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星委员:科技创新不是口号 要事无巨细地落实

朱星委员:科技创新不是口号 要事无巨细地落实

朱星委员在驻地接受采访。本报记者 郝迎灿摄

科技界别组的委员王寿君(右三)、钱天林(右四)等在讨论交流。本报记者 雷 声摄

北京密云区十里堡镇一家印刷企业在使用最新的纳米材料绿色印刷技术制版。本报记者 贺 勇摄

尽管华发似霜,朱星委员身上却散发着一股年轻劲儿,这位学者大步流星走到记者跟前,他就是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国内纳米科技的领军人物。

谈到科技创新,朱星有说不完的话。“国家今年2月份正式实施重大研发计划,2016年将启动30多个重点专项。但实现这些目标还需要一系列具体措施来保证,目前在如何操作上还考虑得不够细。比如,现在国家给每个重点专项数十亿经费,这些钱如何切分,怎么选择最优秀的团队,拿到钱后如何去用,谁来对他们监督管理,谁来采用、推广其成果,这些需要层层落实和设置专业机构来实现。”

“科技创新不是空洞的口号,它需要事无巨细地落实。”朱星表示,作为“十三五”纳米科技重点专项规划的负责人,他建议进一步完善独立于政府的专业机构,对申报项目的评审、遴选、立项,以及科研经费的管理、团队的科研进度,直至项目的结题验收全过程进行跟踪服务管理。

虽然认为在政策落实上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但朱星对于目前的科技投入和发展成果表示自豪:“中国的纳米科技在超高分辨的分子水平化学键成像及拉曼谱表征、纳米金属结构材料、超硬材料合成、‘纳米限域催化’实现了甲烷高效转化,纳米技术的绿色印刷、纳米催化的产业化应用取得重大突破。近几年我们在某些领域已处于领跑地位。”

他将这些归功于国家的持续投入,“国家一直在改善科研资助体系,这几年对于基础研究的年度资助是以两位数的速度增加的,这使很多西方国家的科学工作者非常羡慕,结果就是我们整个科技水平的提高。”

讲述人:朱星,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

摄像:本报记者 雷 声

栏目统筹:沈小根 胡安琪 许 诺 金正波(原标题:“科技创新需要事无巨细地落实” 投入扎实,还需细化措施)

相关专题:两会上的科教大咖,他们说了啥

;