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伍跃时:创新应成为中国种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发展现代种业,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战略。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快推进现代种业发展,强化企业育种创新主体地位,加快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种业企业。在本次全国两会上,记者采访了全国政协委员、隆平高科常务副董事长伍跃时。
种业是国家基础性、战略性核心产业,而种子则被誉为现代农业的芯片。“种业企业本身就是一个农业生物技术公司,是以高科技为支撑的。对一个种子公司来说,创新就是它的命脉。”伍跃时表示,创新是隆平高科的企业核心竞争力,隆平高科之所以能够迅速成长为种业龙头企业,最重要的就是这么多年来一直专注于创新,尤其是在打造商业化育种新体系的科研创新方面。
伍跃时表示,还在种业市场处于同质化混乱的竞争时期,隆平高科就敏锐地觉察到,只有具有自主研发能力的现代化种业企业,才能保持持续稳定的竞争力。十多年来,隆平高科研发投入成倍增长,自主研发体系从无到有,形成了以公司种业科学院为代表的传统育种平台、以长沙生物技术实验室为代表的生物技术育种平台、生态测试网和育种站的完整科研体系,杂交水稻、杂交玉米等主要农作物研发创新能力及规模居国内种业企业领先水平。
创新需要与时俱进。随着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变化,对于品种培育来说,产量指标已不是唯一,绿色发展要求品种培育上要考虑多种因素,比如要用最少的化肥、农药等,这对种业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隆平高科责无旁贷,‘十三五’时期,我们会更加精确地把握时代潮流和技术方向,去推动种业创新水平的提升。”
创新同时也需要一个健康的市场环境。近年来,种子造假、套牌仿冒事件屡屡发生,不仅损害了农民的种植收益,同样打击了种子企业创新的积极性。“一个品种的研发,往往需要7-8年,推广应用到农田大概要10年。花这么长时间得到的成果,不能得到有效的保护对企业来说很不公平。”伍跃时感叹,如果没有好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无论是种业企业还是种业科学家,都会丧失创新的动力。为此,伍跃时呼吁,加快《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的修订,将实质性派生品种纳入被保护对象,加大对原始创新的保护力度,国家重点支持公益性院校开展基础性、前瞻性的前育种技术研究,同时让商业化育种真正向企业归位,发挥企业开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商业育种的主体作用。
近年来,中国种业市场的市场化改革步伐不断加快,跨国种业公司也逐渐深入开头我国种业市场,中国种业企业应如何应对这一机遇和挑战?
对此,伍跃时表示:“中国种业市场的竞争,会越来越充分,谁也不能将国外种业企业拒之门外,事实上,只有在开放的环境中,大家才能进一步不断提高自己。”他同时表示,尽管我们在杂交水稻技术等领域处于全球领先,但整体上来说,国外种子企业在很多方面走在了前面,从长远发展来讲,应该抱着虚心的态度,通过不断学习,有组织、有规划、有步骤的去提升整体创新水平,找到最符合市场需要的优良品种,为推动中国种业和农业进步做出贡献。
伍跃时同时还强调,种子技术推动农业进步,首先应该树立造福的理念,要有造福全人类的胸怀;同时,种子技术进步也是为世界粮食安全做贡献,大家应该相互学习,共同发展。

(责任郝锐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