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全球场内期货及期权交易量增长13.5%

美国期货业协会(FIA)对全球78家衍生品交易所的最新统计,2015年全球场内期货和期权总交易量约247.7亿手,同比增长13.5%,逼近2011年249.9亿手的历史峰值水平,连续三年保持增长,2013年和2014年分别小幅增长2.1%和1.5%。

分地域看,去年,亚太地区的场内期货和期权交易量增长33.7%至97亿手,占全球市场份额的39%;欧洲地区交易量增长8.2%至47.7亿手,占全球市场的19%;北美地区交易量微降0.2%至81.9亿手,占全球市场的33%;拉美地区交易量下降4.4%至14.5亿手,这已是该地区期货和期权交易量连续第三年下滑。

分产品看,交易量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股指、个股、利率类产品,交易量增长幅度较大的是非传统工业品(如化工、铁矿石等)、基础金属、外汇和能源类产品,增幅分别为131.6%、46.8%、31.2%和21.2%。值得一提的是,个股、利率、贵金属类产品去年交易量均是负增长。

交易所排名方面,去年,交易量排在前5位的分别为CME集团、印度国家证券交易所、欧洲期货交易所、洲际交易所和莫斯科交易所,除洲际交易所交易量下降外,其他4家交易所均实现了增长,其中印度国家证券交易所交易量增幅达61.2%。巴西证券期货交易所交易量下降4.4%,排名由2014年的第5位降至第6位。

中国内地、香港和台湾的6家衍生品交易所的交易量均保持两位数增长。大商所、郑商所、上期所、港交所、中金所和台湾期交所分列第8、9、10、17、18和19位。与2014年相比,中国内地期交所交易排名总体稳定,大商所、郑商所的排名分别前进2和4位。

在交易量排名前20位的农产品期货和期权产品中,我国内地的农产品期货占到11个,其中豆粕、菜粕、白糖、棕榈油、豆油期货分列前5位,天然橡胶、玉米、玉米淀粉、棉花1号、黄大豆1号和鸡蛋期货分列第7、9、13、16、17和19位。

在交易量排名前20位的金属期货和期权产品中,内地期交所和港交所旗下的LME上市的品种占到13个,螺纹钢、铁矿石、沪银、沪铜、沪镍、伦铝、沪锌期货分列前7位。其中,铁矿石期货交易量大幅增长169.4%,沪铝交易量增长64.4%。

能源期货和期权交易量排名方面,我国内地的石油沥青、焦煤、焦炭期货分列第13、16和17位。在股指期货和期权交易量排名上,排在首位的是印度国家证券交易所的CNXNifty期权,中金所的沪深300指数期货居于第7位,台湾期交所的Taiex期权排在第10位。

对于亚太地区去年场内期货和期权交易量的高速增长,有分析人士称,这与亚洲地区特别是中国内地交易所推出的非传统工业品期货的良好表现有关。近几年,中国内地交易所上市了一批非传统工业品期货品种,如PTA、甲醇、PP、LLDPE等化工类期货。去年,这些非传统工业品期货的成交总量为8.197亿手,是2014年的两倍多。

该分析人士同时表示,FIA统计以合约成交量为标准,不同交易所的合约规模大小不尽相同。亚洲地区许多交易所的参与者以中小散户为主,合约规模相对较小。而北美和欧洲领先的交易所采用的都是较大规模的合约,对机构投资者、企业对冲和其他大型参与者有更好的适用性。(来源:期货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