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做主食要过多道坎儿:科学种植 平稳供给 产品研发..
本报讯 (记者 焦培培)3月25日,第三届中国马铃薯农场主大会在内蒙古呼和浩特举办。马铃薯产业在把握国家主粮化战略机遇的同时,更要理性思考,强化科学种植,提高产品品质,开发下游加工,助力产业升级。
与会专家提醒,全面推进马铃薯主食化战略给产业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但要克服多重瓶颈。首先,从种植层面看,以内蒙古、河北、山西为代表的重点产区的种植和管理技术不足,尤其是病害防控和水肥管理技术方面有较大提升空间。内蒙古农科院曹春梅研究员在报告中指出,当前马铃薯土传病害在西北主地区防控压力依然巨大,不仅需要先进的种植技术和高效的水肥管理,更需要科学的管理理念和技术。北京新惠农农业生产资料有限公司总经理甘良涛在报告中提出,针对马铃薯的生长特点,在种植中更应该提倡均衡营养供给的理念。会上,安徽六国马铃薯专用肥等针对马铃薯特点设计的农资产品套餐颇受农场主青睐。
马铃薯目前的生产格局存在问题,主要是价格难以摆脱低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副研究员李辉尚分析,年初以来马铃薯价格一路走高主要得益于南方蔬菜供应短缺。马铃薯消费量相对平稳,但种植面积却并不稳定。马铃薯要保证平稳供应才能避免价格大幅波动。从最近的趋势来看,随着玉米种植面积的逐年调减,马铃薯可能会成为“粮改经”的重点替代品种,种植面积会有所增加。有关部门预测:2016年西北、西南、东北等主产区种植面积增幅达100万亩左右。种植面积的增加,将改变马铃薯市场供需状况,下游深加工产业就成为一个关键环节。加工产业如果不能消化新增产量,种出来的马铃薯是无法直接替代主粮的。
对此,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刘刚研究员表示,让马铃薯成为中国人饭桌上的主食,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更要在品种筛选、全粉加工和原薯加工等领域实现技术有突破、产业规模化。马铃薯具有营养全面的特点,有关企业应研发更多高附加值的加工型产品,拓宽马铃薯加工产业链。
本次会议由中国马铃薯农场主联盟主办,安徽六国股份有限公司协办。与会专家和500多名马铃薯农场主齐聚一堂,就产业政策、市场分析、农场管理、营销渠道、品牌建设等话题深入探讨。40多家农药、化肥、农机、种薯等企业参与技术交流、产品展示和商务对接。
(责任郝锐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