白叶枯病、纹枯病等病虫害。稻瘟病重发区注意施药防治稻瘟病。
初审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初审。适宜在海南、广东中南及西南平原稻作区,广西桂南稻作区和福建南部作双季晚稻种植。
品种名称:晶两优534
申 请 者: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育 种 者: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深圳隆平金谷种业有限公司、湖南隆平高科种业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 晶4155S×R534
特征特性: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长江上游作中稻种植,全生育期157.9天,比对照F优498长3.7天。亩有效穗数16.5万,株高109.3厘米,穗长24.3厘米,穗粒数196.8粒,结实率83.1%,千粒重24.33克。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3.2,穗瘟损失率最高级5级;褐飞虱9级;中感稻瘟病,高感褐飞虱。米质主要指标两年综合表现:整精米率58.40%,长宽比3.0,垩白粒率18.3%,垩白度2.7%,胶稠度62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8.0%,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2级。
产量表现:2014年参加长江上游中籼迟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02.88千克,比对照F优498增产3.17%,未达显著水平,增产点比例86.4%;2015年续试平均亩产649.72千克,比F优498增产1.02%,未达显著水平,增产点比例75.0%;两年区试平均亩产626.30千克,比F优498增产2.09%,增产点比例76.1%;2015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30.37千克,比F优498增产1.55%,增产点比例75.0%。
栽培技术要点:1.根据当地生态条件,适时早播,培育多蘖壮秧。2. 水育秧秧龄30~40天,插植规格20厘米×26厘米,亩栽1.25万穴,每穴插2粒谷,每亩插足基本苗6万以上。3.需肥水平中等,采取重施底肥,及时追施分蘖肥,后期看苗补施穗肥的施肥方法。4.移栽后深水活蔸,分蘖期浅水促蘖,当总苗数达到24万左右,及时落水晒田,孕穗期至抽穗期保持田面有浅水,灌浆期干干湿湿壮籽,后期不能断水过早,以防早衰和影响米质。5.坚持强氯精浸种,预防恶苗病等种子带菌病害的发生。大田期根据病虫预报,及时施药防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纹枯病、稻曲病、稻瘟病等病虫害。稻瘟病重发区注意防治稻瘟病。
初审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初审。适宜在云南、贵州(武陵山区除外)的中低海拔籼稻区、重庆(东北部和武陵山区除外)800米以下籼稻区、四川平坝丘陵稻区、陕西南部稻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品种名称:隆两优1206
申 请 者: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育 种 者: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湖南隆平高科种业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隆科638S×R1206
特征特性: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长江上游作中稻种植,全生育期157.3天,比F对照优498长3.1天。每亩有效穗数15.58万,株高112.3厘米,穗长22.8厘米,穗粒数181.2粒,结实率83.9%,千粒重26.40克。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3.7,穗瘟损失率最高级5级;褐飞虱9级;中感稻瘟病,高感褐飞虱。米质:整精米率58.2%,长宽比3.0,垩白粒率19.7%,垩白度2.7%,胶稠度76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7.4%,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2级。
产量表现:2014年参加长江上游中籼迟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69.04千克,比对照F优498减产2.62%,未显著水平,增产点比例54.5%;2015年续试平均亩产626.45千克,比F优498减产2.60%,未显著水平,增产点比例54.2%;两年区试平均亩产597.74千克,比F优498减产2.61%,增产点比例54.4%;2015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32.2千克,比F优498增产11.5%,增产点比例75.0%。
栽培技术要点:1.根据当地生态条件,适时早播,培育多蘖壮秧。2.水育秧秧龄30~40天,插植规格20厘米×26厘米,亩栽1.25万穴,每穴插2粒谷,每亩插足基本苗6万以上。3.需肥水平中等,重施底肥,及时追施分蘖肥,促前期分蘖,中后期严控氮肥用量,提高成穗率。4.移栽后深水活蔸,分蘖期浅水促蘖,当总苗数达到24万左右,及时落水晒田,孕穗期至抽穗期保持田面有浅水,灌浆期干干湿湿壮籽,后期不能断水过早,以防早衰和影响米质。5.坚持强氯精浸种,预防恶苗病等种子带菌病害的发生。大田期根据病虫预报,及时施药防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纹枯病、稻曲病等病虫害。稻瘟病重发区注意防治稻瘟病。
初审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初审。适宜在云南、贵州(武陵山区除外)的中低海拔籼稻区、重庆(武陵山区除外)800米以下籼稻区、四川平坝丘陵稻区、陕西南部稻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品种名称:隆两优1146
申 请 者: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育 种 者: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南隆平高科种业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 隆科638S×华恢1146
特征特性: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长江上游作中稻种植,全生育期155.0天,比对照F优498长0.8天。亩有效穗数14.97万,株高116.0厘米,穗长25.0厘米,穗粒数185.1粒,结实率84.1%,千粒重29.18克。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5.4,穗瘟损失率最高级7级;褐飞虱7级;感稻瘟病,感褐飞虱。米质:整精米率64.7%,长宽比2.8,垩白粒率16%,垩白度4.4%,胶稠度65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4.3%。达到部颁三级《优质品种》标准。
产量表现:2014年参加长江上游中籼迟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08.12千克,比对照F优498增产4.07%,达极显著水平,增产点比例81.8%;2015年续试平均亩产673.30千克,比F优498增产4.69%,达显著水平,增产点比例83.3%;两年区试平均亩产640.71千克,比F优498增产4.38%,增产点比例82.58%;2015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44.5千克,比F优498(CK)增产23.7%,增产点比例100%。
栽培技术要点:1.根据当地生态条件,适时早播,培育多蘖壮秧。2.水育秧秧龄30~40天,插植规格20厘米×26厘米,亩栽1.25万穴,每穴插2粒谷,每亩插足基本苗6万以上。3.需肥水平中等,重施底肥,及时追施分蘖肥,促前期分蘖,中后期严控氮肥用量,提高成穗率。4.移栽后深水活蔸,分蘖期浅水促蘖,当总苗数达到24万左右,及时落水晒田,孕穗期至抽穗期保持田面有浅水,灌浆期干干湿湿壮籽,后期不能断水过早,以防早衰和影响米质。5.坚持强氯精浸种,预防恶苗病等种子带菌病害的发生。大田期根据病虫预报,及时施药防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纹枯病、稻曲病、稻瘟病等病虫害。
初审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初审。适宜在云南、贵州(武陵山区除外)的中低海拔籼稻区、重庆(武陵山区除外)800米以下籼稻区、四川平坝丘陵稻区、陕西南部稻区的稻瘟病轻发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品种名称:晶两优1377
申 请 者: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育 种 者: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隆平金谷种业有限公司、湖南隆平高科种业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 晶4155S×R1377
特征特性: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长江上游作中稻种植,全生育期158.5天,比对照F优498长4.3天。亩有效穗数15.74万,株高108.9厘米,穗长24.2厘米,穗粒数201.2粒,结实率80.6%,千粒重24.70克。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3.8,穗瘟损失率最高级5级;褐飞虱9级;中感稻瘟病,高感褐飞虱。米质:整精米率68.1%,长宽比3.0,垩白粒率6%,垩白度1.4%,胶稠度62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6.4%,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2级。
产量表现:2014年参加长江上游中籼迟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73.41千克,比对照F优498减产1.87%,未达显著水平,增产点比例54.5%;2015年续试平均亩产654.64千克,比F优498增产1.79%,未达显著水平,增产点比例83.3%;两年区试平均亩产614.03千克,比F优498减产0.04%,增产点比例71.7%;2015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37.72千克,比F优498增产2.73%,增产点比例91.7%。
栽培技术要点:1.根据当地生态条件,适时早播,培育多蘖壮秧。2.水育秧秧龄30~40天,插植规格20厘米×26厘米,亩栽1.25万穴,每穴插2粒谷,每亩插足基本苗6万以上。3.需肥水平中等,重施底肥,及时追施分蘖肥,促前期分蘖,中后期严控氮肥用量,提高成穗率。4.移栽后深水活蔸,分蘖期浅水促蘖,当总苗数达到24万左右,及时落水晒田,孕穗期至抽穗期保持田面有浅水,灌浆期干干湿湿壮籽,后期不能断水过早,以防早衰和影响米质。5.坚持强氯精浸种,预防恶苗病等种子带菌病害的发生。大田期根据病虫预报,及时施药防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纹枯病、稻曲病等病虫害。稻瘟病重发区注意防治稻瘟病。
初审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初审。适宜在贵州(武陵山区除外)的中低海拔籼稻区、重庆(武陵山区除外)800米以下籼稻区、四川平坝丘陵稻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品种名称:晶两优534
申 请 者: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育 种 者: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深圳隆平金谷种业有限公司、湖南隆平高科种业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晶4155S×R534
特征特性: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长江中下游作中稻种植,全生育期136.9天,比对照丰两优四号长0.4天。亩有效穗数16.2万,株高120.1厘米,穗长25.3厘米,穗粒数200.5粒,结实率85.9%,千粒重23.9克。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2.1,穗瘟损失率最高级1级;白叶枯病5级;褐飞虱9级;抗稻瘟病,中感白叶枯,高感褐飞虱。米质主要指标两年综合表现:整精米率68.0%,长宽比3.1,垩白粒率9%,垩白度2.8%,胶稠度79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6.0%,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2级。
产量表现:2014年参加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30.21千克,比对照丰两优四号增产6.26%,达极显著水平,增产点比例77.8%;2015年续试平均亩产644.42千克,比丰两优四号增产5.28%,达极显著水平,增产点比例78.3%;两年区试平均亩产637.31千克,比丰两优四号增产5.77%,增产点比例78.02%;2015年生产试验,比对照丰两优四号长1.1天;平均亩产681.23千克,比对照增产5.10%,增产点比例100.0%。
栽培技术要点:1.根据当地生态条件,适时播种,培育多蘖壮秧。每亩大田用种量0.75千克,每亩秧田播种量10千克。2.秧龄30天或秧苗叶龄5-6叶移栽,插植规格20厘米×26厘米,每蔸插2粒谷秧,每亩插基本苗6万以上。3.需肥水平中等,一般亩施纯氮12千克,五氧化二磷6千克、氧化钾6.5千克,采取重施底肥,早施追肥,后期看苗补施穗肥的施肥方法。4.移栽后深水活蔸,分蘖期浅水促蘖,当总苗数达到24万左右,及时落水晒田,孕穗期至抽穗期保持田面有浅水,灌浆期干干湿湿壮籽,后期不能断水过早,以防早衰和影响米质。5.坚持强氯精浸种,预防恶苗病等种子带菌病害的发生。大田期根据病虫预报,及时施药防治稻螟虫、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等病虫害。
初审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初审。适宜在江西、湖南(武陵山区除外)、湖北(武陵山区除外)、安徽、江苏的长江流域稻区以及福建北部、河南南部作一季中稻种植。
品种名称:隆两优1988
申 请 者: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育 种 者: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南隆平高科种业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隆科638S×R1988
特征特性: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长江中下游作中稻种植,全生育期138.6天,比对照丰两优四号长2.4天。亩有效穗数15.4万,株高125.8厘米,穗长25.3厘米,穗粒数191.4粒,结实率84.9%,千粒重27.6克。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3.6,穗瘟损失率最高级5级;白叶枯病7级;褐飞虱9级;中感稻瘟病,感白叶枯病,高感褐飞虱。米质:整精米率55.8%,长宽比3.1,垩白粒率16%,垩白度4.4%,胶稠度89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4.5%。
产量表现:2014年参加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40.68千克,比对照丰两优四号增产6.69%,增产点比例81.5%;2015年续试平均亩产672.80千克,比丰两优四号增产9.30%,增产点比例87.0%;两年区试平均亩产656.74千克,比丰两优四号增产7.99%,增产点比例84.2%;2015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72.26千克,比对照丰两优四号增产3.72%,增产点比例100%。
栽培技术要点: 1.根据当地生态条件,适时播种,培育多蘖壮秧。每亩大田用种量0.75千克,每亩秧田播种量10千克。2.秧龄30天或秧苗叶龄5-6叶移栽,插植规格20厘米×26厘米,每蔸插2粒谷秧,每亩插基本苗6万以上。3.需肥水平中等,一般亩施纯氮12千克,五氧化二磷6千克、氧化钾6.5千克,采取重施底肥,早施追肥,后期看苗补施穗肥的施肥方法。4.移栽后深水活蔸,分蘖期浅水促蘖,当总苗数达到25万左右,及时落水晒田,孕穗期至抽穗期保持田面有浅水,灌浆期干干湿湿壮籽,后期不能断水过早,以防早衰和影响米质。5.坚持强氯精浸种,预防恶苗病等种子带菌病害的发生。大田期根据病虫预报,及时施药防治稻螟虫、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纹枯病、稻曲病等病虫害,稻瘟病重发区注意防治稻瘟病。
初审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初审。适宜在江西、湖南(武陵山区除外)、湖北(武陵山区除外)、安徽的长江流域稻区以及福建北部、河南南部作一季中稻种植。
品种名称:隆两优3189
申 请 者: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育 种 者: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南隆平高科种业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隆科638S×R3189
特征特性: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长江中下游作中稻种植,全生育期137.9天,比对照丰两优四号长1.4天。亩有效穗数15.4万,株高125.8厘米,穗长25.3厘米,穗粒数191.4粒,结实率84.9%,千粒重27.6克。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3.6,穗瘟损失率最高级5级;白叶枯病7级;褐飞虱9级;中感稻瘟病,感白叶枯病,高感褐飞虱。米质:整精米率55.8%,长宽比3.1,垩白粒率16%,垩白度4.4%,胶稠度89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4.5%。
产量表现:2014年参加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27.32千克,比对照丰两优四号增产4.70%,增产点比例81.5%;2015年续试平均亩产639.05千克,比对照增产5.47%,增产点比例87.0%;两年区试平均亩产633.19千克,比对照增产5.09%,增产点比例84.2%;2015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66.22千克,比对照增产2.78%,增产点比例100.0%。
栽培技术要点: 1.根据当地生态条件,适时播种,培育多蘖壮秧。每亩大田用种量0.75千克,每亩秧田播种量10千克。2.秧龄30天或秧苗叶龄5-6叶移栽,插植规格20厘米×26厘米,每蔸插2粒谷秧,每亩插基本苗6万以上。3.需肥水平中等,一般亩施纯氮12千克,五氧化二磷6千克、氧化钾6.5千克,采取重施底肥,早施追肥,后期看苗补施穗肥的施肥方法。4.移栽后深水活蔸,分蘖期浅水促蘖,当总苗数达到24万左右,及时落水晒田,孕穗期至抽穗期保持田面有浅水,灌浆期干干湿湿壮籽,后期不能断水过早,以防早衰和影响米质。5.坚持强氯精浸种,预防恶苗病等种子带菌病害的发生。大田期根据病虫预报,及时施药防治稻螟虫、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纹枯病、稻曲病等病虫害。稻瘟病常发区注意防治稻瘟病。
初审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初审。适宜在江西、湖南(武陵山区除外)、湖北(武陵山区除外)、安徽、江苏的长江流域稻区以及福建北部、河南南部作一季中稻种植。
品种名称:隆两优3463
申 请 者: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育 种 者: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南隆平种业有限公司、湖南隆平高科种业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隆科638S×R3463
特征特性: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长江中下游作中稻种植,全生育期139.3天,比对照丰两优四号长2.8天。亩有效穗数14.6万,株高123.7厘米,穗长24.8厘米,穗粒数188.6粒,结实率85.5%,千粒重28.2克。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3.7,穗瘟损失率最高级7级;白叶枯病5级;褐飞虱9级;感稻瘟病,中感白叶枯病,高感褐飞虱。米质:整精米率56.8%,长宽比3.2,垩白粒率14.3%,垩白度3.8%,胶稠度85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5.5%,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3级。
产量表现:2014年参加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17.02千克,比对照丰两优四号增产4.04%,增产点比例77.8%;2015年续试平均亩产640.34千克,比丰两优四号增产4.61%,增产点比例78.2%;两年区试平均亩产628.68千克,比丰两优四号增产4.33%,增产点比例78.0%;2015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72.45千克,比丰两优四号增产3.84%,增产点比例100.0%。
栽培技术要点: 1.根据当地生态条件,适时播种,培育多蘖壮秧。每亩大田用种量0.75千克,每亩秧田播种量10千克。2.秧龄30天或秧苗叶龄5-6叶移栽,插植规格20厘米×26厘米,每蔸插2粒谷秧,每亩插基本苗6万以上。3.需肥水平中等,一般亩施纯氮12千克,五氧化二磷6千克、氧化钾6.5千克,采取重施底肥,早施追肥,后期看苗补施穗肥的施肥方法。4.移栽后深水活蔸,分蘖期浅水促蘖,当总苗数达到25万左右,及时落水晒田,孕穗期至抽穗期保持田面有浅水,灌浆期干干湿湿壮籽,后期不能断水过早,以防早衰和影响米质。5.坚持强氯精浸种,预防恶苗病等种子带菌病害的发生。大田期根据病虫预报,及时施药防治稻螟虫、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纹枯病、稻曲病等病虫害。稻瘟病常发区注意防治稻瘟病。
初审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初审。适宜在江西、湖南(武陵山区除外)、湖北(武陵山区除外)、安徽的长江流域稻区以及福建北部、河南南部的稻瘟病轻发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品种名称:隆两优149
申 请 者: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育 种 者: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南隆平高科种业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 隆科638S×R149
特征特性: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长江中下游作中稻种植,全生育期138.7天,比对照丰两优四号长2.2天。亩有效穗数14.9万,株高127.9厘米,穗长25.0厘米,穗粒数180.1粒,结实率84.9%,千粒重29.0克。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3.3,穗瘟损失率最高级9级;白叶枯病9级;褐飞虱9级;高感稻瘟病,高感白叶枯病、褐飞虱。米质:整精米率52.3%,长宽比3.2,垩白粒率17.7%,垩白度3.4%,胶稠度84.3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5.1%,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3级。
产量表现:2014年参加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15.80千克,比对照丰两优四号增产3.83%,增产点比例81.5%;2015年续试平均亩产633.38千克,比丰两优四号增产3.48%,增产点比例78.3%;两年区试平均亩产624.59千克,比丰两优四号增产3.65%,增产点比例79.9%;2015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65.23千克,比丰两优四号增产2.72%,增产点比例100.0%。
栽培技术要点: 1.根据当地生态条件,适时播种,培育多蘖壮秧。每亩大田用种量0.75千克,每亩秧田播种量10千克。2.秧龄30天或秧苗叶龄5-6叶移栽,插植规格20厘米×26厘米,每蔸插2粒谷秧,每亩插基本苗6万以上。3.需肥水平中等,一般亩施纯氮12千克,五氧化二磷6千克、氧化钾6.5千克,采取重施底肥,早施追肥,后期看苗补施穗肥的施肥方法。4.移栽后深水活蔸,分蘖期浅水促蘖,当总苗数达到25万左右,及时落水晒田,孕穗期至抽穗期保持田面有浅水,灌浆期干干湿湿壮籽,后期不能断水过早,以防早衰和影响米质。5.坚持强氯精浸种,预防恶苗病等种子带菌病害的发生。大田期根据病虫预报,及时施药防治稻螟虫、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纹枯病、稻曲病等病虫害。注意防治稻瘟病。
初审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初审。适宜在江西、湖南(武陵山区除外)、湖北(武陵山区除外)、安徽的长江流域稻区以及福建北部、河南南部的稻瘟病轻发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品种名称:隆两优1319
申 请 者: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育 种 者: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南隆平高科种业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 隆科638S×R1319
特征特性: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长江中下游作中稻种植,全生育期139.6天,比对照丰两优四号长3.1天。亩有效穗数15.3万,株高127.0厘米,穗长25.0厘米,穗粒数197.6粒,结实率84.4%,千粒重25.3克。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3.4,穗瘟损失率最高级9级;白叶枯病7级;褐飞虱7级;高感稻瘟病,感白叶枯病,褐飞虱。米质:整精米率53.2%,长宽比3.3,垩白粒率14.7%,垩白度4.0%,胶稠度62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8.3%,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3级。
产量表现:2014年参加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94.07千克,比对照丰两优四号(CK)增产0.17%,增产点比例63.0%;2015年续试平均亩产630.81千克,比丰两优四号增产3.06%,增产点比例72.8;两年区试平均亩产612.44千克,比丰两优四号增产1.61%,增产点比例72.8%;2015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70.5千克,比丰两优四号增产3.53%,增产点比例100.0%。
栽培技术要点:1.根据当地生态条件,适时播种,培育多蘖壮秧。每亩大田用种量0.75千克,每亩秧田播种量10千克。2.秧龄30天或秧苗叶龄5-6叶移栽,插植规格20厘米×26厘米,每蔸插2粒谷秧,每亩插基本苗6万以上。3.需肥水平中等,一般亩施纯氮12千克,五氧化二磷6千克、氧化钾6.5千克,采取重施底肥,早施追肥,后期看苗补施穗肥的施肥方法。4.移栽后深水活蔸,分蘖期浅水促蘖,当总苗数达到26万左右,及时落水晒田,严控无效分蘖,提高成穗率。孕穗期至抽穗期保持田面有浅水,灌浆期干干湿湿壮籽,后期不能断水过早,以防早衰和影响米质。5.坚持强氯精浸种,预防恶苗病等种子带菌病害的发生。大田期根据病虫预报,及时施药防治稻螟虫、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纹枯病、稻曲病等病虫害。注意防治稻瘟病。
初审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初审。适宜在江西、湖南(武陵山区除外)、湖北(武陵山区除外)、安徽的长江流域稻区以及福建北部、河南南部的稻瘟病轻发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品种名称:隆优4945
申 请 者: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育 种 者: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南隆平种业有限公司、湖南隆平高科种业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隆香 634A×R4945
特征特性: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品种。长江中下游作双季晚稻种植,全生育期118.2天,比对照比五优308早熟0.6天。亩有效穗数20.0万,株高103.8厘米,穗长22.1厘米,穗总粒数163.5粒,结实率80.4%,千粒重25.8克。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4.7,穗瘟损失率最高级7级;白叶枯病7级;褐飞虱9级;感稻瘟病,感白叶枯病,高感褐飞虱。米质:整精米率64.5%,长宽比3.4,垩白粒率16%,垩白度5.6%,胶稠度68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5.0%。
产量表现:2014年参晚籼早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86.75千克,比对照五优308增产5.25%,增产点比例81.8%;2015年续试平均亩产602.18千克,比五优308增产4.53%,增产点比例86.4%;两年区试平均亩产594.46千克,比五优308增产4.89%,增产点比例84.1%;2015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38.93千克,比五优308增产5.08%,增产点比例100.0%。
栽培技术要点:1.根据当地生态条件,适时播种,培育多蘖壮秧。秧田播种量每亩10千克,大田亩用种量1.50千克。2.秧苗叶龄5.5叶移栽, 秧龄控制在30天以内;插植规格16.5厘米×20厘米,每蔸插2粒谷秧;3.需肥水平中等,一般亩施纯氮11千克,五氧化二磷6千克、氧化钾6.5千克。采取重施底肥,早施追肥,后期看苗补施穗肥的施肥方法,主攻前期分蘖,增加有效穗。加强中后期管理,提高结实率。4.搞好水分管理,保持根系活力,以防早衰。5.坚持强氯精浸种,大田期根据病虫预报,及时施药防治二化螟、三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白叶枯病、纹枯病等病虫害。稻瘟病常发区注意防治稻瘟病。
初审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初审。适宜在江西、湖南、湖北、浙江和安徽南部的双季稻区稻瘟病轻发区作晚稻种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