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供给侧改革 农业科技工作者大有作为
中央一号文件今年强调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业院校的广大科技工作者对此怎么看?又能为此做些什么?新学期伊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专家教授们热议学习一号文件心得,畅谈推动改革的设想和举措。
农业供给侧改革是一个正当其时的顶层设计
文件首次提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步伐,确保亿万农民同步够格迈向小康社会,意义重大,也标志着“三农”宏观管理模式出现转型,即从总需求管理向总供给管理转变,表明中央在经济新常态下,已经找到了适合中国农情和发展实际的宏观管理政策工具。提起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著名农村金融专家、我校经济管理学院教授罗剑朝称赞不已。
何为“供给侧改革”?罗剑朝说,从经济学视角看,“供给侧”是与“需求侧”相对应的概念,需求侧主要是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三驾马车”的动力和效能决定着经济增长速度。供给侧则包含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信息与制度等多种要素,这些要素的配置和效率是一个相对长期的过程,决定着中长期经济的潜在增长速度和质量。
罗剑朝介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宏观经济管理在理论上主要参考借鉴了凯恩斯主义宏观管理的思路,即总需求管理。凯恩斯主义的总需求管理在美国经济发展的前30年取得了相当成效,但到1980年年底,导致社会消费需求不足,产能过剩,出现明显“滞胀”现象。在21世纪的今天,中国实行了30多年的总需求管理同样面临着产能过剩与“通货紧缩”与“通胀风险”交替震荡的情形,需要对宏观管理政策进行新一轮的调整和转型。“此次改革,正当其时。”
罗剑朝认为,农业供给侧改革是通过对生产要素的组织、调整与整合,提高农产品供给的质量和效率,它不是一个笼统没有边界的大箩筐,不能什么东西都往里装。要特别注意对农业供给侧改革产生的新误区,误认为又要“追加”新产业、增加新供给,这样会导致老的产能过剩没被清理,新的产品又出现过剩,必须推进农业转型升级;不能用新的供给改革代替对已产生旧问题的解决,农业供给侧改革还要需求侧改革相互配合;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顶层设计,需要中间层协调推进,底层落实行动,因此也是一个需要不断学习、继续实践并与各地实际相结合的动态过程,是一项长期改革任务。
育种研究为农业提质增效再立新功
我国小麦连年高位增产,但农民增收却较为困难。如何改变这种丰收不增收的局面,小麦遗传育种家王辉教授认为,需要在优质上做文章。他介绍,自己曾走遍陕西几个大型面粉加工企业和粮食收储企业,这些企业都盼望优质小麦能规模化、集约化就地生产,以降低优质小麦加工成本。“西农979”在陕西推广后,企业以高出普通小麦5-10%的价格收购,种粮农民得了实惠。2015年,黄淮麦区普通小麦每公斤近2.0元,“西农979”等优质小麦每公斤收购价达到2.4元至2.6元,且供不应求。
“推动农业供给侧改革对于小麦育种工作者来说就是要不断培育优质高产多抗广适新品种,加快新品种更新换代步伐。”先后培育出11个小麦新品种的王辉教授退而不休,目前还在为设计的小麦突破性品种新类型继续工作。
“中央提出农业供给侧改革,对推动我国农业产业发展是一场革命性变革。”白水苹果试验示范站首席专家赵政阳教授说,我国苹果产业大而不强、果品质量“好的不多、多的不好”,也面临着由传统果业向现代果业转变的艰巨任务。
经过近20年的努力,赵政阳教授带领团队于去年培育出瑞阳、瑞雪两个苹果新品种,有望为陕西现代苹果产业的发展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他表示,在压缩调减面积、实施优势区域发展战略的大前提下,推广优良品种、提升果品质量、培育特色品牌,将是陕西乃至我国苹果产业发展的方向,也是苹果产业供给侧改革的重点。“作为一名苹果产业科技工作者,应该积极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从土地到餐桌提高科技含量和质量
在土壤专家翟丙年教授看来,农业供给侧存在的问题很突出:耕地数量不断减少,质量也明显下降;过量施肥,肥料利用率低下,个别区域化肥面源污染严重,生态环境遭到不同程度破坏;种养殖废弃物到处乱堆乱放,不仅导致养分资源的巨大浪费,而且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翟丙年强调。多年来,他所在的植物营养第一团队持续开展种植绿肥、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等土壤质量提升和化肥有机替代技术、水肥耦合效应和水肥一体化技术、监控施肥技术、农田和设施蔬菜硝酸盐累积、温室气体排放、重金属污染治理、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方面的研究、技术推广及产品研发,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多年市场经验告诉我们,高质量、有特色的葡萄和葡萄酒永远都好卖,而质量一般、风格雷同的产品已经饱和,停留在低端竞争的层面,已经满足不了民众不断提升的消费需求。”葡萄与葡萄酒专家房玉林教授坦言。针对我国葡萄与葡萄酒产业链发展中存在的技术瓶颈问题,房玉林教授带领团队按照从土地到餐桌的产业链布局,开展了创新性的有效探索工作,下一步他们将通过研究与示范推广,建立适应我国的新型、健康、可持续性发展的葡萄与葡萄酒优质、高效生产的技术体系,实现葡萄生产“两增一减”即增质量、增效益、减成本;实现葡萄栽培模式 “四化”,即标准化、机械化、规模化、信息化。
“中央一号文件坚定了我和团队进行丘陵山地农业机械化生产技术及装备研究的信心和决心。”农机专家杨福增教授说,我国丘陵山区占国土面积很大比重,其产出的水果、茶叶、坚果、杂粮等特色农产品,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但由于生产方式落后,综合机械化水平很低,严重影响着这些农产品的有效供给。杨增福教授带领团队已经完成了丘陵山区遥控履带拖拉机及其配套的果园遥控施肥机、果园遥控弥雾机和山地遥控耕地机的研发。目前正在构建“山地农机—土壤—作物系统”和“农业部北方农业装备科学观测平台”,同时积极争取“智能农机”相关研究课题,继续开展新型山地动力机及配套机械的研究。
荣获2015年度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科技创新奖——杰出青年奖的刘学波教授精于食品分子营养学,在面对中国保健品广阔的市场空间与产品科技含量低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的矛盾时,带领团队从分子水平深入研究,揭示营养功能因子的作用机制,为营养与保健产品及相关产业的科学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他认为,食品加工业目前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未来30年将是发展的黄金期、战略机遇期和关键期,加强以食品安全、食品营养与健康、食品先进制造为主要内容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成为食品加工业未来发展的核心方向。
从金融改革到劳动力培训提供智力支持
农业现代化的第一桶金从何而来?罗剑朝教授认为,“从资本形成、农村金融领域看,农业供给侧改革尚未真正破题”。他说,当前来看,农村金融供给增长依旧滞后于不断变化的农村金融需求,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中深层次的老问题尚未解决,新问题又不断涌现,现代农村金融制度体系并未形成并有效运转,农民“贷款难、抵押难、担保难”的农村金融难题需要下大气力解决。
多年来,罗剑朝教授率领教育部创新团队,瞄准西部地区农村金融理论与政策、农村金融管理问题,开展了大量创新性和开拓性研究,在农村金融市场开放度与配置效率评价、农村金融市场供求均衡、农地金融试验研究、农村产权抵押融资模式等多个研究领域形成了鲜明特色,为破解农村金融难题、深化农村金融改革提供了有力的智力与人才支持。他表示,将继续聚焦农村金融改革发展的宏伟实践,在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组织制度创新、监管方式创新等方面,围绕深化农村金融改革的重点领域和基本途径,深入实际,多做调查研究,模拟分析,国际比较,顶天立地,拿出高质量的农村金融研究新成果,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贡献力量。
在营销专家王秀娟副教授看来,当前农业供给侧问题的主要表现是农产品供给的结构性失衡。要解决这些问题,第一要调整优化农业的产品结构、生产结构和区域结构;第二,要提升农产品品质,满足消费者需求;第三,推进标准化生产、品牌化营销,提高国内农产品的美誉度;第四要大力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
“但改革最终要靠专业化农民来完成。”王秀娟说,发展现代农业关键在人才,必须加快培育有科技素质、有职业技能、有经营能力的新型职业农民,使其成为建设现代农业的主导力量。近年来,她先后在陕西省万人万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以及职业农民培训中任教,讲授农产品营销,目前已培训近3500人。像华商哥猪蹄、土鸡妈妈杨宇、富平柿饼姑姑、草莓电子微商田伟峰等就是她所培训的众多学员中的新型职业农民代表。
着力打造农业科技推广西农模式的升级版
曾主管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的副校长廖允成认为,从当前我国农业发展基本状况和未来竞争态势分析,着力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农产品供求由低水平平衡向高水平平衡的跃升,是破解农业发展难题、推动农业闯关过坎的关键举措,“这对在农业科技推广方面具有鲜明特色、影响深远的我校而言,是机遇与挑战并存”。
廖允成说,从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可以看出,这项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生产力调整和生产关系变革,其重点是要完成调结构、提品质、促融合、降成本、去库存、补短板六项重点任务。为此,学校在农业科技推广方面不仅需要做好符合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总体要求的顶层设计,而且需要围绕六项重点任务精准设计好施工图,进而打造农业科技推广“西农模式”的升级版。
首先要积极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以实施重大农技推广服务试点项目为抓手,以陕西农业协同创新与推广联盟为依托,在科技创新推广组织管理领域先行先试,构建责权清晰、互联互通、共享共赢、多元协同的扁平化、格网化治理新机制,加强协同创新与联合攻关,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
同时要以大数据为支撑、产业需求为导向优化资源配置,组建多学科、多层次并满足农业全产业链发展需求的专家团队,引领带动农业产业提质增效;要聚焦陕西现代农业全产业链发展中各环节的关键性问题,着力突破重大关键核心技术,为旱区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提供有效的科技成果支持;要根据产业、区域差异及市场需求,创新农业科技成果转移服务新体系、新模式、新业态,促进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要紧盯终端市场需求,实行订单式农业技术供给及人员培训,提升科技成果落地效应,提高农业经营者适应市场的本领和能力。
张晴 终审:闫祖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