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建首创“产业嫁接论”,与你分享下一个十年经济走向

2016年3月17日,华大集团董事长汪建出席深圳创新发展研究院智库报告厅的活动,发表题为“创新发展新思维——产业嫁接论”的演讲,首次与大家分享他的“产业嫁接论”这一观点。活动由深圳创新发展研究院理事长、深圳市委原常委张思平主持并致辞,现场聚集了百余位政、商界及媒体人士出席活动。

张思平理事长在致辞中提到,深圳创新发展研究院评“深圳改革创新奖”的时候,华大基因荣获首届“深圳改革创新奖”的第一名。华大基因把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产业发展融为一体,创造了企业发展的一个很好的商业模式。

演讲中,汪建从科技、教育、医疗、产业四方面对“嫁接论”进行诠释,并以深圳、华大模式为例进行阐述。

汪建的三观

“我的三观(和大家)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衣食住行人之初,生优病少是根本,吃喝玩乐是人之常情”,在演讲的开始,汪建聊了他的三观,并重新定义了“吃喝玩乐”。“吃喝是我们营养的需求,但是今天这种过度饮食导致了肥胖性疾病很有问题。玩,我们曾经有一个翻译上的错误,不是奥运‘会’,其实这就是一个游戏、就是一个运动。‘乐’是一个精神层面”。

“基因是生命传承的唯一物质,生命之源源于基因”。我们的基因是为了清洁的水和空气做准备的,是为了迎接青山绿水准备的,不可能抗住污染。今天的生活方式、今天的生产方式都有问题了,我们个体需要“对生命负责,对自己负责”。

他对华大平均27岁的员工的要求是两质(体质、颜质)永葆,觉得人的终极追求一定是健康长寿。在他看来,人们对物质的过度追求是无意义的,现代经济的发展也是阶段性的,但是生命经济,围绕着人的生老病死和体质颜质是一个无穷的,是一个永续的发展,是一个要选择的方向。

科技是新经济基础

汪建表示,中国近一百年一直处于追赶状态,这30年的追赶深圳市是最典型的,我们一边强调技术创新,一边强调我们的产业模式,一边快速地全球化。今天的工业格局是变不了的工业格局,在未来在基因资源上,我们能不能走出一条新的路子来。

如果一个新的经济时代要发展,一定要从根本的认知开始,所以要做基础研究。汪建提到,十几年前做科研叫做“扛洋枪”,今天可以说我们“扛土枪打洋仗”,终于到了一个有全球影响力的全新发展阶段。去年自然出版集团发表《2015中国自然出版指数》增刊,分析了中国2012年至2014年期间的科研产出,华大基因在《自然》和《科学》的发表指数中排名全国第三,产业界国际合作贡献第一。

生命大数据要有开拓,只有认识世界,才能改变世界。基因大数据方面,现在我们的产出大概能够占全球30%,全球的农业物种测序我们贡献了70%。我们左手挣了钱,右手就花在科研。我们养鱼是一个常规养鱼单位面积130倍。我们不说扶贫、脱贫,就让我们的贫困对象直接发财致富,永续发展。

生命是1,其他都是0

汪建说,发展为了生命,活着就是生命,健康是硬道理,健康是1,生命是1,其他都是0,越多越好,但是没有那个1,什么都没有。

拿癌症来说,正常细胞和肿瘤细胞有差别,但等你发现实体肿瘤的时候已经晚了,但是基因检测的方法可以早期发现。许多孩子一针致聋,这些90%是可以预防的。华大重视罕见病,组织国际罕见病大会,关注公益,有千家医院跟我们在合作,希望能够引领国际的发展。 我们在出生缺陷方面目标,科学研究贡献率30%,社会贡献50%。

高等教育与前沿科技零距离

汪建对高等教育的定义,就是高等教育与前沿科技零距离。第一个是要零距离,第二个要追赶,甚至教育要跟科技竞赛。哈佛、斯坦福、北大、清华花了多少年成为教育的圣地,成为科研的源泉?都是几十年到上百年的积累。说明从教育到科技的路是漫长的路,不是说走不通,是还要50年才能走得通。但是我们倒过来从一个良好的科研、产业都能够支撑的地方,嫁接上你的教育(就会容易些)。

深圳的未来短板与嫁接模式

汪建认为,深圳的未来发展有三个巨大的短板,第一个是教育,第二个是医疗,另外一个是基础科研。我们要做深圳科技与产业的创新模式,这三块是短板。“所以在强大的土生土长的科技体系上,嫁接上我们未来深圳的短板,我们可能花3、5年就能够长出新的增长模式,新的创新模式,新的产业模式”。

“克隆有一个重大的问题是一个伦理问题,都是你的,你都全垄断了。嫁接是一个双赢,但是谁是砧木,谁是下面这一块,是你嫁接我还是我嫁接你?我们作为深圳土生土长的新型科研机构,既有科研又有产业的机构,是不是我根深叶茂,你嫁接到我身上就开花结果?

科技可以支撑教育,科技对教育嫁接一定发展快,如果从教育延伸到科技周期会长,从临床对教育同样的嫁接会快,延伸过来会慢。还有一个重要的是产业的嫁接,前沿的科技迅速地让产业拿走,迅速地让教育拿走,如果你没有教育的话产业很难拿走,他听不懂你在说什么,因为我们跟别人不一样,我们更多的是在认知世界,是在百年、千年历史上想要留下一点什么,从科学到技术再到产业,这中间需要教育。

这是嫁接的不同的花,因为它根深所以叶茂,一年可以长出来,你要种一个种子长成这样三五年,这个嫁接的速度就快了。

汪建提到,基因科技造福人类,深圳市可以引领。毛泽东提出在他的时代希望消灭血吸虫,动用的是人海战术,不管结果怎么样,但是那种民生的意愿,执政为民的意愿充分地表述了。50年过去了,新的科学技术、新的产业方向是不是要重新回到以人为本,以民为大,新的发展道路上去。如果在现行的科学技术基础上嫁接起来,这一切不是要跟谁比,社会制度的优越性,社会制度的开放的地方,改革深化需要改的地方,寻找新的创新模式,有明确的发展目标,就不光是要建设一个科技和产业的创新中心。

“深圳的优势更快地展现出来,“汪氏嫁接论”就可以露一小手,可能就会有很多意义。前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说,近代的世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史,就是一部科学发现、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相互推进的壮丽史册。深圳很多地方科学技术、产业是分开的,我们把科学技术产业一起发展,在中国暂时还是很罕见的一家(机构)。这种模式怎样得到快速地壮大?教育是一个重大的突破口,我们能不能做这样的事情”。

生命经济将成为最有活力的经济

汪建说,“新生命经济与工业经济,宏观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是解放思想,当一个经济模式代替另外一个经济模式的时候,当工业经济代替农业经济模式的时候,我们整个民族是处在一个保守状态,思想解放永远是第一位的。我今天大胆地预测,在十年、三十年之内,生命经济将要成为下一个最有活力的经济,他是站在农业和工业经济发展基础上的,以人为本的,以人的生命和健康为本的新的经济模式。这种模式很像工业经济一样,要思想解放、要资源占有、要科学发现,因为生老病死不知道为什么,所以要有科学发现,要用技术的支撑,要有产业模式,要有互联网,要形成全球化。但是别忘了,这是以人为本的,所以他要什么样的教育体系支撑。

所以我们华大做的不是科技创新,而是创新科技,用科技去创新谁都会,但是你把科技的范式都给创新了。所以我们能够在深圳这块土地上短短的时间超过南边、超过北边。

我们要做的是给深圳、给中国的发展留下一份厚礼,这个礼是帮助、启发我们走向新的高峰,超越,不是弯道超车,弯道超车有危险的,我们直接飞过去了。我不跟你玩,你走这条路我走那条路,我的路越走越宽。所以华大最怕的就是竞争,最讨厌的是竞争,我玩的事情你不玩,那行了,我就走出新路了。为什么要跟人竞争,竞争意味着追赶,追赶我就不爱,我喜欢看着别人在后面追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