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定点扶贫恩施、湘西三十年
1986年,国家农业部贯彻中央部署要求,担负起了帮助武陵山区核心贫困区恩施、湘西两个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历史重任,并许下“农民不脱贫,帮扶不脱钩”的铿锵承诺——
30年来,农业部调动全系统力量,对定点扶贫地区进行倾斜帮扶。一笔笔资金、一个个项目让这里的农村基础设施逐年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观,摆脱贫困的步伐逐渐加快;
30年来,农业部派出336名干部挂职恩施、湘西,他们讲政治、讲大局、讲奉献,入山村、进企业、到基地,访民情、知民意、解民忧,与当地干部群众结下了深厚情谊;
30年来,在农业部的帮助下,恩施、湘西两州形成了一批特色产业和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去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7969元、6648元,均为2001年的5倍多。
滴水穿石,久久为功!苍茫武陵、悠悠酉水见证了这片大地的沧桑巨变,更记录了农业部始终不渝的坚定帮扶。三十年的定点扶贫,提升的不仅仅是经济发展水平,更重要的是造就了全新的发展理念。
夯基础、做实事、暖民心,树立以人为本发展观,以贫困户和贫困人口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农业部把定点扶贫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来看待,制订总体帮扶方案和年度帮扶计划,一张蓝图绘长远,一茬接着一茬干,扶贫干部高标准、严要求,做示范,促进贫困地区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还在正月里,武陵山区里野樱花已经随处可见,吊檐垛脊的吊脚楼在青山碧水间忽隐忽现,湖北省恩施州来凤县黄柏村党支部书记杨长胜家的吊脚楼就是其中的一座。 “全村有47辆私人小汽车,家家有存款,没有贫困户。今年过年村里道路还堵了车呢!”站在山头上,看着村里的1200亩藤茶基地,老杨说这在十几年前想都不敢想。“藤茶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是农业部挂职干部帮扶村民发展起来的,没有农业部的支持,不会发展这么好。”杨长胜说,以前藤茶种植都是零零散散的,收入很低,村里困难户占到一大半,温饱都成了问题。
当年,农业部扶贫联络工作组在调研时发现,藤茶是一款价值很高的保健茶,具有极大的市场潜力,发展藤茶产业,可以助力贫困户和贫困人口脱贫。在扶贫联络工作组的协助下,藤茶基地成立,起初只有400亩。
现在,“种苗一到,老百姓都抢着要。”恩施州农业局副局长曾生说。
上世纪80年代初,武陵山区的恩施、湘西几百万人仍然生活在衣不遮体、食不果腹、房不避风雨的贫困线上,贫困发生率在60%以上。
小康路上,不能让一个民族兄弟掉队。这是党和政府的承诺!
中央指出,欠发达地区不是包袱,要给予政策,赋予观念,为他们创造更多的发展机遇和条件。
农业部历届党组对定点扶贫工作都给予了高度的重视,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多次去武陵山区调研、指导扶贫工作。扶贫联络工作组真挂实下,一茬接着一茬干,把改善贫困户和贫困人口的生产生活条件作为推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和贫困户、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先导性工作。先后实施了一批植物保护工程、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建设、旱作节水灌溉、农技推广综合服务、农业市场信息体系建设、农业科技直通车等基础建设项目,极大地改善了农业生产与服务条件,夯实了两州农业发展的基础。30年来,两州累计减少贫困人口近500万人。
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省湘西州十八洞村时强调,发展生产要实事求是。农业部挂职干部将总书记的要求牢牢记在了心里,落实到了行动中。
做实事就是要带领贫困地区老百姓做会干能干的事。湘西永顺县松柏镇花桥村土地贫瘠稀少,发展乏力,困难户多。扶贫联络工作组因地制宜帮助村里发展猕猴桃产业,三年就见了效益。“老百姓知道猕猴桃一斤可以卖到8元,兴奋得不得了。”镇农技站站长欧道凡回忆说,当年那些贫困户早已脱贫。
如今,永顺县猕猴桃产业已达到8.3万亩,亩产也从300斤发展到1000斤。当地为了感谢农业部的帮扶,将一条通往猕猴桃产业基地的路称为粮援路,也叫致富路。“老百姓说,农业部的扶贫实打实!”湘西农委主任田科虎说。
的确,记者2月24日抵达湘西采访,农业部第11批扶贫联络工作组16日刚刚到任,顾不上接受采访,副组长孙法军跟记者匆匆打了个照面就乘高铁赴长沙谈合作去了。
在湘西龙山县石羔镇中南村,农业部2002年兴建的龙山县农科所生态示范园如今仍承担着每年40到50个农业新品种的试验示范任务,还通过“树下经济”养殖高品质黑鸡、通过黑猪野猪杂交养殖新型黑猪,探索新型种养模式。“项目是当时的农业部挂职副县长李波发起的,占地200亩,最多时年试验新品种108 个。”时任县农科所所长的彭顺湘回忆说,“示范项目让当地人第一次在冬天吃到了哈密瓜,示范园开创的许多模式至今仍是龙山现代农业发展的样板。”
湘西农民历来喜欢养黑猪,扶贫联络工作组因势利导,从2006年起实施“湘西黑猪原种场建设项目”,将其从传统农业项目发展成为有市场潜力的富民产业。“养殖基地的贫困农户家庭,年养殖300头湘西黑猪,年纯收入达6万元以上,还能带动周边困难户脱贫。”湘西州农委副主任谷玉仙说。
三十年,农业部在恩施、湘西两州援建实施了茶叶、马铃薯、猕猴桃、山羊、生猪、鱼苗鱼种、草种基地、天然草场保护与改良、动物防疫体系等一系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以茶叶、烟叶、蔬菜、生猪为主的现代农业产业板块显现,特色农业已经开花结果,成为农民增加收入、实现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
“这些挂职干部懂政策又接地气,带来了新观点、新思维、新作风,好比一根根接收党的政策的天线,为武陵山区打通了一条条通道,为武陵山区脱贫奔小康作出了重大贡献。”恩施州委书记王海涛这样比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